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再见啦,一九九一(1 / 2)

加入书签

时间过得飞快,十一月末转头儿就撒欢儿走了,十二月如期而至,九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当然了,要说年底,还有俩月呢,九二年新年是二月份。

不过要说十二月份,也是正八经儿的年末了。

家家户户都准备了起来,这个时候年味儿十足,还没咋地,刚进入十二月,就不少人开始购置年货,容家也不例外,容奶奶第二个电视剧也结束了,这两次演戏啊,容奶奶觉得演戏真是蛮有意思的一件事儿。

当妈的这么想,容家栋可是看在眼里,你看他跟导演处的不错,难道就是为了植入广告?也不是呢!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植入广告的说法。他一来是拓展自己的知名度,二来也会想要打好关系,以后有这种演戏的事儿,也能继续找他老娘。

至于说不在本地?

容家栋觉得也不是问题,反正也没人用老太太做主角,一个小角色基本上个把月就回来了,这样不影响家里的生活的,挺好的。如果是去年,可能容家栋还未必这么想,但是人吧,反正就是这样,腰包鼓了起来,人就看开了。

都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有钱确实可以让很多问题变得没有问题。

像是现在就是这样。

容家栋跟导演那边都说好了,如果有合适的老太太角色还找他妈,那头儿也答应的蛮好。别看容奶奶没学过什么表演,但是演的还是很不错的,十分接地气儿。

哦,现在还没有接地气儿这个说法,但是反正就俩字儿“生活”。

容奶奶演的很生活化了。

而且,入戏很容易,有些人啊,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现在还是忙着准备年货呢,容奶奶自个儿不忙了,也管顾起家里了,她最抱怨的就是大女儿,容家慧周末回来,她碎碎念的埋怨:“你大姐也真是的,今年暑假没让孩子回来,国庆也没回来,放寒假了我说让她给孩子送过来住几天,过年再回去。她倒好,说还是孩子要去补课,你说一年级的小孩儿就开始补课,长大咋办?他们夫妻都是大学生。怎么孩子就蠢到要补课了?”

容奶奶这个年纪的人是很不能理解这件事儿的,不过也别说容奶奶不能理解啊,容家其他人也一样不能理解。毕竟现在可不是几十年后,真的补课的人少之又少。可不是全民补习的时刻了。

容家慧还没接茬儿。

雪宝蹦蹦跳跳的玩呢,听到这个,抬头说:“大毛哥哥和二毛姐姐要学琴。”

她腆着小肚肚,说:“雪宝也学琴。”

她现在已经会了口琴,也会了二胡。

别说技术怎么样,技术是需要练习的,雪宝是真的都会了。她不是那种乐感很好的小女孩儿,但是每天都练习,倒是也渐渐的流畅起来了呢。

雪宝笑眯眯的说:“他们会,我也会。”

容奶奶笑:“我们雪宝可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

雪宝点头:“嗯,我要考一百分的。”

容家慧看着这一老一小唠嗑儿,索性也不插话儿。

雪宝原地转圈圈,张开两只胳膊,像是小翅膀一样,问:“奶奶,你演的电视剧,什么时候播出呀?”

容奶奶:“导演说的年前,应该是一月末。”

雪宝睁大眼:“哇哦,太好了哦,那我让小伙伴们都看电视。”

容奶奶笑:“好啊。”

雪宝得意的叉腰:“我奶奶上电视了。”

顿了一下,呼呼喝喝的说:“雪宝也厉害,雪宝也上过电视。”

容奶奶笑了,嗯了一声。

她突然想起一茬儿,问:“你今天咋没出去玩儿?”

可别小看他们家才四岁,实为三周岁的小女娃儿啊,这小丫头忙忙碌碌的可一点也不比他们时间多呢。每个周末,都要背着小书包出门。

她的小活动,还蛮多的哦。

算是家里第一大忙人,周末根本不在家的。

雪宝抬头,说:“今天不行,林老师今天有事儿。”

他们一贯都是在林秀婉家里活动的,当然还有第二选择,第二选择是雪宝这边。为啥呢?因为雪宝家里人少地方大,家里大人忙忙碌碌都不怎么在家,地方也够大,所以他们班第二个“聚会”地点就是雪宝家里。

但是现在年末了嘛,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办年货,大家都觉得来这边不合适,所以今天活动就取消了。

雪宝:“我们今天休息一天。”

她踮着脚尖原地蹦来蹦去,突然停下来,说:“我要练琴去了,元旦班会,我要表演拉二胡的。”

小姑娘立刻自动知觉的跑过去练习,小孩子练习乐器这种事儿,其实都会疲倦的。从骨子里来讲,时间长了就是很枯燥的一件事儿,不过雪宝还没有这个阶段。

开始的时候,她是因为兴趣和乐趣,所以小姑娘没有什么枯燥的。

等她小小的崽开始有一点点小倦怠和厌倦了,这个时候,林秀婉祭出了一大杀器,让她在元旦表演,这又立刻提高了雪宝的积极性。她为了能够表演好,自己现在每天都认真练习,风雨无阻,不用别人劝的。

这小丫头别看小,脑子灵,为了进步,还总是找小伙伴们来“欣赏”,然后通过大家的反馈,继续练习。

用熊宝的话就是:这小孩儿跟我们这些装小孩儿的整天混在一起,人都学的鸡贼了。

这话引得孔甜甜胖捶一顿熊宝,真是的,竟然敢说雪宝鸡贼,这种词儿能用在雪宝身上吗?必须不可以。孔甜甜可是他们班为数不多养过孩子的,她是知道小孩子是什么样儿的,所以雪宝这种小孩儿啊。谁家要是有一个那真是烧高香了。

小丫头聪明伶俐乖巧可爱又不失童趣调皮,鬼灵精的可可爱爱。

就这样一个小孩儿,还不闯祸,心地善良又体谅人,天下第一好。

反正孔甜甜见多了熊孩子,看到这么好的,只觉得容家栋和陶丽华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这不,雪宝自己就乖乖的去小客厅练二胡,门口传来敲门声,容奶奶出来开门是女婿和外甥过来了,唐大强提着大包小卷的,现在他们夫妻是双职工了,日子比以前容易过多了。他说:“妈,我给你买了些冻梨。”

容奶奶:“行,我给挂窗户上。”

唐大强:“还有点肉,路上遇到的,我瞅着不错。”

眼看容奶奶一起都给挂在了的窗户上,他问:“妈,你不是有冰箱?”

容奶奶:“冰箱和外面也没区别。”

他们沈城的冬天,还蛮冷的,那冷冻和常温,温度都一样。如果不是过年东西多放不开,容奶奶都想给电源拔了。女婿和外孙来了,容奶奶揉着小宇的脸说:“去,听你妹妹拉二胡去。”

小宇:“啊……”

嘴角小撇,不想去啊。

表妹拉二胡,宛如锯木头。

唐大强:“爸不在家呢?”

他们一家三口原来都是领着老爷子老太太一起去洗澡的,但是今天倒是没,他媳妇儿不方便,他们爷俩儿自己去。这不,回来路上遇见卖东西的。

以前她男人还要过来领着老爷子一起去,现在人家老爷子忙得很,可不会等她男人的时间了。

“我爸还在厂子里?”

“在呢?你爸你弟弟都在厂子里,最近厂子忙的不行。我寻思都要年底了,这毛线又不是年货,生意应该淡一些了。但是没想到一点也没淡,前些日子他们厂子谈妥了联营公司的门路,这不是给货都铺到各大商场了吗?竟然卖的很不错,我就不懂了,你说哈,咋的这过年买年货还买毛线呢?真是让人看不懂。”

唐大强眨巴眨巴眼儿,不懂这些,去开电视看,也给他儿子推过去听雪宝拉二胡。

小宇:“……我可太惨了。”

这爷俩儿闪了,娘俩儿碎碎念。

容家慧咋舌:“容家栋这小子也太厉害了吧?”话是这么说,嘴角翘的高高的,很为弟弟高兴。

容奶奶:“你弟弟过一段儿还要去一趟上海,说是要买什么证,咱也不懂,估摸着应该跟最早发的国库券差不多,倒来倒去能挣钱的。他顺便考察一下。”

“考察?”

“是啊,不晓得考察个啥,反正是做生意那些,哦对了,他还让我跟你说。你们一家三口过年别买什么新衣服了,他去上海给你们带出来,毕竟是大城市的。”

容家慧:“呀,这可真是太好了。”

她高兴的说:“这还真是三岁看大,我小弟三岁就会骗我手里的糖吃,长大了也是个会做生意的……”

她苦啊,小时候分糖一人一块儿,她不舍得吃,每次都被弟弟骗走,当时惨到痛哭流涕。现在想一想反而觉得好笑,她又问:“丽华呢?还上学呢?”

容奶奶点头:“是啊,学财务,你弟弟买卖越干越大,啥也不懂可不行,外人咱也信不过,你弟妹去学了财务,自家的事儿都能上手。总比外人强。”

容家慧点头,“是这么个道理。”

停顿一下,她说:“妈,你说我要不要也学点什么?”

容奶奶:“你想学啥?你上学的时候要不是我和你爸拘着你,你小学都不想读完。你跟丽华可不一样,她是想读书没得读,所以现在有劲头儿,风雨无阻。你和你弟弟都是死活不好好读书的。”

容家慧:“……”

被人戳了脊梁骨,但是,果然了解自己的是亲妈。

她说:“也是,我还真不是能学进去的。”

这么一想,就放松了,反正现在干这活儿也没啥不好,一样挣钱,不折腾了。

“那不学了。”

容奶奶睨她:“我不是让你不学!”

容家慧险些哭了,他妈到底想说啥啊?

是学还是不学啊。

容奶奶:“我的意思是你可以学东西,但是你学点实在的东西,别学那需要脑子的。也算是一个后路。”

停顿一下,容奶奶突然说:“要不你学个开车把?”

容家慧:“啥?”

容奶奶:“你爸那把年纪都能学车,你啊什么啊?学了车子,就算是换工作都是个技术工种,你也不是不知道你弟弟原来啥收入。如果真是会开车了,咱不跑长途,找个厂子开车挣得都不少。”

容家慧:“也对。”

容奶奶:“这就对了。”

容家慧得了她妈的指点,倒是没着急,年底了又是大冷天,她就不打算折腾了,但是她立刻跟她男人商量,来年开春就学车。有了奔头,感觉日子过得真好。

小宇知道他妈明年要学车,高兴的不行,赶紧问:“妈,咱家也是要买车吗?”

容家慧:“……你做什么大头梦?你当我是你舅舅呢?”

小宇:“……”

他小声:“我一冬天就没见到几次我舅舅。”

容家慧:“你当我见得多?他忙的都不着着家了。”

这话真是不假,容家栋这边的业务员打通了沈城国营商场这条线路,容家栋他们这边就更忙了,他们工厂扩大了一拨,但是仍旧是不够。

这种明明有钱但是感觉因为人手不够而拿不到手里的感觉太操蛋了。

而且吧,这眼看着十二月份了,毛熊老大哥那边儿生意更多了,伊万早先说冬天要回家猫冬儿,然而都是放屁。他不仅没回去,还窜的更勤快了。

据说,传言毛熊老大哥那头儿要“分家”,那钱毛的不像样,搞得他们都不敢收钱了,现在倒腾货,都开始以物易物了。虽说是以物易物,但是操作的好也是大赚的。

听说某位神人还罐头换飞机。

总之,这种消息很多。

容家栋这头厂子要发展走不开,不然真想过去常驻一段时间,据说接壤的小城,现在全国的倒爷都揣着钱过去了,反正那头儿给他们的感觉就是……啥都要!吃的最好!

容家栋这边的毛线,他们也要,这主要是伊万那头儿要的,零售他们就不搞了。

容家栋搞不过来啊。

倒是季铁林,他跟着容家栋干了半年吧,不到半年,分到手十多万了。毕竟十多万对他来说,也不少了。他自己都没想到家里能有这么多钱,他们夫妻双职工,可是也并不是能攒下这么多钱的,但是现在就不同了。这时连他都感觉到为什么这么多人要下海了。

这真是实实在在的钱啊。

手里有钱又知道那头儿是个什么情况,这心动的不得了,特别想去。不过想了好久,犹豫了好久,为了稳妥,还是放弃了没去。

他总的来说就是一个求稳的人。

而且再一个原因就是,他如果去小城,那么肯定要请长假,这个怕是很麻烦了,毕竟他跟容家栋不一样,容家栋停薪留职,他可没。

其实季铁林在外面干一些私活儿,他们办公室多少也是知道一点的,不过季铁林说是给人帮忙,别人又能说什么,背地里肯定要酸两句,但是说的更多也是没有的。

没啥能说的。

至于向上告状?他们也没啥证据。

所以这次,真是不太好请长假。

季铁林忍痛放弃。

不过眼看着年底了,季铁林倒是也没太轻松。年底总是也要置办年货,今年日子他们收入比较好,过年自然就买的比较多,家里准备的十分的充分,就连回老家的年货都准备的比较详实。

是的,这已经开始早早准备起来了。

大家看了,多少又有些闲话。

所以啊,在单位里,集体的人在一起,就是这么麻烦。

倒是不至于害你,但是嫉妒也是真的会嫉妒的。

随着年味儿越发的浓烈起来,林秀婉领着崔风出去了三趟,去了姓祝的所在的村子一趟,又去了峥岛市海边度假村那边两趟,还别说,这次他们出去,竟然收获不小。

当然,林秀婉觉得,自己就是个工具人,如果是她去,肯定没有什么收获,多亏了有崔风,他真是厉害的。

林秀婉想,这人想问点什么,还真是没有问不出来的。

像是他们去村里,就得到了消息,姓祝的叫祝葫芦。

为啥叫这个名儿呢?据说是他家早年种葫芦,就给他起了这么一个名儿。不过在崔风出马后,别小看才四岁的小孩儿,有时候小孩儿也有小孩儿好,反倒是不让人防备。

崔风就打听出来,他叫祝葫芦,还有另外一个说法,那就是,祝家其实没有儿子,接连生了三个女儿,生三女儿的时候伤了身,那就是铁定了不能再生了。

如果祝家有钱,或许还想换媳妇儿,但是他们家没钱,换不起媳妇儿,所以家里就一直那么凑合着。后来又过了好几年,突然就说老祝的媳妇儿怀孕了,再后来就“生”了一个儿子。

一些村里的老人都说,这孩子其实是买来的。

这家把家里这些年卖葫芦攒的钱都用来“换”儿子了。

所以儿子才叫祝葫芦。

不过这种事儿,村里人是肯定不怎么往外说的,如果不是崔风这小孩儿能唠,就林秀婉自己是一点也别想问出来的。祝葫芦这小子半大以后就跑出去闯荡了,倒是闯出来了,听说是挣了大钱。

也有人说,他其实屁都不是,就是找到亲妈了,那头儿发了,帮衬他呢。

不过这小子是个没良心的,别看这小子不是亲生的。但是老祝家就这么一个“儿子”,对他千好万好,偏心的不得了,但是这人却不是什么有良心的。这一出去就不怎么回来了,一年年的不着家,过年都不回来一趟。那么有钱,老人病了也根本不管的。

反正这人在村里给人的印象是很差的,大家也都觉得,这人早晚就能跑了不会再搭理老祝家的人。不是亲生的,就是不行啊。

这唠到这里,他们大概也晓得了,为什么上辈子就是找不到姓祝的,甚至没有从失踪人口里找到。

那是因为,他们村里人默认祝葫芦是自己扔下养父母不管了,或许还觉得这人在外面发达了,不想再回老家了,毕竟他们过去的时候,就说他两三年没回去了,这几年唯一的一次见面还是在城里偶然遇见,祝葫芦给了养父二十块钱。

几年不见,现在一个月都能挣二百了。

他给二十块钱。

所以他后来没有再回小村子,也渐渐就没人提这个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