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偷得浮生闲,醉过三月秋(2 / 2)

加入书签

至于四年级以上,是否可以学到更加高级的功法,便需要看他们的学业了。

五层以上,便不允许学生进入了。

这里会存放老师才可以浏览的秘籍。

七层便只许教授级随意出入,八层就连教授都不得入内,至于九层,则是剑湖宫镇宫之宝了。

如此做法,也不是李不言敝帚自珍,而是人总对轻易得到的不屑一顾。

复出巨大代价得到东西,才值得重视一些。

在第八层,李不言仿战神图录留下了四十九副图谱。

之所以没有留下星图大典,完全是因为留不住……

这玩意无法以图文的形态留在任何实体物质上。

至于能够传授给他人,那是因为这是通过精神传承,是灵魂烙印的一种。

因此,李不言只好简化了星图大典,留下了这四十九副图像。

若有天赋超卓之人,或许可以凭这四十九副图像,摸到星图大典的奥秘。

而在最高的第九层,则空空如也,啥也没有。

在八层往下,李不言很轻易的就按照无科迹系统对秘籍的评级将它们送到了应该在的楼层。

大唐双龙传的世界,力量上限确实比天龙世界更高,武道理论也更加完善。

但天龙世界亦不是没有可取之处。

如降龙十八掌,北冥神功,六脉神剑等等,就是放在大唐世界,也是仅次于四大奇书的武功。

而之所以次于四大奇书,也只是因为少了最为关键的一步,破碎虚空!

有了这些高深武学,再加上诸多作为补充手段的秘籍,止戈楼的藏书数量与质量,都已经暂时达标了。

余下的,完全可以慢慢收集整理。

而起灵阁就不行了。

和止戈楼一样是九层,但其中的秘籍收藏,却要少的太多了。

若止戈楼代表的是武者罡气一系,起灵阁便代表了炼气士的法力一系。

李不言完成了五行灵气的体系,但各系法术却需要时间打磨。

如李不言这般,已经掌握了五行灵气本质之人,各类灵术自然信手拈来,随手一击便可能是一道全新的灵术。

但对于绝大多少人来说,施展五行灵术,还需要对应的运功路线,灵印相合。

他们或者无法直接施展出各种灵术,只能应用前人完善的灵印来释放灵术。

便如婠婠一般,婠婠的天赋已算惊人,但有李不言言传身教,在掌握了控土术之后,也久久未能形成有效战斗力。

除了本身真气之故,也和控土术作为土相灵术基础,本身并非什么攻击类的灵术有关。

即便是后来在李不言的引导下,开发出群蝶舞这样复合灵术,那也只是这一个灵术,并没有达到心念一动,灵术自来的地步。

若换成其他天赋更差之人,那就更加难以凭五行灵术入门来形成战斗力了。

这是一条只有惊才绝艳的天才才可以走的道路。

对于稍此一些的,还是应该从一条条运气路线,一个个灵印灵术中磨砺出来。

像是藤鞭,飞叶快刀。

能够放在起灵阁一层的灵术秘籍不少,可继续往上,便有些令人尴尬了。

二层只有寥寥几本,三层开始更是变得空空荡荡。

同样是老师才可以进入的六层,倒是有一些阐述五行轮转的书籍,是李不言基于五行生灭经的扩展。

再往上层去,也同样只是一个空壳子。

这么一对比,起灵阁多少有配不上止戈楼了。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起灵阁是李不言的为传仙道而立的。

而仙道这玩意,李不言自己都还没摸清楚呢。

武炼成仙与修道成仙到底有着如何的不同,李不言也不甚了解。

不过这都不算事。

李不言不是一个追求十全十美的人。

剑湖宫的存在,是为了奠定仙朝之基,是为了大唐世界的天运充能。

起灵阁的秘籍少一些也无妨。

李不言大可不开放起灵阁嘛。

做着这样的打算,李不言却还是找了一些书籍来填充起灵阁。

也没说起灵阁只能有灵术秘籍对吧。

既然是仙道之阁,那么炼气士的主业炼丹炼器也不能落下啊。

这方面李不言还算有经验。

每次用无科迹系统制作道具,都会显先复杂繁琐的炼成阵。

李不言搞不清楚整个炼成阵,但直少能看明白“生火”的部分。

将这些当作残章保留到起灵阁,也很合理吧。

反正李不言毫无基础的去研究是不可能的,有无科迹系统在,谁还需要学炼器啊。

不过若是有正统的炼气方式,李不言倒也愿意花点精力研究一下。

而谢科,便是接触正统炼气士,最好的媒介。

只可惜这位史册上的“谢仙翁”,不知是否被寇仲忽悠瘸了。

本应该早早来闯阵的,却又缩回了望月楼思考人生真谛。

这样一来,李不言倒是不好找谢科交流炼气之法了。

宅在湖心岛对李不言来说不算无聊。

随着修为精进,等闲一次打坐一整天对李不言来说都不算什么。

何况李不言还有不少课题需要研究,愈加不会觉得无聊。

时而给起灵阁添两本秘籍,时而研究一下剑符绘制,很快时间便过去了三个月。

湖心岛外比三月之前更加热闹,当初寇仲离开时,不少人同样离去,四散传递消息。

但也有很多的人,闻讯而来。

谢科已经在望月楼居住三月有余,这三月之中,谢科闯了三次阵,亦失败了三次。

也不是没有其他人闯阵,但每次都会被李不言隔空驱使阵法将人毫不留情的阻隔在外。

几次时候,所有人便都知道李不言对谢科青眼有加了。

自然有很多人嫉妒谢科的好运,但想要对谢科下手,却也没有人敢这么做。

谁知道会不会惹怒了李不言,这样的风险谁都不敢冒。

这一日谢科又一次准备完善,决心第五次闯阵,将画好的符箓收入怀中,刚走出望月楼,便听到远处传来了上气不接下气的呼喊声。

“打平了!打平了!寇仲和【天刀】宋缺打平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