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内疚于心,不如尽力补救(1 / 1)

加入书签

与其内疚于心,不如尽力补救

人很容易被负疚感左右,在人性文化中,内疚被当作一种有效的控制手段加以运用。我们应当汲取过去的经验教训,而绝不能总在阴影下活着,内疚是对错误的反省,是人性中积极的一面,但却属于情绪中消极的一面。我们应该分清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反省之后迅速行动起来,把消极的一面变积极,让积极的一面更积极。

哈蒙是一位商人,长年在外经营生意,少有闲时。当有时间与全家人共度周末时,他非常高兴。

他年迈的双亲住的地方,离他的家只有一个小时的路程。哈蒙也非常清楚自己的父母是多么希望见到他。但是,他总是寻找借口尽可能不到父母那里去,最后几乎发展到与父母断绝往来的地步。

不久,他的父亲死了,哈蒙好几个月都陷于内疚之中,回想起父亲曾为自己做过的事情,他埋怨自己在父亲有生之年未能尽孝心。在悲痛平定下来后,哈蒙意识到,再大的内疚也无法使父亲死而复生。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之后,他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常常带着妻儿去看望母亲,并同母亲保持电话联系。

赫莉的母亲很早便守寡,她勤奋工作,以便让赫莉能穿上好衣服,在城里较好的地区住上令人满意的公寓,能参加夏令营,上名牌私立大学。她为女儿“牺牲”了一切。当赫莉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个报酬较高的工作。她打算独自搬到一个小型公寓去,公寓离母亲的住处不远,但人们纷纷劝她不要搬,因为母亲为她作出过那么大的牺牲,现在她撇下母亲不管是不对的。赫莉认为他们说得对,便同意与母亲住在一起。

后来她喜欢上了一个青年男子,但她母亲不赞成她与他交朋友,她和母亲大吵一番后离家出走了,几天后听人们说母亲因她的离家而终日哭泣,强烈的内疚感再一次向赫莉袭来。她向母亲让步了。几年后,赫莉完全处于她母亲的“控制”之下。到最终,她又因负疚感造成的压抑毁了自己,并因生活中的每一个失败而责怪自己和自己的母亲。

其实内疚也可以说是人之常情,或许每个人都曾内疚过,我们的生活那么复杂,我们在经历学业、事业以及家庭琐事时,难免会做错事,那么就一定要一直内疚下去吗千万不要这样,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它会让你的生活失去绚丽的颜色。退一步说,即便深陷这后悔的自责之中,又有什么用我们是不是该为自己的过错做点什么,如果你能尽力补救,相信你的心就会好过一些。

其实从另一方面说,内疚或许不完全是坏事,因为它确实可以让人变得更加成熟,也可以让我们在今后的日子中减少痛苦并更有能力去摆脱痛苦。但我们怕的是,因为内疚而“走火入魔”,乃至痛恨自己、厌恶自己,直至厌恶这个世界,但我们却未曾想过,其实这也是一种不负责,是对自己、对亲友,乃至对曾被你伤害过之人的不负责。因为以你这种状态,如何去弥补自己的错误,而倘若你不能自我救赎,那无疑就是错上加错。所以说,大家应该学会释放,不要深陷后悔的自责当中,你应该振奋精神,投身到对错误的补救当中,这才是你当下最该做的事情。

我们应该明白,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是没有过失的,只要有了过失之后勇于去改正,前途依然阳光,但若徒有感伤而不从事切实的补救工作,则是最要不得的在过错发生之后,要及时走出感伤的阴影,不要长期沉浸在内疚之中不可自拔,让身心备受折磨,过去的已经过去,再内疚也于事无补,要拾起生活的勇气,昂扬地奔向明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