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第248章:黄雀在后(1 / 2)

加入书签

此时,赵氏影城的高层会议室中,两方不同意见的人,正处于一个剑拔弩张的紧张对峙状态之中,仿佛在隐隐酝酿着一场变革的风暴。

与他们不同的,则是作为风暴中心的苏韵——她此时就这么坐在长会议桌的中间位置,一派云淡风轻的姿态。

看她这副宠辱不惊的样子,右边坐着的那批小股东为首者,当即就是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苏韵,你这是什么意思?!”

“还有什么意思,正常参与例会啊。”苏韵冷笑了一声,抬眼看向他,“至于我的工作成绩如何,似乎轮不到你来管吧?”

“你说得倒是轻巧,谁不知道我们这些股东的利益和赵氏的利益息息相关,我们怎么就管不了你了?!”另一个须发皆白的小股东气得吹胡子瞪眼睛,“《银翼杀手》这部片子花费了赵氏多少时间多少投资,还不计前嫌地请了你来做后期制作,结果呢?!”

“不但票房只有3300万美金,海外市场那边的大多数媒体更是对这部片子恶评如潮,其中还包括了美国著名影评人西斯克尔和艾伯特等人……赵氏在这里面可是投资了足足一亿多港币!又花大价钱请了那么多大牌明星!”年长小股东越说越激动,不止他那边的人在劝他,就连冷眼旁观的苏韵都有点担心这老头随时会气出个好歹来。

“电影制作这种事,本来就是有赚钱也有蚀钱的,将所有过错都堆在苏韵一个人身上,这未免太过武断了。”赵励明最是看不惯这些所谓的“老臣子”,不但思想古板不懂变通,做事也是专门以拖后腿为主,这些年里他好几个改革的提议都是被他们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给联合抵制了,才没能实施下去。

最可怕的是,这些人还特别会倚老卖老,平时就坐在会议室这边用一张嘴指点江山,自以为为公司劳心劳力——实际上,工作基本没怎么做,做了也经常是帮倒忙,摆架子倒是颇为熟练,对后来为了改革公司业务而新邀请进来的职工,都是一副前朝余孽看新兴变革者的不顺眼样子,天天就在那想方设法地给人添堵。

人家好不容易做出点成绩来,这群老家伙就顶着一派“有功劳就抢,有黑锅就推”的做派一拥而上,硬是说他们带领有方,才能使得赵氏这次做出了好成绩。

“就是啊,世界上哪里会有只赚钱不赔本的买卖?”赵励仲更年轻气盛些,对这些和他画风完全两个极端的老臣子股东只会更加厌恶,当即顺口随着大哥的话头怼了上去,“世伯,要不你介绍一两个让我投资玩玩?”

“我这个人最好说话了,就算是逢年过节请人顶我和那些姨妈姑姐打麻将的位置,从来都是赢的给人带走,输的就入我数,绝对不会是打输就赖别人的无赖。”

那一副吊儿郎当的姿态,看得习惯了别人奉承的老臣子股东们勃然大怒,“六哥,你怎么管教你儿子的?年轻人这么不尊重长辈,以后还不是要翻天?!”

“喂喂,你可别乱说,我都不知道多么的尊老爱幼啊——玛丽,你说是不是啊,我最近不但在做电影颁奖典礼,还在帮保良局啊、东华他们搞慈善晚会,还已经确定能邀请到好多大牌明星过来帮忙义演、筹备善款的!”保良局和东华三院是香江老牌的社会服务机构和慈善机构了,因此赵励仲说得那叫一个理直气壮。

“你也别太激动,做人还是低调一点好,否则有些人就会觉得你说实话是不尊重他们的了。”苏韵顺口应了一句。

“你说得对,做人还是需要低调点、谦虚点,如果不是啊,有些人就会看你不顺眼了——”赵励仲这种受惯了宠也受惯了管的熊孩子难得遇到个和自己同声同气的,顿时就更加用劲了,说话的尾句都带着几分指桑骂槐的阴阳怪气。

“励仲,你是怎么和叔伯们说话的。”看着两个臭味相投的一唱一和得还挺起劲,坐在会议桌左边中间主位的赵日赋皱了皱眉,最后还是出面喊了一声。

他当然是明白这些股东对这次投资失利有多么难受,毕竟是那么大的一笔投资——而且这还是赵氏第三次对外投资的失败。

也许赵氏真的是和最能吃钱也最能捞金、风险也都是最大的科幻片八字不合,连续三次的大投资,明面上也是找了海外有名的大公司合作,剧本演员工作人员全部都是精挑细选过……最好却三次都是无一例外地赔到吐血。

前两次的投资失败他还能勉强出面压下来,这一次耗费资金最大耗时也最长的,再次遭遇失败,这些小股东们会发火,完全是可以理解。

但感情上可以理解,理智上却也无法接受他们在此时发难:就像自己理解苏韵也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的圣人一样。

《银翼杀手》的成品他不是没看过,哪怕是自己这种阅片无数的人,在看完后也觉得是一部难得的佳片,从剧本故事到电影制作都是达到了目前最高水准甚至还超越了当前时代的最高水平……至于为什么会出现票房扑街这个结局,说实话,自己多少也是有些不解。

“很简单,这个片子确实是超过了当前时代的最高水平。”面对赵日赋的询问,苏韵将自己所总结出来的结论简单地说了一遍,“它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以至于现在的时代,还理解不了它,也配不上它。”

“就像当年的斯坦利·库布里克在1968年拍出来的《2001太空漫游》一样,这一部名为《银翼杀手2019》的电影,超越了它所在的时代,只能被世人所误解。”

“所以呢,这部片子要到2019年,才能被人们重新认识到它的‘伟大’吗?”右边立刻传来了一声嗤笑。

“倒也不用这么久。”苏韵淡定地笑了一下,“我相信并且可以保证,最迟十年之内,人们对它的评价会有一个天翻地覆的完全改变,而这部片子亦都将会成为整个八十年代里最为优秀、同时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科幻电影。”

这可还真不是她瞎说,再过几年,曾经对这部片子发出□□的观众以及不少影评人,都一改之前的抨击,转而是盛赞起这部片子来。

除却这部电影本身的品质是足够成为时代标志的优秀之外,苏韵自己在里面根据后世记忆所填充的“私货”,那些隐藏在细枝末节之中的、对未来世界的各种事物的“预测”的准确性,亦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让看见了幻想化作现实的新旧观众为此而发出惊叹。

这部电影和她需要的,只是时间;但眼前这些人,却是恨不得把急功近利这四个字刻在脸上最显眼的地方。

“你有这个志向是好事,而我亦都认可这部电影的品质。”对于《银翼杀手》的质量,以赵日赋多年的眼光来看,亦是毫无疑问的绝佳水准,“但是,你似乎过分追求于电影的质量,而忘记了你本来应该要注重的关键点。”

但问题就是,这一部题材不好冲奖、却又无法将其品质转化为利润的片子,在素来更注重电影商业价值的赵氏这边,确实算是一次重大失败。

更何况,苏韵接下来的片子乃是预备用来冲奖的《天台邮差》——这又是一部即使成功,也是赚不了多少钱的片子。

不得不说,苏韵这几年大概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反而逐渐少了从前那种对电影商业方面成功的敏锐性,加入赵氏所拍的几部片子,每一部都带着几分在商业电影之中掺杂了文艺思想内核的味道。

这种两者混杂的做法,做得好,就是大赚特赚让人眼红的《布鲁斯特的亿万横财》;做不好,那就是赔到震惊业内的《银翼杀手2019》。

苏韵有这份想要两手抓的态度是好事,但是却耽误了目前的正事:她现在能说出这一番话来,料想在电影制作的过程里,也是已经早就想到了。

但她却为了电影的“品质”,而放弃了电影制作顾问这个本职工作的根本要求:赚钱。

虽然在这当中他这个最高负责人也有没能及时发现问题的责任,不过苏韵这种明明已经发现问题却还要瞒上欺下的做法,真要揭出来,绝对是得受到轻则停职、重则接受相关部门调查的惩罚的。

夹杂在风暴当中的赵励明,看了一眼自己父亲毫无波澜的脸色,又看了一眼苏韵那副轻描淡写仿佛所有事情真的都与她无关的模样,心里纠结不已:在这段对峙的时间里,他自然也是想到了父亲所想到的东西。

苏韵的确得对这次票房失利的结局负起责任,但是赵氏这边内部协调,盯着她重新再拍几部典型的商业片补数也是足够了,被股东们闹到把人赶走的话,不但太过绝情,对苏韵、对赵氏也都是没有一点益处。

既然赵励明能想到,赵日赋当然也不是没能想到,不过他所想的,还要更多一些而已:念在苏韵这些年确实是在赵氏里竭尽全力地工作,为赵氏赚了不少钱——虽然不够这次赔的,但至少也是两两相抵,减少了赵氏本来的大部分亏损。

无论是从人才的角度看,还是从赵氏的长远发展看,赵日赋心中都觉得这应该要保她一次。

而且这些股东为什么突然如此针对平时和他们压根就没多少交集的苏韵,这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提防的疑点。

保下苏韵,不止是为了赵氏往后的长远发展,也是为了能看清楚这些曾经的同伴,如今到底是存了什么样的心思。

思及此,赵日赋便将目光再一次投向了对面的股东们,“所以,对于苏韵这次的问题,你们是有什么想法?”

“做错事的人,当然是不能留。”老臣子股东们纷纷说了起来,“而且她不单只是这次的失误,我有线报听说,苏韵在东瀛那边除了和游戏公司合作,也搞了影视业务,而不是只是单纯参演电视剧那么简单!”

“如果她本身就是另有同行竞争的打算的话,在这次《银翼杀手》的工作里面不尽全力反倒是暗中使绊,这样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真是可笑,我在美国那边也办了未来梦想工作室,也参与了不少公司的投资,硬要说的话,大多数也能和赵氏造成业务冲突。”苏韵啧了一声,“我是被邀请加入的‘外援’,没有足够的实力,又如何值得坐这个位置?”

“再说了,你们难道以为,就凭我这个专注于后期特效制作、也只是出了几部受欢迎电视剧的小工作室,就能和赵氏抗衡吧?”

“要想发展成赵氏这样的大公司,相信比起我这种后起新秀来,还是你们这些伴着赵氏打江山的老前辈,更对当中的关节有所了解呢。”

面对苏韵硬是把原本可以用来栽赃她心怀鬼胎的理由说成实力证明的厚脸皮,好几个原本心中已经胜券在握的股东,都愣是有了种言辞卡壳的无语感。

但如果今日不能抓紧时机把苏韵弄离赵氏的话,嘉宁的计划,说不定就会生出他们不愿看见的变化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