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第 105 章(2 / 2)

加入书签

天气燥热,卫长公主从她那边到昭阳殿有长长的走廊,也不乐意出来。盖因到廊檐下,两侧的热浪就扑面而来,恨不得把她给蒸熟了。

奴婢自然没能把她叫过来。

卫莱无奈地说:“你们姐俩是一个比一个懒。”

“我不懒!”这话小太子非常非常不喜欢听。

卫莱懒得跟这个厚脸皮小子掰扯,让他坐回去,就吩咐奴婢们摆饭。

小孩子抱着他的软垫移到刘彻对面。

刘彻看向他:“干嘛?”

小孩指着他的饭菜,“父皇的多。”

“你可真是朕的好儿子。小时候吃草莓挑大个的

,给朕小的。现在又想吃朕的饭菜。你的留着做什么?”

卫莱替她儿子回答:“当然是留给你吃。难道还要太子殿下吃?”

“你小子真这样想的?”刘彻盯着他儿子问。

小太子摇了摇头,“我不喜欢,父皇也不要吃。”

刘彻顿时明白卫莱猜对了,否则他儿子一定会大声反驳——没有!

只有一个儿子,哪怕这个儿子很健康,刘彻无需担心他的身体,却忍不住担心他撑不起这个江山。毕竟孩子的长相跟性格都跟前世截然不同,未来会长成什么样,他也说不准。

刘彻之前跟卫莱提一句,他们再生一个,就是为了以防不测。而今刘彻可以确定他儿子不用他担心,该担心他自己。

前世刘据是被人糊弄了才起兵。今生这个儿子绝对到不了那一步。他多半在他面前讨巧卖乖,趁他不备直接**。回头还能笑眯眯对他说,“父皇,你太辛苦了,儿子不舍得你这么累。”

当然,也有个前提,卫莱和卫婉都倒向太子。否则这孩子也不敢有那个心思,光卫婉一个就能收拾好他。

思及此,刘彻又觉得没什么可担心的,他只要不干蠢事,卫莱不可能倒向太子。

“你对父皇真好。”刘彻似笑非笑地说。

小太子不知羞的使劲点一下头:“据儿最好。”

“你赶紧吃吧。”卫莱真是听够了,“再不吃我就让奴婢撤了。”

小孩连忙伸手护住。

刘彻给他夹个鸡腿,小孩用手接过去,大口就啃。

小孩不爱吃青菜,饭毕,卫莱就令人洗几个黄瓜切成段,又弄几个番茄,让小孩啃着玩儿。

拍黄瓜小太子不爱吃,认为他母后逼他吃菜。黄瓜换一种形式端上来,小太子跟个小老鼠似的,咔哧咔哧啃个不停。

刘彻跟卫莱小声说:“他这是真傻还是自作聪明?拍黄瓜怎么着也比这种好吃吧。”

“他可能是怕吃了拍黄瓜,就没空吃肉。”卫莱猜测。

小太子午饭吃的很饱,以至于吃了两小段黄瓜就没肚子啃番茄。

卫莱立即说:“先收起来,回头你饿了咱再吃。”

小太子美了,扑到他母后怀里准备来个午睡。刘彻把他提起来,“继续写字。今天必须得学会写两个。”

小太子揉揉小肚子,“难受,父皇。”

“过来我给你揉揉。”

卫莱想说不行,小太子跑过去。

刘彻注意到这一点:“怎么了?”

“等一下你就知道了。”卫莱这话说出来一炷香,肚子不难受的小太子当真睡着了。

刘彻见他这个德行生生气笑了,“他故意的?”

“从你儿子以往的表现来看,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卫莱道。

刘彻:“等他七八岁,该懂得都懂了,朕非得把他送军校去。”

“化名?”

刘彻摇了摇头:“不用,就说是你大姐家的孩子。左右他们家也有一个跟这小子差不多大。”

小太子还不知道这点,梦到大鸡腿,烦的挥手推的远远的,不知道他吃的饱饱的,什么都不想吃吗。

刘彻险些挨了一巴掌,连忙把他放席上。

卫莱把黄瓜番茄放柜子里,给刘彻续一杯茶,就问:“刚刚是去找仲卿?”

刘彻点头。

“今年?”卫莱又问。

刘彻抿一口茶,“各地严密防守,百姓都不出去,匈奴再来也讨不到便宜。再说,快入秋了,匈奴得考虑迁徙,今年可能不会再出来。明年开春,朕会令仲卿先去朔方等地屯兵。一旦发现匈奴的踪迹再出兵也不迟。匈奴若是得到消息,迟迟不出来,就算了。左右仲卿年轻,朕也有去病,不像以前不知道,恨不得立即把匈奴按下去。朕有的是时间同他们耗。”

“这些我不懂,你怎么想的就怎么去做。”卫莱道:“听你说到去病,还在军校?”

刘彻:“到秋让他出来。”

“军校那边今年得有不少人吧?”卫莱问。

刘彻算了算:“百十个。多是当年跟他一起的那些小孩。”

“还由着他像以前一样带兵?”卫莱问:“他们一日三餐顿顿吃得饱。百姓家的孩子一日两餐。早上吃的少,中午吃不饱,可没法跟他们比。出身平民的身体可扛不住。”

刘彻:“朕会选一批人出来,养个两年,身体有所改变,再让他们随去病出去。”

“这样还行。文科学校呢?”卫莱问。

刘彻想想最新情况:“人不少,但都不懂规矩,参差不齐,先养一段时日,朕再派人过去。”忽然想起一件事:“东方朔快回来了。届时让他选是去封国为相,还是乐意去学校当个校长。”

辽东太守回来去封国为相,并不是贬谪,去学校才是。然而,东方朔并不想去封国。他怕以后再想回京就难了。

皇帝亲自办的学校,虽然跟太学没法比,也没有正儿八经的名字,东方朔觉得皇帝陛下这是要培养自己的心腹。这些孩子如今看着不起眼,十年二十年后,极有可能又是一个“卫大将军”。东方朔已有妻有子,他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儿子着想。盯着这些孩子学好,将来也能帮衬他儿子一把。

他到了封国,封国王爷安分守己还行,要是跟早年的淮南王一个德行,他要么同流合污,要么被秘密处死,实在不保险啊。

入秋,东方朔全家抵达京师,在城里弄一处房子,又在京郊置办一处。安顿好,东方朔前往学校,到门口猛然停下,不敢置信:“中常侍?!”

春陀回头:“东方先生啊?你回来了?”

东方朔入宫述职不见春陀,找人一问才知道他早已不在宫中。至于在哪儿,黄门也不知道。东方朔还以为他知道的太多,被陛下秘密处**。

东方朔使劲眨一下眼睛,确定他是人不是鬼,往前走两步,“您怎么在这儿?”

“你猜。”春陀调皮地说。

文科学校跟军校就隔一条胡同,东方朔站在文科学校门口,抬眼就能看到隔壁的军校,于是就问:“陛下在那边?您来找陛下?是出什么事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新文《八十年代我们俩》已开,因为刚开,搜名字还搜不到。感兴趣的从作者专栏进去可以看到

2("我和汉武帝种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