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第 68 章(1 / 2)

加入书签

就像李青文惊叹于周瑶竟然能从脉象的不同来诊断病情一样,周瑶觉得李青文把炖鸡放在锅里一小会儿,就能变成另外一种味道的熏鸡,十分的不可思议。

虽然其他人并不知道老汤炖出来的鸡肉味道如何,但熏鸡是真的好吃的不得了。

相较于炖鸡,熏鸡的香味好像都被收在了鸡肉里,颜色更加诱人,带着的那丝烟熏味,两人更是食指大动。

他们更满意的是,熏鸡可以直接用手撕扯着吃,跟烧鸡一样,能吃个痛快!

然后大家的最爱从酱肉变成了熏鸡。

只要有老汤在,做熏鸡就是个等的功夫,顶多每次往里添点盐和糖。

因为这个熏鸡,李青风和江淙还特意出去打了猎,弄回来一堆兔子和野鸡。

不管是兔子还是野鸡都能熏,大家可是痛痛快快的吃了几天的肉,当然,也少不了陈文和周丰年的那份。

这个时候,马厩里传来了喜讯,有一只母羊下羔子了。

刚出生的两只小羊羔湿漉漉的,一时还站不起来,躺在软草上面动弹着。

老邢头伺候牛马久了,羊也差不太多,把炒熟的黄豆面喂给母羊,也一道照看小羊羔。

这俩小家伙出生时候还好,要是寒冬腊月从母羊肚子里出来,那可遭罪了。

李青风蹲在地上盯着这两只小羊羔,摸着它们不咋硬的小蹄子,许久,长长的叹了口气,“怎么丁点,甚么时候才能长大,怕是熬不过雪天……”

众人以为他养羊养出感情来了,纷纷道:“等能吃草的时候,长的就快了,咱们这最不缺的就是草,待到冬天,便能长到半大,那个时候也就不容易冻死。”

“恁快!”李青风惊讶出声,“那冬天就能吃到羊肉?”

众人大眼瞪小眼,相互看着,一时不该如何作答。

地里的杂草又冒出来了,这些日子,江淙他们每日去地里薅草,天不亮就出去,天黑才回来,身上的衣服不知道浸了多少汗,晒干后,显出一圈圈白色的盐渍。

郭大永他们还没薅完自己地的草,又被有钱的流犯雇佣去干活,他们没来帮忙,吃饭的时候就有些不好意思,只说待秋收下来高粱便把口粮还回来。

李青文点头,李茂贤走的时候说过,有时候分清楚些更好。

李青文现在出门就带着江淙给他编的草帽,他不用下地,每天煮些凉茶挑到地头,碗放在木桶上头,待江淙他们薅草渴了,便在地头舀一碗喝。

茶叶是他们从洪州带来的,不值钱,山上的野茶树上采下来的,泡水后很苦,他们从小喝到大都习惯了。

李青文想,他们这样吃肉还不上火,可能跟平时喝茶不无关系。

边城的土肥,对野草也好,所以杂草一茬接着一茬的,必须在下雨之前拔掉,要不然它扎根更深,拔起来就更费劲。

送完水,李青文会把甜枣套上车,牵到地头,把他们抱出来的杂草放在车上,拉回去。

这些杂草就是甜枣和羊的吃食,吃不完的就会晾上,干了以后留着冬天吃。

去年冬天来得急,营地就吃了粮草准备不足的亏,还好去年豆秸顶上去了,要不那么多牛马可就遭罪了。

引以为鉴,今年蒋立平他们只要回去,一人都会背点草,到房子外头就摊开晾上,他们不用上交,自己留着用,用不到多把柴禾也是好的。

不过,今年流民多了很多,每天上交的草很多很多,应该不会再发生去年的事情。

除了拉草,李青文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饭。他动手勤快,木棚子上面挂着的肉就越来越少,马永江和李青风去河里下网。

今年的鱼明显就比去年难抓,可能是捕鱼的人多了,也可能是鱼学精了,但不管咋样,还是不缺鱼肉吃。

虽然鱼的种类单一,但做法够多,变着各种花样,大家就吃不厌。

装糖稀的坛子一个个的空下来,李青文数了数剩下的数目,不由得惊叹,他们竟然这么能吃,明明糖稀大都做了辅料,竟然还消耗的如此之快……

还好,再过几个月,地里的甜高粱秸秆就下来了,要不然,怕是还接不上茬呢。

不知道是不是翻地的缘故,今年田里的虫子没有去年那么厉害,高粱和大豆没咋缺苗,旁边的药圃也都郁郁葱葱。

若是能顺利秋收,今年打的粮食比去年可要多不少。

李青文一直在意的稻子长势也很喜人,但他一点都不放心,只要没有收到成熟的稻米,就不算成。

房子旁边的开的菜地就是另外一番景象,本来菜就很稀疏,叶子上面还都是虫子咬出来的洞,有的比眼珠子还要大,不知道是虫子大,还是这一块的叶子格外鲜嫩,惹得虫子不肯离开。

很快,另外两头母羊也都下羔子了,一头下了俩,另外一头只下了一个羊羔,但它身体明显比另外两只要壮实。

这几只小羊不知道是笨还是没有同伴可以学,它们出生后不会喝奶,饿的咩咩叫,被按在□□上也不会吸允。

老邢头牵着母羊,李青文抱着小羊,把它们放在坡上暖和的地方,母羊涨奶难受,小羊饿的叫个不停。

没办法,老邢头制住羊,李青文去挤羊奶,因为不熟练,他还被羊蹬了好几蹄子,疼的直咧嘴。

他放慢了动作,换着力道,察看母羊的反应,算是将将找到些门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