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躺在地沟里,也要懂得安慰自己(1 / 1)

加入书签

即使躺在地沟里,也要懂得安慰自己

其实每当我们遇到困境之时,心里也总会劝慰自己要乐观一点、要挺过去,可是,扪心自问,我们都能这样豁达吗很多朋友不能,但是我们希望你能。

有时想想,我们似乎总与焦虑牵扯不清,十几岁时有淡淡的忧愁,二十几岁时会莫名伤感,三十几岁时为事业愁眉不展,四十几岁时为儿女劳心伤肝于是我们常常抱怨人生充满磨难,可是却忘记了没有人会一帆风顺到古稀之年。

生活快乐与否,这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遇到开心之事时,我们当然要笑一笑;遇到犯难之事,我们同样要笑一笑。想在这个世界上争取到幸福,说难很难,说容易也很容易,关键就看我们能不能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当我们将乐观规规整整地装裱在自己的心中,那么快乐之神就会常伴我们身边,他将为我们打开一个别样的世界,让我们为所拥有的一切感到满足,为自己正在经历的一切而备感幸福。

其实我们之中那些幸福者与不幸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前者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有效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后者则刚好相反,因为缺乏积极思维,他们的人生总受过去的失败和疑虑所引导和支配。他们徘徊在失败的阴影里,只能眼看着别人幸福地生活。

有这样一个寓言,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说是有一对孪生兄弟,虽然长得极其相像,但性格却迥然不同。哥哥天性乐观,看不出他有什么烦恼;弟弟却整日哭丧着脸,好像世界末日就要来临一样。

为使兄弟俩的性格综合一下,父亲给了弟弟一大堆玩具,而后又将哥哥关进马棚。过了一个小时,父亲前去观察这兄弟俩的动静,却发现哥哥正在不亦乐乎地挖着马粪,而弟弟则抱着玩具在哭。

“有这么多玩具陪你,你为什么还要哭呢”父亲问弟弟。

“如果我玩这些玩具的话,它们就会变旧,有可能还会坏掉。”弟弟伤心地回答。

“为什么把你关进又脏又臭的马棚,你还这样高兴”父亲转头问哥哥。

“我想看看能不能从马粪中挖出一只小马驹啊。”哥哥说完又跑进了马棚。

父亲长叹了一口气,从此放弃了改变二人的念头。

后来,这对兄弟长大成人,弟弟依旧那样悲观,他时常抱着半杯可乐发愁哎只剩下半杯了;哥哥还是那个乐天派,他会为拥有半杯可乐而欣喜感谢上帝,还为我留着半杯可乐

再后来,弟弟一脸忧伤地离开了人世,他一生都没有开心过;哥哥走的时候,脸上则布满了微笑,他一生都没有忧伤过。

看过这对兄弟的一生,我们是不是该有所感悟其实朋友们,开心也是一生,焦虑也是一生,怎么样舒坦,我们心知肚明,那为何还要给自己找不自在呢咱们活着图的是什么不就是个乐吗其实这“乐”并不需要靠外界因素来满足,它就在我们心里,如果我们能看得开,那么做乞丐也有乞丐的乐。你说是不是

事实上,幸福与快乐离我们根本就不远,我们之所以觉得它遥不可及,就是因为我们的心态出了问题,我们总是习惯性地看向生活中不好的一面,用自找的苦恼来折磨自己,那么即使幸福就在身边,我们也不会察觉。

其实有些时候,我们不能改变现在的处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也就是说,我们没有钱去星级酒店消费,喝茅台吃鲍鱼,但一碟小菜、一壶老酒,我们同样可以自得其乐;我们买不起高档时装,穿不上裘皮大衣,但一件普普通通的羽绒服依然可以为我们遮风避寒;我们坐不上奔驰宝马,但我们同样可以在脚踏车上边骑边笑;我们住不上花园别墅,但我们同样可以在鱼塘边,撑一支竹竿,怡然自得。这就看我们懂不懂得安慰自己、开解自己。

我们拥有生命不容易,母亲怀胎十月辛辛苦苦地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应该好好珍惜她给予我们的生命。要好好地善待生命,体现出自己的生命价值。生命价值该怎样实现它不在于我们能够创造多少东西、拥有多少东西,而是在于我们幸福指数的高低。我们活着,如果你认为自己在生命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快乐,那么你的人生价值就高;相反,如果说你创造了很多、拥有了很多,但你的内心被空虚、落寞、焦虑所包裹,你感受不到快乐,那么你的人生价值就低。

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物质的丰盛,更重要的是精神是否丰富多彩,这一点大家务必要想明白。所以在生命的旅程中,成功的喜悦,失利的沮丧,失意的彷徨,困境中的迷茫,都是我们必然的经历,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够从中感悟到什么并且能不能解开心结,抖擞精神重新上路。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心态。

无论你的心情如何,还不是要和别人一样地活着别人不会因为你的心情而改变自己、迁就于你,世界不会因为你的心情而发生改变。所以说,如果你想活得好一点,那就让自己看开些,不管月圆还是月缺,都把它当成一种与众不同的美去欣赏,用一种乐观的态度美化我们的人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