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文考第一(2 / 2)

加入书签

到了一百五十问,朱佟的脸色也凝重起来,注视着柳飞扬所在的位置。

好在柳飞扬还算争气,一直过了两百问,还没有被难住,这让朱佟的脸色大好。

最后柳飞扬被卡在了两百零七问,此时仍然在作答的考生还有九人。

“前十的成绩,勉强合格。”朱佟抚须点头,嘴角禁不住微翘。

“咦,这剩下的考生里,居然还有一人,和柳飞扬出自同一所书馆。”

赵游这时候拿来了名册查看,突然发出一声惊呼。

“快给我看看!”朱佟心中一动,立刻抢过名册查看。

果然,在剩余的九人里,吴一平的名字就在其中。

“柳师弟,这次真的收了一名好弟子。”朱佟由衷的感叹。

“看来朱兄有机会再收一名弟子,我先在此提前恭喜了。”赵游凑趣的说道。

这届柳门书馆的确出了两匹黑马,但他心中笃定,最大的赢家肯定是宁远书馆的宁泉。

不远处,有位面容温和的黑衫儒士也在观看着考试。

“轻眉这孩子多年没见,没想到儒家学问竟然如此精通,却不知能得到多少名?”

文考还在进行,当三百题的时候,又有三人退出,仅有六人还在作答。

这时候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吴一平和展轻眉。

因为其他四人都是赤木城中有名的儒门弟子,只有这两人是名不见经传的。

展轻眉的推荐书馆是一家春雨书馆,是城中一家不起眼的小书馆。

而吴一平居然是来自柳门书馆,柳夫子的得意弟子。

这让很多人都非常错愕。

要知道柳夫子可是安南书院的名人,多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从蛮荒之地培育人才。

虽然每届柳门书馆推荐来的考生,成绩都不怎么样,但大家都记住了这位脾气倔强的老先生。

很快就有人发现,第十名的柳飞扬也是来自柳门书馆,还是柳夫子的亲儿子。

一时间柳门书馆的名字,在书院老师的口中频频提及,还不时有人发出惊叹。

柳夫子这次算是露了脸,如果他在现场,必然大为得意。

这时候文考还是继续,场中的气氛越来越凝重。

数百结束的考生,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这六名弟子所在的位置。

有法阵遮挡,他们看不清里面的情景,但之前入场的时候,大家都看清了周围的人。

所以很快就有人发现,在书院门口出言不逊的吴一平和展轻眉,居然也在这六人之中。

这下大家都大为震惊,很快一开始对两人冷嘲热讽的人,这会都觉得脸颊发烫,不敢多言。

到了四百问,又有一人退出。

五百问时,又退了两人。

此时还在坚持作答的考生,就只有宁泉、吴一平和展轻眉三人。

“没想到柳师弟教出一位如此出色的弟子,恐怕他都未必想到,吴一平能进入前三甲吧。”

朱佟感慨道,虽然他对柳飞扬的成绩还算满意,但跟吴一平的成绩一比,那就得丢啊!

王院长这时候也在查阅三人的资料。

“肖震,推荐展轻眉的春雨书馆,跟你关系匪浅吧?”王院长突然对那位黑衫儒士问道。

“院长明见,轻眉是我一个故交好友的女儿,这次来书院,也是他父亲的意思。”

肖震微笑点头,对于展轻眉的成绩,他也非常吃惊。

小丫头从小不爱读书,没想到如今能有这般造诣。

可惜啊,若是她把三分之一的精力,花在读书上,恐怕成就一代大儒不在话下。

“宁泉是赵游看上的弟子,也就罢了,那个吴一平还无人内定吧?”王院长若有所思的说道。

至于朱佟,不是收了柳飞扬做弟子嘛,哪能什么好事都独占了!

又过了片刻,展轻眉小嘴轻嘟的退了出来。

她勉强坚持到第五百一十二问,终于卡住了。

最后的竞争却出人意外的激烈。

吴一平和宁泉都似乎没有极限,题目虽然越来越难,但他们还是对答如流。

第六百问,第七百问,第八百问……

到了这时候,就连看台上的诸多老师都变色了。

要知道有很多老师,都未必能答对八百题。

“这两个孩子真的很不错。”王院长欣慰的露出笑容。

此刻每道题都很难,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

但在场所有人都没有丝毫的不耐,全部安静的等待最后的结果。

终于在第九百问的时候,宁泉的法阵光幕散去,他紧皱眉头的出现。

“吴一平又答对了,难不成他还能通关?”

这时候人群中开始有人低声的说话,很快这样的议论声越来越大。

老师们也露出期待的眼神,等待一个历史时刻的诞生。

“多少年了?自本院成立至今,只有百年前的岩松曾经答对过全部一千道题目,没想到今天又有人要完成了吗?”

王院长心中激动,这样的弟子绝对不能错过。

和他一样想法的大有人在,朱佟更是双眼泛红,那是老师的记录啊!

终于,第一千问在法阵中响起。

“何为君子?”

吴一平一愣,下意识的就要回答,可张了张嘴,又重新闭上,开始闭目沉吟。

一开始的君子九问,他自觉已经道尽君子的各种特性、准则、规范。

而经过这千问之后,他突然对君子的定义,隐隐有了新的感悟。

他有种自觉,最后这一问,就是要他重新为君子做一番诠释,必须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这一次,问题没有时间限制,整个世界都仿佛一片宁静,在等待他的答案。

良久之后,吴一平睁开了双眼,抬起头看向半空,朗声回答:

“世间人皆可是君子,君子无所不在,于一念之间,君子即儒,儒本是道,故君子乃人道……”

他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声如洪钟,与整座法阵共鸣,穿透而出。

法阵轰然消散,文考结束,全场却依然一片寂静,所有人的耳边都还在回响着,他刚才明悟的话。

“吴兄,你拿了第一名!”展轻眉第一次反应过来,雀跃的来到吴一平身边祝贺。

“侥幸而已。”吴一平谦虚回答。

他此刻只觉得心念通达,对儒家的理解又上一层楼,道行在答完题的一刻,呼呼的飞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