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谈时的坐态,暗藏复杂心理因素(1 / 1)

加入书签

交谈时的坐态,暗藏复杂心理因素

古人讲究“站有站姿,坐有坐姿”,良好的坐姿能给人留下好印象,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坐姿,可以说是各具特色、不一而足。每一种看似随意的坐姿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人内心的心理活动。

一般而言,站立的姿势是最适合人们活动的一般状态,因此我们在坐着的时候,往往以立刻站起来的姿势为准备的。有些人喜欢浅坐于椅子上,这样的人显得比较紧张,时刻有着戒备心理,而且处于随时可采取行动的状态。一般而言,他们的警觉性比较高。

还有些人坐姿稳如泰山,这类人在精神上大都处于优势地位,或者是有意处于优势地位。这种人以领导居多,他们通常喜欢摆出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对手下发号施令,来显示自己的权威。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跷二郎腿的习惯。一坐下来立刻跷起二郎腿的人,大都深具戒心,不容易相信别人,并且有着不服输的对抗心理。按照东方的传统,女性一般不应该有跷腿的习惯,因此,敢大胆跷起二郎腿的女性,一般都对自己的容貌很自信,采用这种坐姿也希望引起男人的注意。这种女性看似随便,其实自尊心极强,内心很清高,但要赢得芳心或以心相许并非易事。

刚开始坐下时,有许多人就把脚交叠起来或扶住椅把。这种人好胜心比较强,不喜欢输给对方,一开始就存有对抗意识。在和生意伙伴谈判时采用这种坐姿,会给对方留下不良的印象,认为这是看不起对方的表现。

女性两肘靠在桌面上交叠的时候,同时又不断反复交叠后放下,放下之后又交叠的时候,是很关心对方的表示。在交谈期间,先将脚叠起来的人,是表示自己的优势。另一种脚稍微叠起一点点是表示心里的不安。

一般来说,宁可坐旁边而不坐正面的人,有推测对方心理的目的。情侣在一起的时候,选择坐在旁边的人是为了更好地观察伴侣。但也有些不是情侣,也会采用这种推测心理的位置,比如在一些娱乐场所,女侍者往往坐在客人的旁边,也是有这种心理。此外,采用这种坐的位置也含有亲近感或者不安定的想法,有的还怀有邪念等。

坐在对方的正面时,是想使对方了解自己。与别人相对而视,表现出一种开诚布公、真心诚意的态度。初次见面和在生意上与对方接触时,经常采用这种坐的位置,这种人一般比较重视礼貌,能够以礼待人,在为人处世方面比较圆滑,做事情滴水不漏。

还有一些人喜欢找靠近门口处的座位坐下来。这种人的警惕意识强烈,缺乏安全感,总是疑神疑鬼,不容易相信人。

背向房间内角而坐的人,比背向入口处坐的人具有心理方面的优越感。某犯罪组织的头目,每当进入老主顾的饭店时,毫无疑问会坐在最靠内角的座位,背向墙壁,以便监视入口处。这样一来,一旦有杀手冲入,就可以立即做出反应,而且由于后面是墙壁,没有从背后被人偷袭的危险,所以这可以说是最安全的位置。

这种情形在商业领域同样可以见到。在西方社会,以高楼大厦作为办公室的大企业、大公司里,董事长办公室大都位于最上层的一个角落,因为这个位置可以目视入口,背向大窗户。目的同样是为了解除背后的不安全感而设立的。

有一种面试方法称为“紧张面试”,在现代企业中被广泛运用。即主考官坐在房间内角的桌子后面,应试者则背向门口而坐,双方采取对坐方式。由于应试者是背向门口的,因此他们容易紧张,产生忐忑不安的心理。此种方法的目的是通过将应试者置于一种不安定的心理状态中,来了解其内心深处的反应,检测他们的抗压力和内心稳定程度。

通过以上这些事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聚会场所里,尽量往里面坐的人,一般比较有权势和地位。但是这种人特别敏感,凡事小心谨慎,对于可能加诸本身的威胁有很强的戒备心理。

乘车选座观人术。一般而言,素不相识的人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也会下意识地保留一定的空间距离。彼此不熟悉的人靠得太近,容易引起他人心理上的不安和不快。在社会生活中,从这些乘车选座的小动作上,是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很好机会。

就乘车来说,在始发站的车内,靠窗户两边的座位会有人抢着坐。这是因为最先上车的乘客总是想与其他人保持距离,尽可能找偏远位置而坐;其次,则选中央位置;然后,逐次坐填其他空位,直至坐满为止。

以这种方式选择座位的人,大多数是属于性格拘谨、与世无争的人,他们缺乏积极的竞争意识,他们一方面维护自己的身体空间,另一方面也是尊重他人存在的一种表示。

但是,假使车内人潮汹涌的话,就无法有充裕的身体空间了。人们相互间挤来挤去,甚至动弹不得。这个时候他们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不仅是由于个人身体失去自由而引起的,也因为心中认为自己的固有空间受到侵犯而造成。处在这种状态中的人,就会试图忘记自己的存在,把视线投到漫无目的的方向去,犹如自己变成物体任意受人摆布。因为既为物体,就不需要有任何意识的感情存在,而得以泰然处之。

这是大多数人在一般人际关系中,选择座位的方式。也就是说,在没有感情好恶的特殊心理关系情况之下,谨慎的人大都会选择足以保护身体空间的座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