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终究让我们得到了什么(1 / 1)

加入书签

忙碌,终究让我们得到了什么

其实,生活需要简单来沉淀。儒家创始人孔子就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了自己的吃穿住行而奔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同时孔子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是坚决不应该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当然,它也是这个时代我们所应遵守的做人信条。

一个人的思想,一旦升华到追求崇高理想上去,就能够放宽心境,不为物累,心地无私、无欲,随时随地去享受人生,也就苦亦乐、穷亦乐、困亦乐、危亦乐了其实如果你身边有真正高修养、高品位的人,不妨仔细观察一下他们,他们可能并没有非常富足的物质生活,但依旧活得很快乐,因为他们的内心几乎进入了一种不受物役的“知天”“乐天”的精神境界。古人说“求名之心过盛必作伪,利欲之心过剩则偏执。”在今天这个名利之风渐盛的社会,面对物质压迫精神的现状,我们确实需要在简单、朴素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才能将自己始终置身于一种平和、淡定的境界之中。

所以朋友们,当我们感到负累或烦躁之时,不妨暂时跳出忙碌的圈子,丢掉那些过高的期望,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认真地体验生活、享受生活,这时我们就会发现,生活原本就是简单而富有乐趣的。

朋友圈中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原本在同一家国企供职,夫妻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每逢节假日,他们便会带着5岁的女儿去游乐园打球,或者到博物馆去看展览,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后来,经人介绍,老公跳槽去了一家外企公司,不久,在丈夫的动员下,妻子也离职去了一家外资企业。

凭着出色的业绩,夫妻俩各自成了所在公司的骨干。他们白天拼命工作,有时忙不过来还要把工作带回家。5岁的女儿只能被送到寄宿制幼儿园里。慢慢地,这个妻子觉得,自从两人跳到体面又风光的外企之后,家就有点旅店的味道了。孩子一个星期只回来一次,有时她要出差,就很难与孩子相见了。不知不觉中,孩子幼儿园毕业,在毕业典礼上,她看到自己的女儿表演节目,竟然有点不认得这个懂事却可怜的孩子了。孩子跟着老师学到了那么多,可是在亲情的花园里,她却像一朵孤独的小花。频繁的加班侵占了他们周末陪女儿的时间,以至于平时最疼爱的女儿在自己的眼中也显得有点陌生了。这一切都让这个妻子陷入了一种迷惘和不安当中。

借问一句,我们之中是否也有人和这位妻子一样,经常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陷入一种不安之中,而找不出合理的理由呢这其实是我们内心不堪重负而发出的微弱呼唤,只有躲开外在的嘈杂喧闹,静静聆听内心的声音,我们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否则,我们就将在匆忙喧闹的生活中迷失,找不到真正的自我。

朋友们可知道,当我们被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琐事捆绑得动弹不得之时,是谁造成了这个局面没错,正是我们自己,不是别人。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从早到晚忙忙碌碌,没有一点空闲,但仔细回想一下,又觉得自己并没有做什么。缘何如此这是因为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一些无谓的小事上,泛滥的忙碌只会让我们失去自由。

一本杂志曾经报道过一则封面故事“昏睡的美国人”,大概的意思是说很多美国人都很难体会“完全清醒”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因为他们不是忙得没有空闲,就是有太多做不完的事。

美国人终年“昏睡不已”,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不过,这并不是好玩的笑话,这是极为严肃的话题。仔细想一想,我们一年之中是不是也像美国人一样,没多少时间是“清醒”的每天又忙又赶,熬夜、加班、开会,还有那些没完没了的家务,几乎占据了我们所有的时间。有多少次,我们可以从容地和家人一起吃顿晚饭有多少个夜晚,我们可以不用担心明天的业务报告,安安稳稳地睡个好觉应接不暇的杂务明显成为日益艰巨的挑战,许多人因此整日行色匆匆,疲惫不堪。放眼四周,“我好忙”似乎已经成为现代人共同的口头禅,忙是正常,不忙就是不正常这就是现代人的现状。那么试问,还有谁能在行程表上挤出空当享受一下生活呢

奇怪的是,尽管我们都已经忙昏了,每天为了“该选择做什么”而无所适从,但绝大多数朋友却还认为自己“做得不够”。我们常听人这样说“我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就好了”“我如果能赚更多的钱就好了”,好像很少听到有人说“我已经够了,我想要的更少”你看看,我们是不是把自己逼得太苦了如果我们的生活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这种境地,该怎么办我们有三种选择第一,面面俱到,对每一件事都采取行动,直到把自己累死为止;第二,重新整理,改变事情的先后顺序,重要的先做,不重要的以后再说;第三,丢弃,你会发现,丢掉的某些东西,其实是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再需要的。

一位哲人说得好“生命太短暂,无暇再顾及小事。”其实,我们根本没有必要把所有事情都放在心上。人,若要活得长久些,就得活得简单些;若要活得幸福些,就得活得糊涂些;若要活得轻松些,就得活得随意些。生活,原本就没有那么复杂,只是我们把它变得复杂了。大千世界种种人,各有各的苦恼,各有各的快乐,只是看我们更在意快乐,还是更在意烦恼罢了。

生活这东西,其实随意就好,顺其自然,不埋怨、不抱怨、不浮躁、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们就充分享受阳光的美好,让自己时刻都处在好心情之中,不要总是强迫自己去想那些烦闷的事情。这不是很好吗

我们的人生或许会有很多追求,但无论追求什么,大家记得,都要秉持这样一个前提不要让心太累。心若是疲惫了,那无论做什么、得到什么,我们都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是的,我们都向往着成功,但同时我们也要考虑一下,为这个“成功”我们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是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

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对于成功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人认为腰缠万贯才是成功,可是财富却往往与幸福无关。纽约康奈尔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弗兰克说“虽然财富可以带给人幸福感,但并不代表财富越多人越快乐。”一旦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每一元钱的增加对快乐本身都不再具有任何特别意义,换句话说,到了这个阶段,金钱就无法换算成幸福和快乐了。如果一个人在拼命追求金钱的过程中,忽略了亲情,失去了友谊,也放弃了对生命其他美好方面的享受,那么到最后即便成了亿万富翁,他也是孤独和迷惘的。

如果你不想这样,那么不妨让自己的心态淡然些,让生活随意些,因为幸福与快乐就源自内心的简约,简单会使我们宁静,宁静会使我们快乐。我们的心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而日趋复杂,但生活其实一直很简单。保持自然的生活方式,不因外在的影响而痛苦抉择,就会懂得生活的简单快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