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合唱(2 / 2)

加入书签

吴佩珍震惊道:“你这么认真地在记人?”

林清笑道:“当然。”短时间内记住这么多人,肯定要付出时间精力的。

吴佩珍难以理解:“可是你记住这么多人,有什么用呢?”

林清在她们心中是公认的成熟冷静、与众不同。

林清给人的感觉,很难具体形容,反正吴佩珍她们都觉得林清和自己不一样,林清一点也不像普通大学生。

因此在她们心中,“我觉得你应该根本不在乎身边的同学们,更不会特意花心思去记同学们的名字。”

在她们心中,林清应该是这样的才对啊!

林清笑了,身边朋友们的感觉倒也没错。她确实对校园社交没什么兴趣,同学们在林清眼中都是小孩子。

但是她在大学里开创事业,需要多认识一些同学,对同学有基本的了解。

“我想做点小生意,需要多记一些人。”林清说道。

三人更震惊了:“你还要做生意?做什么生意?”

“做生意和记人有什么关系?你还要卖东西给同学们吗?”

林清摇头:“这次不是。具体做什么我还没想好呢,想好了再告诉你们。”

其实要做什么,林清心中早就有了大致的想法,待完善的只有具体的实施细节。

在大学里做生意,当然要运用好极其丰富的校园资源。

校园资源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人。

大量的、年轻的、有知识的大学生们。

除了大学校园外,再也没有哪个地方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了。

而且四校合并之后,大家全都变成了浙大的学生,四个校区之间将会有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这相当于林清未来有可能掌握的校园资源,一下子翻了几倍!

这些大学生们可以是消费者,也可以是劳动者。之前林清在校门口摆摊做的是前者的生意,现在她准备做后者的生意。

大学生作为劳动者,市场最需要的自然是——家教。

当然市场上还有许多其他的需求,大量的年轻的有知识的劳动者,在各个方面都极受欢迎。

不过林清已经决定以市场上和同学们都最容易接受的家教作为起步。

这就是室友提出的“做生意和记人有什么关系”的答案。

大学生,尤其是刚刚结束高三生涯的大学新生们,在录取率如此低的年代里,每一个人的高中知识都很扎实。

还有很多大学生家庭经济不太宽裕,现在的大学学费在当前的收入水平下还是非常高昂的。林清在学校食堂留意过,不少学生每顿饭都买最便宜的饭菜。

如果有勤工俭学的途径,林清相信很多人都愿意在学习之余自己赚一点生活费。

同学们有需求,校园里有充足的大学生家教资源;市场上有需求,很多家长都想找靠谱的家教帮孩子补课。

林清要做的就是帮助两方对接。

这不就是中介?

一开始,林清想到的确是开一家家教中介,这是最简单方便的赚钱形式。

但是这个想法刚一冒出就被林清否定了。

因为家教中介,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大学生去学生家里上门辅导,万一出现安全问题怎么办?

林清无法保证,所有的小孩家长都是好人。即使她提前和每一个客户面对面对接,但是坏人又不会写在脑门上。

一旦出事,林清不仅要连带承担责任,她还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而且她还在读大学,这很有可能影响到她的学业。

宁肯少赚点钱、多付出一些,林清也要保证安全。

做出这样的决定后,她的家教生意要怎么做就顺理成章了——林清决定租场地。

不让大学生上门做家教,而是在她提供的场地里进行辅导。

家长把孩子送过来,同时有几对家教和学生一对一辅导。这样人多的公开场合,安全就能得到保障了。

林清再招两个看场子、维持环境卫生的大学生兼职,就更万无一失了。

既然租了场地,家教辅导也不仅限于一对一了。如果市场有需求的话,她可以顺便把一对多的辅导也办起来……

但是这样一来,林清就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

她钱不够了。

从家里带来的、校门口摆摊赚的、小饭店老板在新生地图上加外卖电话赚的……林清现在手头的资金一共还有四千块。

她原本计划军训结束之后就搬出宿舍,到外面租房住。

林清已经在学校附近的小区里转了一圈,现在租房少有季付,基本上都是年付,林清自信半年付她能谈下来,想要季付怕是真的困难。

但是现在她手头的钱,给自己租了房,就不够租家教的办公场地了。租了办公场地,就不够给自己租房了。

创业之初资金捉襟见肘的日子,林清上辈子经历过,如今又要再经历一次,林清长叹一口气。

十二人间的宿舍再加上一个佘香芹,林清住得实在是不舒服。

可是先让自己住得舒服了,创业的事情就得往后拖。

租房,还是租场地?

她先选哪个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