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价格战(2 / 2)

加入书签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这件事你只要照做就好。”

叶舟见许大茂心意已决,他也不再多劝:“许先生,那我先回去准备了。”

他走后,邹志雄看着许大茂出声询问道:“许先生,香江毕竟是亚洲制造业的中心,我们一下降价五成是不是太多了一点。”

许大茂摇头说:“香江经过战后三十多年的建设,香江确实已由昔日的转口港发展成为亚洲新兴的工业化城市,1984年制造业生产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4.3%,可以看出制造业是香港经济的支柱。

可是随着香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还有地价的疯涨,你觉得香港的制造业还能这样一帆风顺的发展下去吗?”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大陆实际上是处于半闭关锁国的状态,大陆的很大一部分进出口贸易都要经过香江。

六七十年代,香江制造业崛起,最繁荣时期,由于劳动力短缺,一度开放边境,引入内地的劳动力,只要来了就有身份证。

不过香江这种制造业的和谐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大陆改革开放初期。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香江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打开国门后,以性价比的优势,迅速的将香江资本吸入内地,同时也在碾压香江制造业,香江本土制造业逐渐走向消亡已经成了定局。

“许先生,你的意思是香江的制造业早晚撑不下去?”邹志雄张大了嘴巴。

许大茂极其肯定的点点头。

屋内变得沉默了下来,如果许大茂所说为真,那么香江的制造业却是早晚撑不下去。

这让在香江以制衣工厂起家的邹志雄有些接受不了。

不过一想到自己在刚认识许大茂的时候,他们就直接把工厂搬到内地的事情时,邹志雄额头上慢慢冒出了一层薄汗。

心中对许大茂这种高瞻远瞩般的预见性更加敬畏。

许大茂仿佛未觉的开口继续说:“其实随着内地改革开放的深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北移是趋势,任何人都无法阻拦的趋势。所以在香江继续发展制造业只有死路一条,不管是地价,还是劳动力都没法跟内地比,罗顶邦这些人早晚也会跟你一样,去内地设厂。香江的优势是金融和船运,甚至购物旅游比发展工业都有前途。”

“可是我们直接下降五成的成本,会不会把这些人逼的太厉害啊。”邹志雄听懂了许大茂的这套理论,可是压力就在眼前,他哪里能想的那么长远。

许大茂不屑的道,“怕什么,狭路相逢勇者胜,你不挤兑他们,别人也早晚会挤兑他们,时间迟早而已。

而且去年他们逼迫我们提价时,可从来没想过我们会不会被逼的太紧。”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他们总不会会拿刀砍你不成?”

邹志雄道:“这不会,生意场自然有生意场的规矩。要是没规矩,他包船王、刘大雄早就让人给乱刀砍了。”

“既然不会那你还怕什么,你继续降价,香江制衣业在欧美的市场我们势在必得!其他的市场我们也要狠狠扯下来一块肉吃掉。如果这些人不识好歹,那我们在降价5成都的基础上继续降价,一切以抢夺市场为主。”

港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是内地的头号对手,死道友不死贫道、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是许大茂一贯本色。

邹志雄震惊的问:“还降?”

“这不是必须降!看看他们到底识不识好歹,不过去年他们既然敢威胁你,你就要让他们知道初一十五的道理,不然真以为你是软柿子。这个坚决不能退步!”

许大茂之所以说的这么有底气,大概就是要等到十月份,那时候他就一点不差钱了,到时候用钱也能砸死对手。

可这些话他暂时不会跟邹志雄说。

“可是罗氏财大气粗,他们在香港说话都是顶好用的。”

许大茂瞪了邹志雄一眼,这家伙今天哪儿来这么多问题,继续开口说:“纺织总商会找你没有?”

“没有。”

“他们会长陈永棋自己已经早就在内地设厂了,这种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真正难缠的对手。其他人你可以不用放在眼里。他们能动用的手段无非涨着资本雄厚跟你拼价格,设法挖你客户。拼价格你会怕吗?”

经过许大茂这么一番分析,他反而像吃了定心丸一样,没那么焦灼了。

邹志雄肯定的道:“不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