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要求低一些,对我们来说或许更好(1 / 1)

加入书签

自我要求低一些,对我们来说或许更好

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志存高远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我们将目标定得太高,实现起来难度太大或者说根本实现不了,就会令自己郁郁寡欢,这俨然是在自寻烦恼。

的确,现代社会是人与人激烈竞争的社会,现代社会也是一个压力巨大的社会,我们为了在竞争中不被淘汰,就要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但上进归上进,我们还是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事实上,压力既是推动人前进的“推进器”,也会变成破坏人生的“定时炸弹”。

在一场气手枪射击比赛中,已到了决赛第八发射击,赛场气氛似乎到了窒息的程度。一位选手的手在颤抖,枪口在晃动。果然,他只打了94环。

赛后,他的教练表示,在一般的世界大赛决赛上,射击运动员的脉搏约为每分钟130次,而这场比赛中,这名运动员的脉搏则达到了160次左右他的气手枪重量为1100多克,扣扳机的力量在500克以上。靶心的那个黑点直径为10毫米,01环的差距仅仅是05毫米。胜负成败就在细微差别之中。所以,射击比赛对运动员的心理要求非常高,任何细小的情绪波动都将反应到手腕上、枪口上,并影响射击结果。所以,运动员最好不要苛求自己。以平常心应战,这才是比赛胜利的不二法门。

与此同理,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持有一颗平常心,过高地要求自己,需要我们拼尽全部的心力,也未必能够得到满足,这样,奋斗的过程只剩下压抑感和紧张感,乐趣全失。时间一久,内心便会产生无法排解的疲劳感,整个人就像被蛀空的大树,虽然外面看起来粗壮,稍遇大风雨就会拦腰折断。

人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生物,事情做成了就高兴,失败了就生气。既然如此,何必把要求定得那么高呢辛弃疾在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词中有两句话“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对自己的要求也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永不满足,不断上进,本是人生的进步动力,然而,给自己设下过高的目标,太过严厉地要求自己,能否达成目标不说,最起码会失去很多人生的乐趣。股神巴菲特对此深有所悟,他在提到自己的行动指南时说“我们专挑那种1尺的低栏,而避免碰到7尺的跳高。”这是一种很现实的说法,也很适用于我们的生活,因为人不是芝麻,不会越榨越出油,没有人可以无所不能,铁人也有疲惫的时候。所以对我们来说,量力而行,不强求,不强取,过平常人的安稳日子,或许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有这样一位同学,他在高中时立下志愿,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他功课的底子并不好,为了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每天在别人还没起床的时候就去读外语;晚上别人都睡了,他还在做习题。课外活动一概不参与,同学一块玩更没他的影子。过重的学习负担不但给他造成了巨大的身心压力,还让他的性格变得沉闷、封闭。他就在紧张、疲惫中度过了高中生活。日后同学聚会,别人都聚在一块兴致勃勃地回忆当年的快乐时光,只有他一个人默默无语,因为他的高中生活除了紧张的学习,实在没剩下什么。

我们不想这样吧我们总不希望自己老去的那一天,生命中除了紧张的拼搏,便剩不下什么吧那就放松一下自己。俗话说得好“能吃多少饭,就端多大碗”,我们过分地要求自己,希望以此逼迫自己不断前进,只会适得其反。马儿是要鞭打才跑得快,但是再健壮的骏马也要休息。马儿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呢所以,把标杆降低点,对自己要求低一些,这样对我们来说或许更好。

当然,这里我们所说的降低要求,不是放纵堕落,而是希望大家对自身能力、对能力所能取得的成果、对什么是人生乐趣做出一个合适的判断与取舍。因为,漠视个人能力的局限,一味死撑,只会劳而无功。

只可惜,很多人就是那样偏执他们对自己要求太高,近乎苛刻,常因小小瑕疵而自责不已。说起来,这样的人活得真的很累。其实,人生需要的更多是激励,而不是自我惩处,为减少我们生命中的负累感和挫折感,我们有必要降低对于自身的期望,如此,心情真的会舒畅许多。说到底,人生毕竟是旅行,不是谁设定好的竞赛。努力拼搏,就像在人生路上猛跑,降低要求就是放慢脚步,去看看路边的风景。终点撞线的荣光固然可羡,但路边的风景也是同样的美丽,甚至比终点的光荣还有价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