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侧写师22(2 / 2)

加入书签

瑞德没说话,只是写着报告就突然傻笑了起来。

摩根:“……”

艾尔:“……”

啧啧。

·

下次再见面,已经是来年三月林莱放春假的时候了。

而就在不久前,韦恩公司这边作为“金主”,推动了一个视频分享网站面世。

这个视频分享网站的名字叫做youtobe,叫林莱听了油然地心说:‘这个名字我知道的。’

它给林莱的感觉,就facebook给她的感觉一般。

看来这次的投资,他们将同样得到千倍万倍地回报了。

不错不错。

同样的,林莱只是兴奋了一会儿,就继续做她喜欢做的事了。目前,她和卢克正在研究多功能指纹、足迹采集系统,可惜没能在春假来临前完工。秉承着假期就要有假期的样子,他们就没将剩余的工作带回家,尽管这不妨碍在短短春假内,林莱又撞上了一起案件。

事实上,在林莱放假前,纽约就出现了一起引人关注的连环杀人案。

嫌犯通常在晚上行凶,作案特征是被害人的耳朵中被插-入了一把刀。这样带有明显象征意义的作案特征,由不得纽约警局不重视,何况这样明显的作案特征已经帮助他们快速地将最近发生的三起命案,联合到了一起,进而知道了纽约出现了一个连环杀手。

纽约警局随后向bau申请了帮助。

不过马克并没有负责这起案件,负责这起案件的是伯纳特警长。

即便如此,瑞德身处在纽约警局内部,还是免不了紧张起来。

马克倒也没有来为难瑞德,一来他还不至于在警局内,在大家侦查连环杀人案时带入私人情绪进来,二来他手头上也有不少案子等着侦破,其中就有一起谋杀案。

三十六岁的房地产经纪人沃德·汉森,在下班后于停车场身中四枪当场死亡。

没有监控,没有目击证人。

马克按照常规流程,让犯罪现场调查科的过来侦查现场,接着是调查沃德·汉森的资料和他的人际关系,从中找出和他有仇怨,可能为此杀了他的嫌疑人。

然而不等大家的工作进程到5%呢,就有一个女人来警局投案自首了。

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沃德·汉森的妻子伊芙琳·汉森。

马克没想到嫌疑人先一步自己送上门来了,就叫下属把人带进审讯室。

林莱就是这时候来的。

马克知道她今天会回纽约,没想到她直接来警局了,正要高兴呢,又想起来bau就在警局呢,其中就包括那个瘦竹竿,脸色顿时就变换起来。

林莱:“……”

先不说她从前来过警局很多次,就是这次她有更重要的事,于是就在马克发作前,先走到他跟前挽住他的胳膊,小声地对他说:“马克,她不是真凶。”

马克顿时就端正了态度,之后就以公谋私地带着自家女儿去了审讯室外,叫她旁观了下他们对伊芙琳·汉森的问话。

伊芙琳·汉森一口咬死是她杀害了沃德·汉森,而且言语中她认为自己的丈夫该死。

可当警察们进一步询问她的详细动机时,伊芙琳·汉森却又含糊其辞起来,到最后干脆闭嘴不言了。

林莱已经让她这边的黑客小天才麦尔斯上线了,片刻功夫,死者的基本资料就传到了林莱的手机上来了。死者沃德·汉森和伊芙琳·汉森在两年前结婚,伊芙琳·汉森和前夫有一个儿子保罗,五年前离婚后这个儿子就一直跟着她,等再婚后保罗就跟着改姓了汉森,眼下这个小男孩十岁。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伊芙琳和保罗母子相依为命。

林莱微微扬眉,再去看审讯室内的伊芙琳·汉森。

她即便不是真凶,却绝对知道什么,看她都一口咬定当时杀害丈夫时用的是什么型号的枪就可见一斑,而且伊芙琳·汉森对丈夫的恨意是切切实实的,那这些情况综合起来,都只能说明一件事,伊芙琳·汉森在为人顶罪,而这个人,大概率是她十岁的儿子保罗。

动机呢?难道说死者沃德·汉森对保罗这个小孩子做了不齿的事?保罗奋起反抗?

那为什么作案地点在沃德·汉森公司的停车场?

一个十岁的孩子真的会做出这种事吗?

这都有待林莱进行查证。

于是,春假刚开始,男朋友还没有见到,林莱就先和她这边的小团队马不停蹄地开始查案了。至于连环杀人案,林莱觉得既然有bau在了,那就不是问题了。

林莱先刷脸进了停尸房,沃德·汉森的尸体已经被运过来,但法医还没来得及对他进行验尸。

林莱不得不钻了下这边的空子,让自己给沃德·汉森初步验尸的行为合乎流程,然后她就拉开了才让桑德拉加急从家里给她送过来的行李箱。这个行李箱与其说是行李箱,不如说是个仪器箱,里面就包括了深度扫描仪,将尸体进行深度扫描后,在电脑上为它建立档案,而林莱主要需要的是子弹击中死者沃德·汉森后,给他造成冲击的数据,这么一来会有系统进行判定,告诉她当沃德·汉森被子弹击中时,子弹进入他身体的角度,进而推断嫌疑人的身高。

当然了,这还要考虑到案发现场的地形问题。

麦尔斯已经在搜集这方面的资料了。

他还能一心多用,正在寻找死者沃德·汉森公司附近的监控摄像头,再来就是黑进沃德·汉森的电脑,看看他是不是有什么隐藏着的肮脏小秘密。

最后的结果是沃德·汉森没什么问题。

反而是在得到各项数据,进行案发模拟时,林莱进一步确定了小男孩保罗的嫌疑:

按照子弹被射入的角度,嫌疑人不是个小孩子就是个侏儒。

还有就是沃德·汉森公司的停车场即便没有监控,可门口有保安值班,就算保安再疏忽,像伊芙琳·汉森这样的成年人进出,他总能留意到什么吧。可没有。

在证据面前,林莱就是觉得再不可思议,还是将调查重心放到了年仅十岁的保罗·汉森身上。

她开始对他进行心理与行为素描,一步步填充,勾勒出他到底是怎么样一个小孩。

反社会者?

潜在的连环杀人犯?

可就林莱手边的资料,她暂时没有看到保罗有这方面的潜在表现。

林莱认为有必要亲自去“看”一下保罗。

根据伊芙琳·汉森的通话记录,她在去警局自首前,打的最后一通电话是给她的姐姐莫莉,那很有可能她将保罗拜托给了莫莉来照顾。

林莱就照着地址找了过去,在汉森家院子内看到了莫莉的车。

说起汉森家来,其实伊芙琳·汉森就算自首了,说出了她用的什么枪,可警察仔细调查下来,她还是会露馅的,不仅仅是弹道痕迹,还有开枪后的火-药残存。伊芙琳·汉森不是凶手的话,她的衣服和手上是不会有火-药残存的,相反的话,真凶的衣服和手上才会有。

林莱做好充足准备后下了车,走过去敲门,她也想好了借口,只是这次根本就没用上,屋内就传来了不寻常的动静。

林莱秉承着事急从权的原则,按着武器就踹开了门。

随后在客厅内,林莱救下了被保罗用棒球棒狠敲过头的莫莉·安德鲁斯。

不说林莱傻了眼,就连莫莉·安德鲁斯这个做保罗阿姨的都万万没想到。她的额头流着血,人还晕乎乎的。

林莱还是先制服了保罗这个十岁小男孩,才得以打电话叫救护车来。

林莱随后看着暂时再起不能的保罗,特异功能是起效了,可林莱还是很困惑。

她不禁看向另一个受害人莫莉·安德鲁斯,问她在保罗行凶前发生了什么异常的事情。

莫莉·安德鲁斯在心悸的同时,也很是不解,因为她不觉得有什么,就只不过是保罗这孩子闹着要去马戏团,她给阻止了。

林莱问:“什么马戏团?”

莫莉·安德鲁斯撑着头,勉强说道:“好像是叫虎克兄弟的。”

林莱知道这个马戏团,它会在全国进行巡演,她小时候虎克兄弟马戏团来到纽约时,马克和凯伦就带她去过,那个马戏团确实是很多小孩子会向往的乐园。

耳机内这时传来了麦尔斯的声音:“老板,虎克兄弟马戏团在纽约滞留了五天,前天离开纽约前往新泽西州的纽瓦克了。对,就是那个纽瓦克。我妈骗我弟弟们说纽瓦克特别特别远,他们俩才不闹了。”

林莱喃喃道:“弗洛伊德在心理动力论中,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其中本我代表着一个人的行动,全都靠着各种原始欲望驱动,它不受道德和伦理的约束,不能用一般思维加以判断,这在孩童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饿了就会哭,玩具没了就去抢,想要去马戏团就一定要去。”

麦尔斯:“?”

莫莉·安德鲁斯:“??”

林莱又看了下保罗这个十岁小男孩,暂时无法判断他的大脑是不是受过损伤,导致能随着长大日渐控制本我的下丘脑区出了问题,可她能确定的,是保罗的本我还处在最原始的阶段。他想要去马戏团,怕继父会阻止,就杀了继父;觉得妈妈碍事了,就想办法让妈妈去给他顶罪;结果又来了个阿姨,那就再故技重施杀了她。

他的动机就是这样的简单。

作者有话要说:-熊孩子终极版。说起来《犯罪心理》里第四季里面就有一个小男孩杀了自己的弟弟。犯罪现场调查里面有个小女孩,因为邻居老奶奶不给她猫就杀了她,这好像还是真人真事改编的。

-今天肚子不舒服,更新晚了这么多,对不起大家。这章就发50个红包吧,没有的再举一下手。我看了下上章留言,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非酋啊,我基本上每章都会发红包的。

-大家明天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