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牛的妙用(1 / 2)

加入书签

莫少珩荣升少师少监,赵棣得了监国玉印。

前来燕王府的人就多了起来。

“以前冷清的时候,盼着有人来。”

“现在人来了,又发愁。”

燕王府的属官现在的想法估计就是这个吧。

一开始,莫少珩还能热心的接待,但实在熬不住别人络绎不绝地上门。

“抱大腿啊,难道不觉得晚?”

不过别人都不觉得尴尬,莫少珩自然也不觉得了。

最后,当了甩手掌柜,让赵棣一个人去应付吧,反正别人上门也不是为了他。

莫少珩去了农田上,经过这几天的浇灌,他的几块农田已经有不少水了。

因为是第一次蓄水,其实是十分耗水的,泥土会吸收水分,只有当泥土吸收够了水分,田里面的水位才会上来。

路过的人还在奇怪。

地不是这么种的啊。

就算现在不缺水了,也不用……将地里关这么多水吧?

北凉还没有出现水田种植,所以看见这样的农田多少觉得古怪了些。

此时,莫少珩和一群学生正站在田坎上。

以及,一头壮牛。

牛是从牧场专门送过来的。

一群学生还在奇怪,“老师,我们今天吃牛肉吗?”

看着牛的眼神都不对了。

莫少珩嘴角一抽,“这牛不是用来吃的。”

然后道,“我们今天用它耕地。”

一群学生:“哈?”

耕地?

他们现在已经不是一开始对耕地农作一无所知的时候了。

“没听说过谁家耕地用牛耕啊?”

都是用耙子,一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耙地,特别累人,这也是农户最累的活计之一。

然后看向南一,“南一,难道你弹琴能让牛听话的耕地?”

南一现在可厉害了,弹的琴连蜜蜂都能听懂,蜜蜂能根据南一琴声去蜇人,恩,是去针灸。

他们为什么知道?

因为他们天天被南一拿来练手,美其名曰舒筋活络,没少被蛰得跟猪蹄子一样。

如果在街上看到一群鼻青脸肿的少年,不要奇怪,就是他们了,没有挨打,蜜蜂蛰的。

没办法,一开始南一控制得不够精准。

听说南一练成这门绝活,就是因为去牧场牵了一头牛回去,天天对着牛弹。

南一也懵得很,牛还能耕地啊?

要是这样,他们吃了那么多牛肉火锅,实在太罪过了。

莫少珩笑道,“普通的耕地自然不行,但我这农田却是可以的。”

边说边给牛上犁。

这牛天天跟牧童在一起,一点也不怕人。

犁是莫少珩去铁器铺,让铁匠专门打造的。

莫少珩说道,“犁地,让土地变得松软。”

“能让作物的根系生长更加轻松,生长得更加的茂密,提供充足的氧气。”

“从而让作物生长得更好。”

一群学生,“记起来记起来。”

以前,他们也看到农户每年春耕,都会将地耙一遍,但是为什么却是不清楚。

莫少珩已经将犁架好,然后下了田。

农耕时代的利器,牛和犁,几千年的智慧呢。

看上去简单,但第一个这么使用的人,绝对是天才。

所谓的智慧,可不就是想到了他人所不能想。

牛开始稳健地向前走,看上去并没有怎么用力,但已经将插在泥里面的犁拉着向前走了。

犁分开泥水,形成翻开的泥土。

这也是因为被水浸泡过的泥土比较好耕,也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用牛耕干地的原因。

牛走得慢悠悠的,在身后留下一条长长的翻地。

只需要到田的末尾,调转个头,再往回犁就行。

一群学生嘴巴都张成了o形,看上去好简单的样子。

关键是根本不需要人出多大的力气,耕的地比人挖的还好,看上去慢悠悠的,但速度一点都不慢。

“要是能犁干地就好了,又将是我北凉一大利器。”

莫少珩心道,想得倒是美。

一群学生已经忍不住了,扎起裤腿下了田,“老师,让我试试呢?”

一群穿着袍子的少年,将裤腿扎得高高的,扶着犁,跟着牛溜达。

连南一都没忍住。

嘻嘻哈哈地,体验着犁地的快乐。

“该我了,该我了,让我来犁他一块地。”

莫少珩:“……”

也亏得是隔三岔五地出来劳动,要真像农户一样,每天劳动个不停,莫少珩觉得,气氛就不是这样的了。

有这群学生帮忙,犁得还挺快。

犁得还算平整。

育苗的农田,是需要一些特殊处理的。

需要在地里挖环形的水沟,水蓄在水沟里面就可以了,洒种的地方,地需要平,且只需要几毫米高度的水位就行。

大概就是,种子一半在泥里,一半在空气里面。

莫少珩见一群学生帮着犁地,找了人挖水沟,他自己找了个扁担,将地碾平。

因为是水田,碾平并不难。

这样洒上去的种子才均匀。

莫少珩也仅仅是在示范,因为这么多水田,靠他一个播种,根本不可能。

等将水稻的种子,均匀地洒在碾平的泥表,一群学生还在奇怪,“这是在种什么?”

“好像和以前的种法不同。”

自然是不同的,因为不同的农作物有不同的种植方法。

莫少珩说道,“这是水生作物,名叫水稻。”

“你们要记清楚怎么种的,因为……”

“我们北凉能不能真正脱贫致富吃饱饭,靠的就是它了。”

一群学生:“……”

哪怕以前培育优良种子,老师都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不由得观察着铺在水田泥面上的种子。

“颗粒好大,一颗都相当于好几颗粟了。”

这些稻子,是用带有一点温度的水浸泡过半天才下的种,看上去的确颗粒饱满得厉害。

“就是不知道产量如何,还有口感如何。”

“要让百姓吃饱,得能做主食才行。”

莫少珩听着一群学生嘀嘀咕咕的讨论着,这可是一群贵族的少年呢,若是以前,怕是连五谷都未必分得清。

将种子洒在泥面,这只是第一步而已。

莫少珩又拿来削的长条小树棍,弯曲成“弓形”,插在洒好种子的泥面上。

这样插了一排,就像搭起来的弓形房架。

然后用麻布做的布,盖在了弓形的木棍架子上。

这是标准的农村育秧苗的方式。

遮光,保温,保持湿度。

其实哪怕不用布遮挡,也能生根发芽,但时间需要很长,而且发芽也不够充分,不能完全吸收胚芽中的养分。

当然,这样的育苗方式,也有弊端,需要时刻注意,因为当种子抽芽长出叶片后,如果温度过高,或者因为太过密闭氧气不足,会使叶片发黄而死。

莫少珩示范了一遍,就让庄子上的农户,完全按照他刚才做的,弄剩下的部分了。

一群学生看得有劲,手上的笔记做得哗哗的。

等傍晚的时候,农田里,就是一个个被水沟隔开的麻布棚子,整整齐齐的。

在莫少珩看来十分熟悉的一幕,但在其他人看来就显得怪异了。

“有些像……小房子。”

“给种子盖的小房子。”

莫少珩:“……”

其实说得也没错,温室里,才能茁壮成长呢。

今天只是弄了一部分,明天还要继续。

莫少珩也担心出问题,所以每天都得来。

还有就是,除了育种的农田,其他的农田,也开垦好陆陆续续交到莫少珩手上了。

于是,莫少珩让人去牧场多赶了些牛来耕地。

奇怪的一幕,还让不少人跑来围观。

没看懂,但看了个惊讶。

原来牛还可以这么用,还有那个叫“犁”的东西,也太好使了吧。

可惜不能耕干地,不然得节约多少精力啊。

莫少珩每天都往地里跑。

白天气温高了,需要将棚子打开一个口子,保持里面的温度不太高。

晚上冷了,又得密闭好,不至于让种子冻着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种子发芽,绿色的苗长了出来。

密密麻麻,整个水田,四四方方的都是秧苗,看上去还挺好看。

这些秧苗涨势也差不多,连高矮都一样似的。

等长到中指高度,就得将遮挡的麻布撤掉了。

“这样高度的苗,已经足够适应外面的天气和环境,不再需要呵护在棚子里面,棚子里面过高的温度反而不适合它们了,它们需要更加明媚的阳光。”

一群学生笑得哈哈的,“怎么跟小孩子一样?”

莫少珩一愣,可不就是这样。

小孩,自然也是越幼小的时候越需要照顾。

放眼望去,连片的绿色块状秧苗,这是北凉的希望。

或许别人仅仅是觉得好看,而莫少珩:“这是希望的田野。”

“我们正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一群学生:“……”

他们发现了他们老师的一个秘密。

有时候贼煽情。

“这水稻真有这么好吗?”

莫少珩肯定地点点头,因为他经历过啊,别人还在期待的时候,他早就体验过结果了。

说道,“等丰收的时候,你们又要升官了。”

说道这个,赵景澄和范慎两个哈的就笑了出来,他们两个大朝会的时候也是要上朝的,可是站在最末尾,金殿的门口,根本听不清前面在讨论什么。

所以两人每次都挤眉弄眼的打发时间,甚至仗着他们小,能被前面的人挡住身影,没少惹出事来,莫少珩都数不清他们被赶出金殿多少次了。

其他学生也差不多,他们感觉他们才封了个官没多久的样子,怎么又要升官了?

不过想一想,他们老师升官才叫快,他们这算不算也挺正常?

看着田里面的秧苗,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隙。

老师都这么说了,他们可得对这些小绿苗认真一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