第一百二十七章 戒骄戒躁,不住生心之二(2 / 2)

加入书签

……

这天,李正仍像往常一样,早早起来到营房外练拳。

七月流火,大早上,太阳就已经是毒辣辣的。

炼了一会拳,李正浑身已被汗水湿透,回去稍微冲洗了一下,悟空禅师进来了。

“师父,今天安排什么课程?”李正笑着问道。

而今,李正对于每天的课程已经有点期待,面对危险、羞辱,谩骂等种种考验,而能不为所动,不被恐惧、愤怒、怨恨等情绪左右自己心神,这实在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体验。

“今天不安排课程了。”悟空禅师说道。

“为什么?”李正有点失落,“难道师父觉得我已经修炼到家,不用再安排课程了?可是我觉得我还差得多啊!”

悟空禅师一笑,说道:“修炼到家?你还真敢想!你师父我修习了几十年,都不敢说自己修炼到家,你竟然觉得自己修炼到家了!”

李正道:“师父,我哪能跟您比啊!您的家,是要证到阿罗汉道。我的家只不过是想要更好掌控自己身心即可,我的家比较近,当然可以更快到达啊!”

悟空禅师道:“不要嘴巧,既然学了,就要学个样子出来。不然,出去说是我的徒弟,我这做老师的都觉得丢人。”

李正道:“既然还没到家,那为什么师父不继续安排课程了?”

悟空禅师道:“我当然是有原因。我佛家修行,讲究一个知字。知道了道理,然后去修,才能证悟。若是连道理都不知,修也是瞎修,悟也是瞎悟。之前你旧习深重,就算给你讲道理,你也听不明白。现在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定力,我觉得是时候给你讲讲道理了。”

“只有明白这些道理之后,你才会知道,不让你被恐惧、愤怒、怨恨等情绪所作用,不但是出自你掌控情绪的需要,更是因为,你这些情绪根本就没必要产生。”

李正想了一下,不知悟空禅师到底想说什么,于是道:“师父,您这讲得太深奥了,可不可以举个浅显易懂的例子?”

悟空禅师老脸一红,用毛巾抹去额头的汗水,叫道:“哪里那么多废话?听我说!”

“师父你说。”李正微微一笑,说道。

悟空禅师再抹了一把汗水,心想,这个徒弟当真让人烦,我教不要被情绪左右,他却惹得我急了。

看李正好像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这才平复一下情绪,继续说道:“世上之事,有因,有果。说你没必要产生那些情绪,就要从因果上来看,比如恐惧:你手无缚鸡之力,忽然碰到一个老虎,你该感到恐惧吗?”

“不该!为何?你不感到恐惧,老虎也要吃你,你感到恐惧,老虎也要吃你,并不会改变结果,所以你感到恐惧并没有任何意义。”

“这是从果上说。在从因上说,我们第一次课程,我和夏可把你毒打一顿,你感到委屈,感到愤恨,可是你并不知道,我们之所以毒打你,是为了训练你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了解了这个因,你就不该感到委屈和愤恨。”

“普通人,碰到一件事情之时,立刻就会产生一个大致的印象,看到丑人,立刻就会感到厌恶,下意识地就会觉得他不是个好人,即便他说了有道理的话,你也会觉得没有道理,即便他做了正确的事情,你也会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而碰到英俊潇洒之人,立刻就会产生愉悦之感,下意识地就会觉得他是个好人,即便他说了没道理的话,你也会替他圆,即便他做了错误的事情,你也会替他想到不得已的苦衷。”

“人都喜欢避难而就易,人的思维也是如此,总是倾向于通过片面的东西,或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或是根据以前的习惯,或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出判断,而后产生或喜或悲种种情绪,却不知这种判断根本是不准确的。”

“一位大贤曾经说过: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说碰到事情之时,不要被片面的东西所左右,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先产生了预判,匆忙之间产生判断,难免就会带动各种情绪,而是要了解整个事情的原味,掌握全面的信息之后再做判断,这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你了解整个事情的原委之后,知因,知果,就不会产生太过激烈的情绪反应了。”

说完,悟空禅师以渴望的眼神看向李正。

要知道,这些东西可是他昨晚想了半宿才整理出来的。

他希望李正听了之后,可以产生如同醍醐灌顶的感觉。

可惜,并没有。

李正呆呆地看着悟空禅师,好似不知道他到底想说什么。

悟空禅师再次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只能又重新给他讲一遍,又讲了很多生动的例子。

李正时而发问,若有所思,时而皱眉不语,碰到了极大的难处。

两人来回反复说,忙活了大半个上午,李正好似终于明白了一点。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说,碰到什么事情,不要产生预判,因为预判会把你带往你想要的方向,而这个方向可能跟事实真相背道而驰,从而让你做出错误的判断。太过激烈的情绪反应,同样会影响你的思维判断,同样也要不得。有住生心,其实跟太过激烈的情绪反应一样,都是会影响你做出理智的判断,因此应当避免。师父,我这样说对吗?”李正理了理思路这样说道。

“嗯,基本上算是对吧。”悟空禅师抹了把脸上汗水,想要说些什么,终究又闭上了口。

“可是不对啊,师父……”李正好像还有疑问。

悟空禅师看他还有疑问,不由再次拿起毛巾朝脸上抹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