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章 八俊薛兰(1 / 2)

加入书签

匈奴皮,汉人骨。请百度搜索

杨敢、下山虎,率领着大汉的绿林的英雄,策马奔赴美稷。

小六,那个机灵的孩子,将纥骨在九原城的消息,带到了薛兰处。

贾诩身在稒阳,统筹全盘战事。孙坚在石门鄣,置伏兵,摆下了请君入瓮的计策。

张俭近日操劳过度,抱恙卧床。薛兰,第一次感觉,自己的一个决定,决定着整个五原,乃至整个大汉的命运。

他不知道,一世,诸侯争霸,他屯驻钜野,替吕布守重镇。当然,也不知道,那时他也是主民政,安抚民心,身边有猛将李封。

他也不知道,吕布战死之后,他投了吕布,想着有朝一日,手刃曹操。更不知道,他战死之后,其子薛永,现在还是一孩童的薛永,那时为蜀郡太守。为蜀后主鞠躬尽瘁。

更不知道,其孙薛齐,蜀后主降汉之后,官拜光禄大夫。还有那后世薛安都,那是刘宋、北魏名将,官至北魏河东王。后有过数代,又有初唐名将薛仁贵。

薛氏的荣光,一世不是从他这里开始。这一世,有可能因为他一个决定,开始。也有可能因为这个决定而覆灭。

此时擒纥骨,也许那鲜卑人得不到纥骨的消息,放弃这次寇边。或者小规模试探攻击。

无论如何,结果将是吕布在草原,帅两千军与西部鲜卑全部兵力决战。

哪怕战至吕布一人,他绝不会退却。薛兰真不敢想,会发生什么。

任纥骨归去,那么贾诩之计,十有败露。结果还是吕布这一支兵,面对塞外全部主力。

面对一盘死局,薛兰迷茫了。

他是个读书人,有着一整套治国思想。也是一个懒人,学黄老之学,梦想是有朝一日,能够恢复汉景之治的荣光。

懒人治国,大汉官吏,不插手民间事,所谓道法自然。

直至整个大汉,恢复景之治荣光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不可食。

也是国库里串钱的绳都朽坏了,钱数无法数清,国库里的粟米都流了出来,甚至好多粟米腐烂得不能食用。

为此,他习了诸子百家,博众家所长。在党锢之前,还有八俊的虚名。可他单单,不习兵事。

如今如何盘活这一场死局

也许,应该去找纥骨谈谈。张俭那一份稿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绝对能够打动那支依阴山而行的匈奴部队。

无论那支是谁的人马。

张俭用得乃是鬼谷纵横之术,鬼谷子的门生,苏秦、张仪、甘茂、司马错、乐毅、范雎、蔡泽、邹忌、毛遂、丽食其、蒯通无人不凭借着红齿白牙,改变着一个时代。

鬼谷子十三篇、战国策三十三篇、苏子三十一篇、张子十篇。这是游说辞总集,几乎所有纵横家谋士的言行都在其。有三大特点一智谋细,二虚实间,三辞妙。

薛兰却没有精研,究其根本,鬼谷纵横之术,在大汉早已沦为下九流。薛兰更多的时候,将其当做消遣读物。

薛兰真希望,他精研过。哪怕苏秦、张仪、甘茂、司马错、乐毅、范雎、蔡泽、邹忌、毛遂、丽食其、蒯通这些人,死得还惨,他也不在意。

他知道,唯有这纵横之术,说通纥骨,才能盘活这场乱局。

塞外,夜幕降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