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上司说话,小心一点不吃暗亏(1 / 1)

加入书签

与上司说话,小心一点不吃暗亏

在职场上,上司就是主宰我们命运的那个人,一句话说不好,就有可能因此丢掉饭碗,所以与上司说话,我们一定要慎之再慎。其实,与上司对话的忌讳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在这里我们将其总结出来,希望能够帮助你避开那“看不见的枪口”。

(1)不要轻视上司

一个人能够成为管理阶层,自然有他过人之处。作为下属,我们应该学习欣赏上司,而不应养成轻视上司的习惯。

“你当年没有我的帮助,哪会有今天?”

“你若非夫凭妻贵,能升得这么快吗?”

“你一生就是好运!”

……

这样的语言,不但对工作没有丝毫帮助,还会阻碍你向上的拼劲。要知道,不论他是靠什么升的级,好歹他今天也是你的上司,你最好能三缄其口。

撇开人格不谈,单就公事而论,上司必有下属可以学习的地方。例如沉着、遇事冷静、富有冒险精神或公私分明等,总会有你可学之处,问题是你能否放下对抗之心去欣赏别人而已。

如你能欣赏上司,他自会在日常交往中察觉到,这就如他能在言谈中知道你对他的不敬一样。当上司因为你的欣赏感到快乐时,你的好日子也就不远了。

(2)别直言其非

有位朋友最近很不开心,他在开会时指出了上司的错误,事后被召去痛斥一顿。他觉得自己是出于对公司关心,才会直言谏议的,不料反受到指责,朋友一时很难想得通。

这位朋友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他却不懂选择场合,忽略了“计巧”的使用。

任何人也不想当众被指出错误,更何况是你的上司?众目睽睽之下,你竟然把他的错误抖出来,叫他的面子往哪里放?况且你是他的下属,这样做岂不是说他不如你?也难怪他责难于你。

而且,即使只有你与上司两人,也不宜直接指出他的错误。要知道,上司的自尊心最重要,你要指出他的错误时,需要懂得避重就轻,要婉转而清晰地传达本意。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上司写的英文信件中有某个字母用错了,致使整个意思歪曲,做秘书的可以婉转地询问上司,表示自己不明白这个字的解释,请他指点,待他说明以后,可以问他那个字母是否与另一个(正确的用法)相同,此时上司应能心领神会。

其实,只要下属能时常记住自己的身份,便不难避免直说其非的错误发生。

(3)有损自己的话坚决不说

与上司聊天尤其是闲聊时,我们往往在上司的“随意”面前放松警惕,说出一些本来不该说、平常不敢说的话,其结果会很快反应在上司对你的认识和任用上。

所以与上司打交道时,我们必须时刻小心才是。当上司问你任何一个问题时,迅速转动大脑:他提问的真正“目的”何在?然后针对他的“目的”,具体地回答,切不可问什么都如实回答。

例如,当上司问你:“当初为什么去当兵?”此时你就不要傻里傻气地回答:“因为怕自己考不上大学,只好去当兵。当兵回来有加分,才考上的。”这……未免太离谱了,哪有人自揭疮疤呢?对于这种查无实据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美化一番:“当时生了一场重病,因此误了考试。而当兵的役期到了,病也好了,只得去当兵。”

(4)不可贸然向上司进言

中国古代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认为,部属不能随便向上司进言。他的论断虽有些偏激,但反映了进言宜慎重这个真理。韩非列举了进言者的十种危险,不妨参考一下:

君主秘密策划的事,不知情者贸然进言就会有危险。

君主表里不一的事,谁把这个情况说破,谁就会有危险。

在进言被采纳的情况下,如果进言的内容被他人得到了,进言的人就要受到泄密的怀疑。

为官资历尚深,还没得到君主信任时,如果把自己的才能全显露出来,那么,即使谋划成功,也不会受赏;如果谋划失败,反而受怀疑。

揭露君主的过失,用道德理论加以指责,那是危险的。

君主用他人的意见获得成功,并把这个成功归于自己,知道这个秘密的人会有危险。

强制君主从事自己能力以上的事,这样的事会让君主难堪,这个进言者会有危险。

如果君主谈论人的品格,又别有所指,接着再谈论平庸的人,并有煽动之意,幕僚们就要有所警惕。

赞扬君主宠爱的人,如果你想接近他,就会受到怀疑;指责君主厌恶的人,如果是试探,你也会受到怀疑。

在向君主进言时,只说大话,毫无针对性,当仔细讨论时,就会让人反感;如果发言过于小心,就会被认为是愚笨;如果高谈阔论自己的计划,就会被斥为信口开河。

(5)不要和上司称兄道弟

我们不一定要把组织弄得像军队一般严谨,但对于上司和下属的关系也应划分清楚;不可有搪塞马虎、得过且过的想法。凡事轻率随便的态度,往往给人无法信赖的感觉。

主从关系必须严格划分,不可乱了分寸,权责不明、未经授权而强出头,对所指派的任务也任意曲解、自作主张,将使整个组织失控。举个较为浅显的例子:行进间如遇上级,必须等长官通过自己再行进;上、下台阶时,必须先停止、行注目礼后再随后前进。

在企业组织中,上下之间的关系最容易混淆;常有冲犯而不自知。年轻气盛的员工,只为突显、膨胀自己的角色,往往不知礼貌,动辄直呼长官名字,或者干脆称兄道弟,这些没大没小的幼稚行径,都是办公室里的忌讳。

上级有事召见时,切忌推三阻四、耍“派头”,给人“装模作样”且又成不了大事的印象。

交谈对象若为上级主管,不可省略对他的职称,必须冠以“某某科长”“某某主任”等尊谓;即在平辈间,也不可疏于礼貌,应以“先生”“小姐”或以“某科长”“某主任”等称呼,如此才可算作恰当。

上司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可以说主宰着我们事业的生杀大权,因而在与上司打交道时,我们一定要多留心眼,慎之、再慎之,尽量将话说圆,绝不要他烦哪口你偏喂哪口,横着脑袋硬往墙上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