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出亲和力,你会拥有十足魅力(1 / 1)

加入书签

表达出亲和力,你会拥有十足魅力

亲和力是一种难得的魅力,它能唤起人们的爱心,并能使人愿意与你交往,亲和力在人的情感上是使情感归依的起因,同时也是激发人际交往的动力,它对平衡人类心理和克服势单力薄的不足,起着非常好的调节作用。它可以在无形之中缩短彼此之间的差距,进行平等的沟通。

进一步来说,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存在一种倾向,即对于自己较为亲近的对象,会更加乐于接近。这里的“较为亲近的对象”,往往是指那些与自己存在某些共同之处的人。这种共同之处,可以是血缘、姻缘、地缘、学缘或者业缘关系,可以是志向、兴趣、爱好、利益,也可以是彼此共处于同一团体或同一组织。我们通常把这些较为亲近的对象称为“自己人”。

毋庸置疑,在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人们对自己人的心理定式往往是肯定的,自己人之间的交往效果也就更为明显。因此,在交往中,交往双方都应当努力创造条件,形成双方的共同点,从而使彼此都处于自己人的情境之中。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闹蝗灾,为了消除蝗灾,保护老百姓的庄稼,唐太宗举行了盛大的祭天仪式,而且当众把一只蝗虫吞下,并很动情地说:“上天啊!让虫子吃我的心肝吧,不要吃老百姓的庄稼了。”老百姓一听,“啊!皇上是我们自己人!”全国老百姓都被这件事感动得热泪盈眶。在人民丰收欢庆时,唐太宗又到一个农家,尝一口农家饭,表示与民同乐,这同样让百姓感到皇上与百姓心连心。

社会心理学家纽卡姆在1961年曾通过一项实验表明,彼此之间态度和价值观越是相似的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大。这种共同之处,就如同一种舒服的黏合剂,会在交往的双方之间生发出认同和好感,自然而然地,在彼此的交往中就会营造出“话儿好说,事儿好办”的良好人际沟通氛围。上文中唐太宗正是利用了“亲和效应”拉近了自己与百姓间的距离。君民达到了这样一种同甘共苦的境地,从而必然赢得人民的拥护,势必会保证他在位期间的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亲和力”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普通人仍然需要提升自己的“亲和力”,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这样才能促进我们的人际关系趋于和谐。

在生活当中,亲和力和影响力经常是密不可分的,有影响力的人一定拥有非凡的亲和力。就好像我们初见到一个人,他身上散发出一种独特的力量,迫使我们不得不去喜欢他。那神秘的力量便是亲和力,我们就是被这种力量给影响了。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具备亲和力,能让对方把你当成“自己人”,那么,你也很容易让交往对象对你形成肯定式的心理定式,从而更加容易让对方发现和确认自己值得肯定和引起对方好感的事实。所有这一切,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巩固并深化自己肯定和引起自己好感的事实,同时也会进一步巩固并深化对方对自己原来已有的积极性评价。在这一心理定式的作用下,“自己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与认知必然在其深度、广度、动机、效果上,都会超过非“自己人”之间的交往与认知。由此可见,人们在与“自己人”的交往、认知之中,肯定式的心理定式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而这也往往会成为搞定陌生人的一种计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