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初涉材料学(1 / 2)

加入书签

材料品类太多。

不过从物理化学属性来划分的话,大致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

而如果从用途上来划分的话,就可以分为电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核材料,建筑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等。

如此之多的材料,让陆羽有点头皮发麻,完全不知道该从哪方面着手。

毕竟,陆羽以前的专业也不是材料学。

此前也没有了解过基础材料这一行业现状。

现在一查才知道,虽然我国制造业从2010年开始就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而且载人航天、高铁等等多个领域都取得重大突破和处于领先。

但是从整体上来讲,32的关键材料国内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

绝大多数计算机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的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都依赖进口。

装备制造领域中,高档数控机床、高档装备仪器、运载火箭、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汽车等关键部件精加工生产线,超过95制造及检测设备依赖进口。

这些,都是基础材料研究和工业生产体系落后导致的。

比如“微晶屏骨头”微球,国内的制造技术先进,但是国产原材料不纯影响微球性能,只能进口。

比如制造液晶显示器用到的ito靶材,国产质量不稳定,材料不过关,也只能进口。

又比如国产大飞机用的航空钢材,还是材料问题,超强度钢材纯净度不够,要从灯塔国进口。

然而又不仅仅是材料问题,还有加工工艺的问题。

比如高端机床制造核心,例如数控系统,除了控制器,国产机床的丝杠、导轨、伺服电机、力矩电机、电主轴、编码器等等主要功能部件都依赖国外产品。

这些都是基础材料、加工工艺和设计上的差距。

都知道制造芯片要用的光刻机,荷兰的a一直处于垄断地位。

但光刻机不是a自己生产的,是全世界顶尖技术的荟萃,被誉为“人类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这就是一台集合了数学、光学、流体力学、高分子物理与化学、表面物理与化学、精密

仪器、机械、自动化、软件等等领域顶尖技术的产物。

光刻机要顶级光源和极致的机械精度,为此需要10万多个零件,一部汽车大概也就5000个左右。

其中的镜片是蔡司技术,日耳曼祖传的磨镜手艺,抛光镜片上百年的技术积淀。

霓虹国特殊复合材料,瑞典的工业精密机床技术,灯塔国的控制软件和电源等等。

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依靠自己制造出最先进的光刻机。

看着这些信息,陆羽皱着眉头,发现这和自己预想的有些偏差。

自己的原计划是建立一个研究机构,然后研究基础材料,取得成果之后授权给国内厂商来生产,自己收取专利费。

想的是挺好,但是现在看来,很有可能自己这边研究出某些新材料,授权给国内厂商了,他们也生产出来了,但是高端精密加工还是只能让国外的厂商来做。

一来二去,这不是成了让国外厂商购买国内基础材料,然后经过精密加工再高价卖回国内,变相让外国人来薅羊毛吗

而且以后自己需要高精密零部件的时候,也要被薅一次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建立研究机构需要大量资金。

研发这些基础材料,也是要巨额资金投入的。

但大部分基础材料仅仅通过专利授权,很可能连研究成本都收不回来。

即使有自己的指导和隐晦思路,但是也不能太明显了不是

该投入的还是要投入。

投入那么多却赚不回来,那岂不是又成了燃烧自己,释放光和热

陆羽表示自己没那么伟大。

而且国内的事情吧,咳咳,有时候不是说你材料先进就一定要用你的材料。

没有一定的社会资源和人脉,谁会理睬你

你拿着先进的材料技术,上赶着去求授权,别人都还不一定搭理你,人情社会嘛,都能理解。

基础材料解决了,现在又来了加工工艺问题和推广的现实问题。

陆羽有点苦恼地挠了挠头。

不过很快也就把这些苦恼暂时放在一边了。

这些都是他作为一个材料学门外汉,自己查资料的看法。

真正要了解,还是要去学习材料学的

知识。

不管是什么问题,最终还是只有先学习了才能解决。

陆羽整理了一番心情,出发去蜀都图书馆,开始了他又一阶段的学习之路。

乘地铁到了图书馆,找到材料学专区,拿了基本基础书籍,就沉浸在书本之中了。

五点离开图书馆,又借了几本书。

地铁上,陆羽有些犹豫,不过最终还是选择去了蜀音大学那边的家。

这真的不能怪他,他只想安安静静认认真真看几天书,学习下材料学的知识。

真有点不敢回施梓萱和秦小棉那边。

不怪同志思想不坚定,而是敌军太狡猾,撩拨人太厉害。

陆羽同志不得不防啊

历史早有诸多教训,沉迷女色,要不得。

诸如那谁谁,还有那谁谁谁,因为沉迷女色,最后不都怎么怎么滴了吗

对不对

所以对那些沉迷于看小姐姐跳舞视频,或者关于生命起源教育片的同学,教练在这里有一番发自肺腑的话

什么都可以学

沉迷女色,千万不能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