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斯摩棱斯克会战(2 / 2)

加入书签

对方的年龄看上去差不多都快到40了!

这在俄罗斯帝国的平民阶级中,已经算得上是‘高龄’人群!

由此可见,俄罗斯帝国的人力资源并不是如同想象中那般富裕。

当然,尼古拉斯知道,俄罗斯帝国的人力资源变得捉襟见肘,以至于在局部战场上连兵力优势都不再具备,跟国内爆发的达瓦里氏大起义密不可分。

这些达瓦里氏互助会领导的俄罗斯大革命,宣传的革命理念与法兰西大革命如出一辙,别说是政客,就连尼古拉斯这种军队中层都猜测幕后黑手是罗马帝国的李维大帝。

谁叫达瓦里氏互助会爆发革命的时间点,如此恰当呢?

俄罗斯帝国刚与罗马帝国全面开战,拿着英国人的贷款刚武装起来的部队,前脚离开本土腹地,后脚就有多个大城市接二连三的爆发革命!

这配合简直天衣无缝!

当然,达瓦里氏互助会从来没有宣称过自己与罗马帝国之间的关系。

并且达瓦里氏互助会的革命成员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乃至农奴,战斗力和武器都跟俄罗斯帝国正规军不是一个档次,除了起义刚发起的时候,趁着俄罗斯帝国内陆空虚占据了多个大城市外,就一直处于被‘围剿’的状态。

与俄罗斯帝国前线节节败退不同,达瓦里氏互助会的起义面对调回来的俄罗斯帝国,被打的都快要灭亡了。

达瓦里氏互助会的首领法提斯,更是带着一群游击队东躲西藏,丢掉了所有的起义城市。

事实证明,这个时代的俄罗斯帝国还不具备全国革命的群众基础,城市里的平民阶级数量再多,跟广袤的农奴庄园也没有可比性。

并且封闭保守的国家体制,也让革命的传播受到严峻阻碍,这就使得达瓦里氏互助会在爆发一波后,快速陷入萎靡的状态,死了不知多少俄罗斯帝国的革命志士,唯独便宜了正在与俄罗斯帝国全面战争的罗马帝国。

为了镇压达瓦里氏互助会,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丢掉了整个波兰和乌克兰地区,立陶宛地区也岌岌可危,被攻占只是时间问题。

这场斯摩棱斯克会战,则是撬开通往俄罗斯帝国首都的最后一场会战。

尼古拉斯知道,这场会战俄罗斯帝国再败的话,他们将再也无法组织起足够的力量,与罗马帝国正面会战。

本来军队质量就不行的俄罗斯帝国,数量上再被碾压,还怎么打?

至于俄罗斯帝国的坚壁清野战术,在前期执行的确实不错,给罗马帝国的进攻造成了不少麻烦,尼古拉斯最开始的任务,几乎都是护送后勤物资,前线基本上找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不过在达瓦里氏互助会大起义爆发后,坚壁清野战术的效果就大打折扣,抽调大量兵力镇压内陆叛乱的俄罗斯帝国,根本没有充足的人手去执行坚壁清野,只能无奈将大量的人口和资源留给一路平推过来的罗马帝国军队。

至于反法同盟的其他盟友,瑞典王国倒是派遣了一支数万人的部队,结果被数量相当的罗马近卫军一战全歼,再也没办法插手这场大国战争。

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试图在罗马帝国控制下的漫长海岸线登陆战,结果由于兵力过少,登陆的部队一次接着一次被击退!

大家都知道,一直呆在幕后的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主动派遣部队登陆,说明他们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

俄罗斯帝国眼瞅着败局已定,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只能尽一切可能挽回。

然而,罗马帝国的高歌猛进,有不小的一部分是建立在尼古拉斯所在的仆从军巨大伤亡上面。

尼古拉斯击毙一名俄国兵后,转首四望,原本跟在自己身边的人已经全部陷入战团之中,尤其是那些文职人员,不擅长作战的他们被如同野兽一般的俄国兵,轻松撕裂变为一具具尸体。

整个战场上,根本看不到文明的痕迹,仿佛已经蜕化到冷兵器时代一般,就连牙齿都变成了杀人利器!

尼古拉斯的到来虽然鼓舞了士气,但却没有挽回战局,急于突围的俄国兵根本不给他们反击的机会。

就在这时,尼古拉斯听到了天籁一般的撤退声音,他知道这是他留下的副官吹响的!

尼古拉斯如梦大赦一般,第一个转身朝后方冲过去,只可惜,那些普通的官兵可没有尼古拉斯这么幸运。

毕竟作为一营之主,尼古拉斯所在的方位是最安全的。

等尼古拉斯逃到安全的位置时,转眼望去,跟上来的人连50名都不到!

要知道,开战的时候,尼古拉斯的营已经被补满了!

九成的伤亡?

不,普鲁士士兵根本打不出如此悬殊的伤亡比,尼古拉斯用屁股都能想到,绝大多数普鲁士士兵都死在被追击的路上……

当然,尼古拉斯见过太多的过程,他不止一次感激自己的少校军衔,让他不用呆在第一线,为罗马帝国打仗比起他为普鲁士王国打仗时,还要危险!

那些罗马近卫军杀起自己人来,实在是太凶残了!

尼古拉斯刚退下来,就看到一群一群的波兰预备队顶了上去。

罗马近卫军只是督战队而已,他们不是没有足够的预备队兵力,只是要让仆从军在前线发挥出最大的‘余热’罢了。

这也是为何罗马近卫军只惩罚第一个撤退的营级部队的原因。

剩下的人,还要接着当炮灰!

对这一切早已麻木的尼古拉斯,在罗马近卫军的看押下,回到后方的营地,没多久,他就接收到了一批新的兵源。

其中有前线打残失去建制的老兵,也有后面刚刚补充上来的普鲁士民兵。

自从普鲁士王国投降后,无论是正规军还是预备队民兵,一个编制都没有削减,全都作为战场炮灰投入到战斗之中!

普鲁士正规军是拿来就用,战斗力弱的民兵预备队则进行一番整训后,作为补充兵派往一线战场。

讽刺的是,罗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的全面战争中,死得最多的不是法兰西人,而是普鲁士人和波兰人!

尼古拉斯清点完自己的新部下后,突然收到传讯,被带到一名罗马近卫军的上尉面前。

面对这个军衔比自己低的军官,尼古拉斯装作满脸狂热的样子,高举右臂行礼道:“李维陛下,万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