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第231章:潜入(1 / 2)

加入书签

听得苏韵这番说话,又被苏韵分析了修改后的剧情获奖几率和风险,杜利锋思索了好一会,这才咬牙回答道:“好,我决定搏一搏!”

“倒也不用那么心急,这个电影还是得上报给上面的。”苏韵按住他就要拿着新剧本大纲回家开写的起身动作,“进入城寨拍摄以及演员人选、剧组人身安全等问题,这些都需要作进一步的细谈。”

杜利锋闻言,当即拍胸口保证道:“这个你不用太担心,商业电台前两年也进去城寨拍过,前段时间我们的电影公司也进去拍过……虽然城寨里面的确是有乱的地方,有社团,有恶人,但我可以和你保证,里面绝大多数的居民都只不过是普通人而已。”

“外面的人的偏见太严重了,城寨76年的时候就有军装警察进去巡逻维持治安了,再往前,据说还有便衣潜入,根本就不是传闻中的三不管地带。”

“而且因为大家都基本认识,熟口熟面,哪个做了什么坏事都一目了然,出现撩是斗非的,一般都是外边进来的人更多。”

苏韵皱眉:“既然是这样的话,外人不是更不好混入其中了?”

“街坊福利会经常会招揽义工,又有我这个老街坊带着,以义工的身份混进去保证万无一失。”杜利锋早早就想好了潜入方式,“不过一次就不能进太多人,可能到时进去的这几个人都需要身兼多职了。”

“这一点倒是没问题。”都是赵氏旗下出身的,无论是电影公司还是tbb的职员,都是习惯了高强度工作和身兼数职的工作要求;而苏韵更是被号称一个人能搞定一部电影所有工作的库布里克手把手启蒙带出来的,面对这个问题是绝对不虚。

既然确定了任务内容,苏韵和杜利锋就开始兵分两路开始干活:苏韵拿着项目策划案去获取高层的拍摄许可,杜利锋则是去修改剧本并且翻找自己的人脉,务求寻找出合适的跟工作人员。

收到苏韵这个题材,赵日赋面色不算很好——直到仔细地翻完了全本,看清楚最后的预估投资额是一个相当让人心动的小数目后,这面色总算是变好了不少。

又等苏韵明确表示这部电影就是拿来冲欧洲地区奖项之后,确定了这个敏感题材不但很难赔钱、还有可能小赚一笔的赵日赋,方才拿起笔给签下了名。

尽管赵日赋钟爱商业片大制作而且投资绝不选看起来会赔钱的,但是考虑到赵氏被《银翼杀手》拖得实在太久,再加上顾及到科幻片一向是能赚票房却不得奖项垂青的情况,赵日赋便终是高抬贵手地允许了苏韵投拍这一部赚名气的新电影。

“你们到时注意安全,其他的事情,我会尽量解决。”临出门前,赵日赋关心地叮嘱了一句。

“我知道的了,多谢六叔。”苏韵点点头:不比另外两部即使被赵日赋拒了还能自己投资开拍的科幻电影,城寨这个题材没有足够档次的大佬看顾着,那么就算是再一本万利也不能碰。

毕竟有钱还需有命花……

快手快脚地搞定了前期的部分事宜,在春末夏初的某个上午,苏韵便和其余几人一起来到了城寨的外围。

这最外围,倒还像是现代的高层建筑:因为被旁边机场限制了最高高度不能超过80米,所以这些外围商品新楼大多都是十四、五层的层数,每家每户都满满当当地住满了人,哪怕不是夜晚灯火闪烁,日间那些晾晒在阳台上随风飘扬的衣服也足够成为一道亮丽鲜艳的风景线。

坐在驾驶座上充当司机的陈柏杨看了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几人一眼,目光牢牢锁在打扮成电工的苏韵身上:“小心。”

“我知道的了,你不用太担心,等你回来之后,我们一起看首映。”陈柏杨过几天就得代表香江年轻一代去外国做音乐交流和进修,苏韵拉下口罩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笑容后,又赶紧把口罩拉上遮住了脸。

福利会的义工偶尔还得帮忙清理各种乱七八糟的垃圾,而且城寨里面的线路是出了名的逼死电工的乱,义工们不戴口罩的反而是少数。

等到越过外围的新楼,进入里面那些旧棚屋交汇形成的黑窄小道后,那种贫民窟脏乱差的真相,方才缓缓在众人眼前展开。

所幸的是,这里的人都是可以接受这种环境的——作为导演等多职合一在身的杜利锋本身是城寨出身、合作进来描绘城寨地图的工程师兼打杂人员陈长存幼年时常就跟朋友从城外进来里面玩耍、导演加女配的苏韵和男二号张榷嵘咬咬牙能顶住、男主角演员梁嘉威下定决心为了艺术而“献身”……

当初杜利锋把从朋友李学祥大导演那里抢来的梁嘉威带过来时,苏韵当然是很惊讶的:尽管以后有千面影帝之称的梁嘉威早年也是tbb的艺训班出身并且成绩优异,但他嫌tbb的合约太长所以就中途退学办少女时装杂志去了,为此还被作为追到了他那个作为封面女郎的女朋友。

搞笑的是,他把女朋友拐到手后,他那酷似咸丰帝的外形也被正在筹拍清宫题材电影的岳父李学祥看上,哄骗着给拐到了首都拍电影,而且说的是配角打杂,拍着拍着就加戏成了男主角……

但也因为这两部电影在内陆拍摄,在让他登上了金像奖影帝宝座的同时,也获得了来自台岛的封杀。

苏韵和台岛那边正面开干也不是第一次了,况且这部电影志在冲奖和捞外国人的钱,因此即使是播出后被因为梁嘉威的缘故可能会被台岛连带着一起封了这部电影,苏韵也是不怕。

可惜的是,梁嘉威现在虽然天赋已经出来了,但因为久未接触这一行,表演起来时有点生涩和做作的感觉——没关系,前面第一个月里是九龙城寨的探索期,拍摄任务不重,可以让大家一起互相调整。

而且,虽然看得出他在尝试自行调整着,但苏韵却是要他尽量保持这种和环境略有不合的做作感:男主角最初回到城寨接替爷爷“天台邮差”的工作时,需要表现的就是这种被迫的感觉——因为受不了公司的剥削愤而辞职、最后发现生活受限只得硬着头皮进入城寨,照顾摔伤腿的爷爷和暂时以此糊口,男主当然不会是心甘情愿的模样。

城寨里面的生活自然是不太好的,即使是透过福利会里专门负责收拾垃圾的老义工雷伯的关系,租借了他亲戚的一个十一楼的新楼单位不至于全部租棚屋,但是这种无良地产商连地基都不打纯粹靠周边楼房互相支撑搭积木般出来的“新楼”,照样也是没有水管和下水道的……

要用水,就得去全城寨共用的八个水龙头之一处排队担水;要上厕所,就得去全城寨公用的两个公厕,还特么是明渠——为此,除了杜利锋和陈长存这两个见识过那恶劣环境之外,另外三人都是缓了两三天才勉强适应了这个问题。

倒是电这个问题方便点儿:水管不好加造和改造,但也可以拿水桶担回家储存使用;唯独电这个东东,却是现代人无法离开的。

于是乎,在经历了城寨人想方设法接驳外面路灯、商户、住户家的电线偷电回来,从而发生的大大小小用电事故后,政府最终还是给城寨接了电——就是在这些年下来,新楼和新人接连不断的出现,曾经整齐的线路也被这些私自接驳的人弄成了一团乱麻。

即便是昔日亲手整理过不少凌乱线路的前图吧垃圾佬苏韵,看到那一墙的乱线,都是眼前黑了一阵。

没办法,进来就是打着的电工身份,而且不弄好这些总线的话以后也不好在出租屋里给机器充电,于是苏韵愣是蹲在总线路墙那里足足三个白天,这才是把线路从繁琐难辨的旧线路给整理修复成了简单清晰的新线路。

打个比方说,就是没整理前是“燚龘”,整理之后是“火龙”……

累是累了点,但看着整整齐齐的一面墙,确实还是让蹲得头昏眼花的苏韵颇有成就感。

整理好了总线,那么出租屋那边的分线就好弄多了——因为线路太乱导致的供电时有时无,使得这里的人用电很是不讲究,第一天过来时,隔壁邻居家就拿着插头在窗户边招呼说,他家没电想要借点电用,赶着熨烫衣服。

而这里的神奇借电方式,包租婆雷师奶也是给他们当场来了一个现场展示:从打开不能超过45度的窗户里,伸手接过邻居家的电线插头,拉过来给插到自己家窗户边墙壁的插座上……

这一点,愣是让第一次见识这种野蛮原始借电方式的张榷嵘连呼三声大开眼界。

又是新的一天,苏韵依旧在理线的时候,出门接水的张榷嵘提着刚刚接好的满满一桶水开门进来。

用的就是那个城寨标配大红色塑料水桶,衬着他这个上面老汉背心下面大裤衩的样子,那个徐徐升起的青春偶像便在这一瞬间,超进化成为了贫民窟小老头一般的存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