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一挂炮仗来定亲(1 / 1)

加入书签

正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她母亲从箱子里拿出两卷布,告诉梅香自己抽空做两双鞋去,衣裳到过年再做吧。梅香见了这一块红和一块绿的灯芯绒的布料,欢喜得很,当下收了那块七尺的绿布料,准备过两天裁开了先做两双鞋面。

日子一晃,过了二月。这天夜里,细雨霏霏,远处的春雷声轰轰,似乎从远道缓慢滚滚而来,持续了数十秒,到最后宛如千斤石磙在屋外碾过,直至渐渐远去,只有闪电不时发出光亮闪烁。

第二日晌午,一家子正在田里忙着,只有小嫂子的孩子小,她可下不了地,就在家里洗洗煮煮。正当她出来准备淘米的时候,遇见一行人,领头的手里拿着一挂炮仗,足有二百鞭,那人向小嫂子打听梅香母亲住哪个屋,小嫂子一面奇怪这些人的来意,一面下意识地指向梅香母亲的房子,一行四个人便往梅香母亲的房屋去。

梅香母亲正在菜园子里摘菜,一挂炮仗噼里啪啦响了一阵,她母亲先是一愣,抬头瞧瞧炮仗响的方向,一看在自家门前,忙走出菜园子,随即猜出是富贵家来人定亲,心想这人家也真是太急了些,招呼也不打一声,要不是小脚姨妈的侄子,总要怪上他几句。她只得拄了拐棍,拎个篮子往家赶。到了门口,这几个人才知道开着的院门里,并没有人在家,扭头看见老太太拎着菜篮子走过来,忙上前问候;老太太没有不高兴,也没有表现得多高兴,微微点了点头,将大家领进了屋。

那边田里,梅香的两个嫂子叽叽咕咕讨论是谁家放鞭炮,大嫂说听方向像是自己家那边,只不知这个时候,哪家来放炮仗,家里可也没有什么喜事;二嫂看着梅香笑,也说不知什么事,又开玩笑,说不定是谁家给梅香下聘来了,梅香满脸通红,叫二嫂可别胡说了;大嫂也笑了,说没看出来,平时像个闷葫芦的二嫂,今天倒开了这样的玩笑。

等到午饭时间,一家人都回了家,才晓得是富贵家来人了,心里虽感到惊讶,面子上得顾着,当着外人的面,也就没说什么。梅香却红了脸,见到富贵,心里又急又羞,急的是母亲就这么私下给自己定下了亲事,羞的却是嫂子们忙前忙后时,二嫂又对她笑,说起田里的笑话来。

富贵见到梅香,嘴巴咧着笑开了花,露出了一嘴的牙龈肉,梅香最不愿看到他这样的笑,她不懂得那叫猥琐的笑,她只知道那是一种她极厌恶的讨好的笑。当时,他送梅香回家时,梅香还在心里默默感激,可是今天,他以婚姻对象出现在她的眼前,这可令梅香打从心底里产生厌恶。

哥哥嫂子们,今天都和母亲在一起吃饭,几个哥哥象征性地问了富贵家的一些问题,富贵答得挺自然,却不免吹牛过了头,说到尽兴处,又将他平时说古道今的那一套拿出来,这让几个哥哥一眼看穿嫂子们都不愿意当面得罪了她们的婆婆,各怀心思地闷头吃饭。

饭后,二嫂瞅着空,悄没声地扯了梅香的衣袖,在墙根外面说道“小妹,别答应,我瞧那人说话不大实诚,也并没什么真本事,咱种田的人家,最讲究个踏实肯干,像他这样,以后日子不好过。”梅香嗫嚅着,心里忽地惦记起那块被裁开了做了鞋面的布料,母亲哪里突然有那两块布料自己可真是高兴得一时糊涂了,那两块布料可不是跟富贵今天送来的一套衣裳一模一样都是灯芯绒的料子么,自己这么糊涂,竟给用了,现在想来,自己一天工分也做不到几分,只管够自己吃饭的,赔他布料是一定赔不起了,她没法跟嫂子说这话,只是抿紧了嘴唇,不说一句话。

二嫂见她这样踌躇不定,只当她是害怕母亲,便怂恿道“你别怕,大不了给你母亲骂一顿,这可是你一生的大事。”两人正说着,她母亲送富贵一行人回去,二嫂便住了嘴。富贵回头冲梅香笑着,是道别的意思,他以为梅香会送送他,梅香板着脸,转身进屋里了。

到了晚间,一大家子围坐一桌,孩子们夹了菜就在小板凳上坐了。大嫂忙了四个菜,加上中午剩的两个菜,也不过都是些素菜,其中的一碟鸡蛋,算是个小荤菜了;一顿饭吃完,只有鸡蛋还剩了小半碟,梅香母亲吩咐给孩子们分一分,她在上海帮工时,人家都说小孩子长身体的时候,需要营养补充,这话她记住了。

梅香帮着嫂子们收拾碗筷,她母亲道“今天说的这个就是你的事,让你嫂子们去收拾吧,你也坐下听听。”梅香默默坐下。

她母亲向她三个哥哥说了上次小脚姨妈来说亲的事,梅香的脸,顿时失了颜色。大哥眨了眨眼,转向梅香问道“富贵这事,妈跟你提过没”

梅香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挂在墙上的灯盏被风吹得摇摆了两下,昏黄的灯下,没人看清楚梅香的神色,她淡淡地回了句“我不晓得,但是”她母亲接口道“她是个姑娘家,知道什么,此事自然是听大人的,你倒问她这个那个的她就是晓得,难道就能自己做主自己的婚事了胆子都大成这样了么”

二哥向来说话谨慎,他看看梅香,慢慢问道“我说,你这个”她母亲又接口说道“姑娘听听就是了,你们做哥哥的,倒要来活泛了她的心思,我总是为着她想的。”小哥毕竟有些文化,胆子也大一些,瞄了妹妹一眼,向他母亲说道“妈,你这主意也特大了些,就这么一个人定下来了小妹的亲事,你为小妹着想自然是好的,也还是要访一访这家人家怎么样。”

他母亲脸色一黑,说道“那是你们表姨的本家,还能不好么,你表姨还能害她不成”又说道“你们啊,考虑事情还是年轻,不晓得什么好坏,还要多疑这个那个。就说那山里的地方,有山有水,只要肯做肯累,养几个鸡鸭鹅猪,到了春天,小鹅草多挑几担回去,牲口都喂得好好的;家里的柴火没有了,还可以去山上砍柴、割茅草,就是再不济,到山顶上打一捆巴根草,也够家里烧煮了。只要不偷懒,总是不愁没有日子过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