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心门,守住内心的个性(1 / 1)

加入书签

守住心门,守住内心的个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是平凡而又单调的,但我们要在这平凡中创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中发掘出不单调,这就需要我们去创新,在智慧的涌动中寻求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创造性活动不是科学家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进行或大或小的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活动并非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开动脑筋,改变事物固有的模式,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就是创造。

不过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既然是创造,我们就尽量不要去模仿,虽然模仿是人类生存的本能,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都在模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都呈现出了自己的个性,这是一种必需的转变,如果说我们的生命中就只剩下模仿,而彻彻底底失去了自我,那么请问我们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有这样一个故事,读过以后或许会给大家一些启发

从前,有个小男孩要去上学了。他的年纪这么小,学校看起来却是那么大。小男孩发现进了校门口便是他的教室时,他觉得高兴。因为这样学校看起来,不再那么巨大。

一天早上,老师开始上课,她说“今天,我们来学画画。”小男孩心想“好哇”因为他喜欢画画。

他会画许多东西,如,狮子、老虎、小鸡、母牛、火车、船儿

他兴奋地拿出蜡笔,径自画了起来。

但是,老师说“等等,现在还不能开始。”

老师停了下来,直到全班的学生都专心地看着她。老师又说“现在,我们来学画花朵。”

小男孩心里高兴,我喜欢画花儿,他开始用粉红色、橙色、蓝色的蜡笔勾勒出他喜欢的花朵。

但此时,老师又打断大家“等等,我要教你们怎么画。”

于是她在黑板上画了一朵花。花是红色的,茎是绿色的。“看这里,你们可以开始学着画了。”

小男孩看着老师画的花,又看看自己画的,他比较喜欢自己的花儿。

但是他不能说出来,只能把老师的花画在纸的背面,那是一朵红色的花,下面长着绿色的茎。

又有一天,小男孩进入教室,老师说“今天,我们用黏土来做东西。”

男孩心想“好棒。”他喜欢玩黏土。他会用黏土做许多东西蛇、雪人、大象、老鼠、汽车、货车他开始揉搓那球状的黏土。老师说“现在,我们来做个盘子。”

男孩心想“嗯,我喜欢。”他喜欢做盘子,没多久,各式各样的盘子便做出来了。但老师说“等等,我要教你们怎么做。”她做了一个深底的盘子。“你们可以照着做了。”

小男孩看着老师做的盘子,又看看自己的。

他实在是喜欢自己的,但他不能说,他只是将黏土又揉成一个大球,再照着老师的方法做,那是一个深底的盘子。

很快地,小男孩学会等着、看着,仿效着老师,做相同的事。

很快地,他不再创造自己的东西了。

一天,男孩全家人要搬到其他城市,而小男孩只得转学到另一所学校。

这所学校甚至更大,教室也不在校门口。现在,他要爬楼梯,沿着长廊走才能到达教室。

第一天上课,老师说“今天,我们来画画。”

男孩想“真好”他等着老师教他怎么做,但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沿着教室走。

老师来到男孩身边,她问“你不想画吗”

“我很喜欢啊今天我们要画什么”

“我不知道,让你们自由发挥。”

“那,我应该怎样画呢”

“随你喜欢。”老师回答。

“可以用任何颜色吗”

老师对他说“如果每个人都画相同的图案,用一样的颜色,我怎么分辨是谁画的呢”于是,小男孩开始用粉红色、橙色、蓝色画出自己的小花。

小男孩喜欢这个新学校,即使教室不在校门口。

盲目地跟从他人,你只能看到人家的后背,既看不清脚下的路,也无法看清方向,更观赏不了远方的风景。画家如果拿旁人的作品作自己的标准或典范,他画出来的画就没有什么价值。如果努力地从自然事物中学习,他们就会得到很好的结果。我们的思想总是局限在学校书本中得来的,我们只有挣脱束缚,用本性去思考问题,才能取得观念上的突破。生存于现今社会,个性无须张牙舞爪地袒露在外,这样易引发他人的反感,但没有了个性,生命就会失去光彩。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迷失了自我。一旦在盲从中失去了自我,那么,无论如何也是换不来成功的。

我们再来看看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个石油大亨正在向天堂走去,但圣彼得对他说“你有资格住进来,但为石油大亨们保留的大院已经满员了,没办法把你安排进去。”

这位大亨想了一会儿后,请求对大院里的居住者说一句话。这对圣彼得来说似乎没什么坏处。于是,圣彼得同意了大亨的请求。这位大亨大声喊道“在地狱里发现石油了”大院的门很快就打开了,里面的人蜂拥而出,向地狱奔去。

圣彼得感到非常惊讶,于是请这位大亨进入大院并要他自己照顾自己。大亨迟疑了一下说“不,我认为我应该跟着那些人,这个谣言中可能会有一些真实的东西。”说完,他也朝着地狱飞奔而去。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众心理,所谓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便和他人保持一致。对于这种行为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表现为“随大溜”“无主见”。在认知事物、判定是非的时候,多数人怎么看、怎么说,自己就跟着怎么看、怎么说,人云亦云;多数人做什么、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什么、怎么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生活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广告你买我买大家买,一片轰轰烈烈。既然“大家”都买了,如果我还不赶快动手,岂不是要与时尚脱钩了殊不知,正是这种一味盲目的从众心理,扼杀了一个人的积极性、判断力和创造力。曾听到过这样一种论断“一项新事业,在十个人当中有一两个人赞成就可以开始了;有五个人赞成时,就已经迟了一步;如果有七八个人赞成,那就为时太晚了。”一个缺乏主见和个性的人注定不会获得多么惊人的成功,至多是随大溜地获得一些小利益罢了。

所以请记住,务必要守住心门,守住你内心的个性,这才是你创造生活的源泉,是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