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一年又一年(1 / 2)

加入书签

罗曼蒂克婚纱摄影,生意出乎意料之外的好,林秀婉这个最早拿出计划的人没有想到。陶丽华这个经营者更是没有想到。林秀婉平时要上班,这边主要是陶丽华再管,但是她们都很惊讶的。

十月末开业,到年底正八经儿两个来月,每个月的结余都有几万块。

这是实实在在的收入,不是毛利润,而是净利润。

而两个来月,这边也差不多发展到二十多人了,有专门负责接待的销售,也有跟妆的,选择棚内的倒是还好,选择外景总是要有跟妆的,也称跟组小妹。这个跟妆不算专业,只是补一点简单的妆容,更多像是保姆,但是有这么个人跟着照顾的无微不至,让人觉得很熨帖。

现在本地倒是也有一些的别的婚纱摄影,他们罗曼蒂克不是独一份儿,但是却是服务最好的一份儿了,林秀婉整天讲“服务态度”,大家潜移默化也都记在了心里。

拍婚纱照没有不累的,但是他们罗曼蒂克却不像别的婚纱摄影,仿佛是流水线一样,赶人像是赶鸭子,交了钱就随便了。他们家每次出外景,除了摄影师,还有跟组小妹。

那跟组小妹,可是十分体贴,照顾人无微不至的。

像是年底了天冷,照外景少,不过也不是没有,还是有点,也有喜欢雪景的,可是穿多了仍旧不好看。每次只能穿的很少,就像是罗曼蒂克,一拍完。那大衣立刻就披上来了,暖水袋也递上来。

至于中午,更不至于冷饭冷水,给一个面包一瓶水的午餐,那是从来没有的,再怎么都会搞一点热的,如果是拍摄周围没有小饭馆儿的,那酒精炉也会支上,总之肯定是吃热乎的。

总之,这边让人很熨帖,不管是选择了昂贵套餐还是便宜的套餐,大家几乎都是满意的。

他们家,有档次,有品位,服务好,拍的也好。

这就不说旁人,就说最早第一份儿拍婚纱照的唐小姐很得意,她已经结婚了,她有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小姐妹,两个人都是煤老板的女儿,从小到大,都在骨子里较劲儿。

唐小姐没有小姐妹长得好看,学习也不如人家,所以一直都没有占什么上风,这次结婚。两个人的婚事前后只差五天。据说那个小姐妹专门去江海拍了婚纱照。

而唐小姐则是选择了省城,两个人都花了大价钱的。

唐小姐的小姐妹那个套餐据说没有唐小姐的贵,毕竟除了林秀婉这种重生党,一般人还真是不敢设定这么夸张的价钱。一般人两年的工资了,谁舍得哦。

但是,就是有人舍得啊。

唐小姐就舍得了。

她选择最贵的,也是为了把小姐妹比下去。

讲真,她是觉得自己可以把人比下去的,毕竟她这个套餐更贵啊。就算比不下去,她这个还是歪果仁摄影师呢,也是可以吹的。总之,她自己觉得怎么都能占点优势。

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不是占优势,而是占了大优势。

她本人是不如小姐妹好看的,不如人家白,皮肤也不如人家好,她没觉得自己本人能更有优势,可是拍出来……但凡是看过两个人婚纱照的,都要赞一声还是她更好看。

她的小姐妹,明明长得更好看,但是人被比下去了。

完完全全的比下去了。

好些个人都说,这真的有人就是更上镜。

不管这话什么意思,反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她就是更美。

说实在的,拿到照片的时候,就连唐小姐自己都震惊了,这个照片,一看就是她,但是又比她好看许多倍,她本人偏黑,但是照片里白净可人。

真是……一点也不白瞎那二斤粉。

她拍照的时候,天还不算是特别冷,他们是专程去了江海的,不管是内景还是外景,每一次拍摄,真的都要用掉一整盒粉,从她的脸到脖子、耳朵,到身体,手脚,所有能露出来的地方,全都打了粉。

唐小姐其实没觉得这样打粉有用,但是既然拍摄肯定是要听化妆师的,她自然也想更好看。现场的时候觉得妆容有点浓,身上拍粉也有点浮夸。

但是成品,真是巨好。

更有不知道是什么的粉盒,打在锁骨的位置,简直波光粼粼。

总之,上镜超美。

她选择的是最贵的套餐,所有的服装都是选了最好的,看起来还特别有质感。

总之,她完胜。

因为唐小姐的生活圈子,没想到她的这套婚纱照倒是成了招牌,罗曼蒂克最贵的套餐,竟然还卖出去四套。

四套啊。

陶丽华也算是很有钱的人了,但是仍是每次都被震到,他们觉得这个套餐是个摆设,但是没想到倒成了主打。还有一个唐小姐的小姐妹,不结婚,拍个人写真也非要选择这个套餐。

陶丽华跟她谈过之后,为她专门设计了风格,他们直接去了江海那边开发区的小城堡,直接搞了一个公主系列。

这一点,陶丽华和林秀婉商量过了,但凡是选择尊贵套餐,他们基本都会安排上新的服装,几件新搭配一款旧款。虽然这次拍完一样有人会穿,但是意义又不同了。

他们就是要给人这种很尊贵的感觉。

而因为有人选择个人写真的关系,林秀婉还选了几套小礼服,不是婚纱,但是也别有韵味。虽说陶丽华不是什么重生的人,但是她受了林秀婉影响,加上自己本身也聪明,也开拓了眼界,倒是很能想到好的点子。

她因为婚纱摄影的成功,人也自信了不少。

他们原本是想给罗曼蒂克做个电视广告,但是现在倒是暂时不用了,因为,根本忙不过来。好像本地人很快就意识到有这么一家店,虽然不便宜,但是很有档次,拍的很美。

即便是差不多的价钱,罗曼蒂克把人拍出来的效果,也就是比其他人好,这就真的让人不可思议。

外人不太懂,甚至摄影师也没太放在心上琢磨这个事儿,但是陶丽华知道,是因为灯光。拍照都要有设备补妆,但是他们的光,比别人更亮许多倍,而且是很柔和的光,在棚内拍摄的时候,最明显。

这也是去外面拍摄,陶丽华都要让大家带着设备的关系,很奇怪,明明更亮会让人看的更清楚,但是事实就是,拍完了反而更无暇更好看。

陶丽华是老板,但是她也是个好学的人,摄影,化妆,她都在学,而且学的像模像样的。她学东西蛮快的,像是学车,容爷爷和容家慧都学的没有她快,她不到一个月就拿到驾照了。

她学会了开车,容家栋就给她买了一辆新车,陶丽华不肯买特别贵的,选择了一个十二万的。平时开车上下班,家里两辆车,也方便很多。

陶丽华买的小汽车是红色,还别说,这小车还蛮实用的,好多次拍婚纱照,都作为“道具”了。

不过关于别人提出租车在结婚的时候用,这个陶丽华倒是拒绝的,他家不用挣这份儿钱,她也不乐意去给人家跑婚车,至于把车子借出去更不可能啊。

这么贵的东西,出了问题怎么办。

他们店里的好几个小姑娘都是外地人,在本地没有住的地方,陶丽华在他们这条街的后面居民楼给他们租了房子,这是烟草公司的旧楼,他们待遇比较好,人家分新房子了,这个旧房子没有像是机械厂那样处理,当时是回收了上来,后来在想处理,不好处理了。索性就统一往外出租,好在现在进城打工的人多,倒是也还算好租。

这边一层是六间房,都是老公房不像样,格局不好采光不好,陶丽华租了其中三间,这三间房都是两室一厅的,每个房间住四个人。两间做女宿舍,一间做男宿舍。

当然,陶丽华是坚决不让他们带人回来的,宿舍就是宿舍,你们脏一点都没关系,但是带人来不行。

别看陶丽华是个女同志,但是不管是店里的小姑娘还是小伙子,都蛮怕她的。明明,她并不太发火,但是看起来就是不怎么好惹。美是真的美,看起来也是真的甜。是甜美的美。

可是,眼神就是透出不好惹。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大家还是相信“窗户”的。

陶丽华这边干的十分不错,如火如荼的,那头儿容家栋的生意也很不错,深秋的时候他跑了一趟内蒙,虽然那头儿有堂哥一家子盯着,这是双赢的事儿,但是容家栋还是过去又仔细的叮嘱了一番。这个也是不能大意的。

不得不说,容大伯真是十分感谢容家栋,如果不是他搞起这个,他们家也不能跟着起来。现在的日子,又比以前好过了很多。容家栋倒是不居功。

他也是做生意,如果他们这边的成品不好,他一样是不会要的。

他们双赢,彼此就客客气气,如果谁在其中以次充好,那么他也不是会算了那种人。要知道,按照他收购的数量,换一个地方,也是会得到当地政府礼遇的。

这个道理,他大堂哥容家山或许不懂,但是三堂哥一定懂的,他是走仕途的人,容家栋在他们老家的镇上收购,几乎是包揽了全部,县里其他的乡镇也有不少会送过来的。他作为县里小领导,这都是功劳的。

他想以后发展的更好,就不会让大家以次充好。

人么,见多了,就识广。

他看的出容家栋是什么性格的人,当然,这也是容家栋有意让他看出的。

互惠互利,大家都好。

若不然,不用说。

他大哥二哥都跟着容家栋喝汤,在其中得点好处,容家栋看在亲戚的面子上肯定是不会太计较,但是如果东西不行,这就是大事儿。所以他不管出于个人感情还是工作需要,都再三的敲打两个哥哥。

赚可以,但是不能糊弄人。

他们把握质量,这才能细水长流的做下去。

好在,这两个其实也是老实人,没想的那么许多。

今年冬天的毛线,卖的更好了。

陶丽华他们挣钱,那挣的是服务的钱,但是容家栋他们可不是。他们这边厂子又扩大了一些,几乎每天都在出货,同样是毛线,容家栋他们暖洋洋几乎是占领了沈城七八成的市场。

就这,省内的其他城市一样卖的也好。像是距离沈城比较近的煤城还有峥岛这些地方,也都进货频繁。江海算是省内距离沈城比较远的城市,可是一样有市场。

就说这羊毛线羊绒线,别看内蒙好几个知名的品牌,但是就他们省内来说,还是暖洋洋更好卖。就很奇怪,对于毛线,大家更信任本地品牌。

陶丽华那边一个月的收入差不多是五六万。

但是容家栋他们在这个厂子每个月的收入差不多就是陶丽华他们店的十倍了。

是的,就是这么大的利润。

不过,他们的毛线,秋冬也是卖的最好的时候,夏天是达不到的。

按理说,天气冷了之前,这毛衣毛裤都该准备好了,但是实际上不是呢,夏天吧也卖货,但是还是不如秋冬好卖,有时候不缺的话逛街,看到好看的毛线颜色,也会心动入手的。

其实毛线这种东西不是服装,没有那么多的款式,大家除了认牌子,就是看颜色。暖洋洋的颜色,出的特别的频繁,而且几乎没在旁的牌子看见。

这样的颜色,赶紧织出来穿才特别啊。

容家栋其实也是跟大城市学的,他看到人家的颜色就很多,没想到颜色多果然是一个很有利竞争因素。回来之后,他也自己试着增加不同的颜色。

真的很不错。

总之这个冬天,他们是大赚特赚。

容家栋几乎用一年半就抢占了本省市场,这么迅速是许多人都没有想到的。他也往外地走货,但那就相对来说变小了。本地都供不过来,外省还真是忙不过来,除非容家栋再扩大厂子或者找代工厂。

而且,外省也不是那么好进,他能在本地发展这么快,也是因为本地算是没有毛线厂,他们省城城内是一家也没有的。下面县里有一家,容家栋还没开厂子的时候,他们就要死不活儿的。

不行也不是容家栋挤兑的。

至于外市,周围几个市还真是没有,他们这边好多都是内蒙过来的毛线,正是因为本省内没有大的毛线厂,所以他这个企业做出点成绩,政府是很支持的。

外省的毛线进来挣钱,他们能收多少税?

容家栋的企业在这边,那交税就更多了。

不管是树立本省品牌还是从税收角度来看。政府都更乐意扶持他们企业,并且给与一定优待,也正是因此,容家栋的发展就更快了不少。

不过他们现在的地方已经不能再扩建了,即便是要扩建也要等明年搬到他们的厂区。

所以现在如果想要扩大,只能找代工。

容家栋暂时还没考虑。

不过别看他们小两口忙得很,但是每天是要固定时间回家吃晚饭的,因为要陪小雪宝啊。

其实这个他们还是受林秀婉的影响,林秀婉是宁愿晚两年出来都要带孩子们毕业,这让陶丽华有点不理解,她当然希望林秀婉多干两年,因为她对雪宝很好,有这样一个好老师对小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

不过她还是很不理解很不懂,林秀婉为什么愿意。

当时林秀婉说的是:“人总是有不同的追求,挣钱是很重要。但是陪伴也很重要,我跟小朋友们一起经历了许多许多,是旁人不能理解的,我从来没有仅仅把他们当成我的学生,也把他们当成了我的小辈儿,就像是,小儿子小女儿小侄女儿……作为他们的幼儿园老师,我希望能够带领他们毕业,因为这是很难得的童年时光,我希望他们可以顺顺利利快快乐乐。我更希望自己可以见证和陪伴。因为错过了,老天爷不会再给我们一次机会了。也许我晚了两年出来,但是我一点也不后悔。”

他们那么幸运,得到了一次机会重来。

所以,更该珍惜。

小朋友们已经不记得上辈子了,她记得,正是因为记得,她才要更加多照顾小朋友们,引导他们,这是她做老师该做的,也是他们长久以来的感情。

这些话,林秀婉不能说的那么详细,但是陶丽华是觉得有道理的。小雪宝还那么小,正是需要爸爸妈妈的时候,他们就算是忙,也得多陪伴小家伙儿,毕竟成长是很快的,他们不能错过自家的小公主成长啊。

所以啊,虽然容家栋和陶丽华都很忙,但是在雪宝看来,和以前也没有什么区别,爸爸妈妈还是时常跟雪宝在一起的。小姑娘每天仍旧欢欢乐乐。不过她的据点哦,多了一个,那就是罗曼蒂克。

她,可不是会捣乱的小孩儿哦。

就是,偶尔,很偶尔呀,会过去找妈妈,然后看新娘子。

天底下,有很多个新娘子的。

雪宝觉得看别人一点点变美丽,好幸福哦。

她妈妈答应她,等他们毕业,免费为他们班小朋友拍幼儿园毕业照,女孩子都穿可爱的小蛋挞裙,男孩子穿小衬衫打领结,就像是新郎和新娘那样。

不,比新郎和新娘更好看那种。

他们一起大合影,然后给他们做成册子,每个人都有。

雪宝都记在了心里,也告诉了自己的所有小伙伴,大家都特别高兴,唯有小淮很哀怨,他不是的小葵花班的小朋友啊。不能一起照大合照了。

就很忧伤。

不过好在,雪宝他们答应,会请他吃雪糕。

这还稍稍弥补了他的遗憾,啊呜。

当然了,这个时候一样不能参加拍照的小宇,就是他最深沉的小伙伴了。

小宇比小淮大,但是小淮从来不叫小宇哥哥,他们是跆拳道班的同学,当然可以直呼名字哦。虽然因为之前开学跆拳道班的课程减少了不少,但是他们依旧每周有课,小孩儿们混迹在一起,早就熟悉啦。

眼看着这寒假来了,小朋友们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了。

既小淮加入了小葵花班小分队之后,小宇也加入了,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小伙伴,但是跟小葵花班的小孩儿一起玩儿,也是毫不违和,谁让,小葵花班这些小孩儿都有点少年老成呢。

所以大家一起玩的很好,在一片欢乐的气氛里,他们迎来了九三年的新年。

因为离婚的关系,现在容家英是回娘家过新年的,她是做老师的,假期多,也没可着年底人多,反而是一放假就领着两个孩子回来了。当然了,她的那位好前夫也并没有提一句孩子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