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好好活下去(2 / 2)

加入书签

阮绵绵手掌从那一簇簇挤挤挨挨地花朵上轻轻抚过,轻声道:“我爱它不惧风刀霜剑,开得自由奔放,那种蓬勃不屈的生命力,任谁看了能不动容。”

她又看向荣嫔,笑着道:“你知道这几盆菊花,是谁送我的吗?”

“是谁?”荣嫔呆呆地问,但忽然间心头灵光一闪,她惊声低叫道:“不会……不会是皇上吧?”

“聪明。”

阮绵绵欣慰点头:“就是皇上。前些日子忽然兴冲冲抱着这几棵菊花过来,说是在御花园给我挖的,知道我喜欢。我当时就是娇躯一震,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第二天去到御花园东北角,我最爱的那几棵最粗壮的野菊,果然被皇上连窝端了。”

“噗”的一声,荣嫔破涕为笑,小声道:“皇上真是喜欢娘娘,这种事别说帝王,就是寻常百姓家的男人,又有几个能做到?”

“我和他不仅是夫妻,更是知己。”

阮绵绵轻轻一笑,接着在荣嫔的手上拍了拍:“所以,你就等着听我的安排,不要想着做傻事。我一定会尽全力帮你,让你可以像这些野菊一样,好好活下去,活得肆意而热烈。”

“娘娘……”荣嫔不知该说什么,唯有泪如雨下。

目送荣嫔的背影远去,阮绵绵没有回寝宫,而是悠悠出了院子,听见后面脚步声响,她便淡淡道:“我想溜达一会儿,去徐柔那里坐坐,你们不用跟着我。”

“那怎么行?娘娘您现在身子金贵着呢……”

芳草亦步亦趋跟上来,刚说一句,就见阮绵绵转身沉声道:“不用你们跟,自然有道理,乖,快回去,别让我说第二遍。”

“娘娘,您也别让奴婢们太为难。”芳草仗着自己是心腹,勇敢提出意见。

“恰恰是不让你们为难。”阮绵绵挥挥手,逼着芳草退回,这才来到徐柔院子里。只见她正在进行药材的分拣工作,因为太过聚精会神,竟没发现有人过来。

阮绵绵静静看了会儿,直到徐柔将这批药材分拣完毕,站起身打算歇口气,才看到身边的皇后娘娘,不由倒吸一口冷气,失声道:“娘娘怎么过来了?”

“和荣嫔说完了,所以过来找你商量一下。”

徐柔面色一白,咬着嘴唇想了片刻,低声道:“娘娘有什么吩咐?荣嫔为何会……会怀有身孕?”

阮绵绵就将前因后果说了一遍,说完见徐柔叹了口气,喃喃道:“我猜着差不多是这样。怎么说呢?荣嫔确实太莽撞了,险些酿成大错。但在这个男尊女卑的世道上,倒是难得能见到这样狠辣,敢豁出一切的女人,从这点上来说,我是佩服她的。”

“果然咱们英雌所见略同。”

阮绵绵和徐柔击了一下手掌,接着和她进屋,一面冷笑道:“男人错杀的妻儿还少了?有的都没有缘由,只单纯为了撒气,便对妻子拳脚相向,甚至致使妻子死亡的,又有几个受罚?荣嫔这还没造成后果呢,凭什么就要死?男人们自然是容不下她这样离经叛道的,他们最怕女人狠起来。可我们是女人啊,我们得包庇这种做法,且那康大人虽不是杀害发妻的凶手,但他纵容继室,疏于对女儿的教育,也是够渣,有什么下场也不算冤枉。”

徐柔一笑,爽快道:“我就想着娘娘必不肯坐视荣嫔毙命,更别提利用此事害她,果然如此,倒不知娘娘打算怎么做?要我如何出力?”

“这件事除了荣嫔和她的两个心腹丫头,就只有我和你知道,我连芳草都没告诉。”

“只凭咱们两个,会不会势单力薄了些?”徐柔沉吟着:“且娘娘身份金贵,行动并不方便。”

“首先,若是能悄无声息将胎儿流下,那是最好不过。恰好你是医女,暗地里配两剂药给她送过去,帮着处理一下小产的症状,也就是了。”

“两个月的胎儿,倒是不难处置。难就难在要神不知鬼不觉。且我这里也不是药库,要配齐小产后的用药,最不容易,若去药库拿,一旦被有心人惦记,总会顺着蛛丝马迹查出真相。”

阮绵绵摇摇头:“这个倒不用担心,我过些日子也该小产了……”

“啊?”

徐柔惊叫一声,阮绵绵看着她:“你还没看出来?我这个是假孕。”

“怎么可能?”

徐柔这回是真吓懵了,只见阮绵绵挥挥手:“这是皇上的主意,为了给两宫太后和大臣们一个交代,他那边还有后招呢,你只当什么都不知道就完了。”

“原来如此。”徐柔这才大大松了口气,沉声道:“如此一来,果然补养的药材不用愁了,只要过几天,让她和娘娘一起小产就行。”

“如果真能如此顺利,当然最好。但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阮绵绵看着门外出神:“万一,我是说万一……这个孩子天赋异禀,死赖着不肯从他母亲身上下来……咱们还要为荣嫔另谋一条出路。”

“哪有这样事?”徐柔自信一笑:“又不是五六个月后胎儿稳健,让母亲流产伴随危险,只有两个月的胎儿,是没这个能力的。”

“但愿如此。”阮绵绵点点头,但心中总有一股不祥的预感,因为怕自己乌鸦嘴一语成箴,她也就没说出来。

*******************

中秋之后,宫里各处金桂飘香。阮绵绵忽然临时起意,要听黄梅调和越戏,于是林卓就将先前听过的那个戏班子宣进宫中,在御花园旁边的大戏台子上唱戏。

黄梅调和越戏都是悠扬优美,自从有了阮绵绵的“资助”后,又置办了一些行头,此时一个个俊男美女在台上行云流水般走着过场,水袖翻飞,连两宫太后都看得入迷,不住声地啧啧赞叹。

正在兴头上,忽见一个小太监匆匆跑过来,跪地道:“启禀皇上,国师求见,说是有要事回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