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号角吹响(2 / 2)

加入书签

而且,在他露出反相不久后,薛嵩便已察觉。

顾念到往日的功劳,薛嵩没有立即对裴志清发难,反而想以言相劝,令其悬崖勒马。

但裴志清并没有领受薛嵩的好意,反而即刻掀起了叛乱。

夺城失败之后,裴志清仓皇逃出相州,奔向张族势力较为雄厚的临清。

随后便公认扯出反旗,宣称薛嵩已被长安朝廷所派的奸细控制,成为傀儡。

他裴志清要诛杀奸细,救出薛嵩,号令百姓响应除奸。

凭借着家族的余势,裴志清强召硬征,也拉起了万余兵马。

随后借地形之利,竟然也挡住了薛嵩的讨伐,一时间形成了僵持的局面。

但裴志清并未能得意太久。

应薛嵩的请求,代宗皇帝下令屯扎相州的英武军使辛京杲北上协助平叛。

随着辛京杲及其麾下两万精锐的参战,脆弱的僵持局势迅速被打破。

依附裴志清的三座县城中的两座,被辛京杲四天攻克。继而,辛京杲联同薛嵩,以三万大军对临清形成了包围。

五日后,失去希望的叛军将士,不甘心成为裴志清的陪葬,在几名将领的挑头下,发起了反戈一击。

在将裴志清及其家眷、族人斩杀一尽后,叛军将士向辛京杲、薛嵩献城投降。

作为曾经的相州第一门阀——张族以这样一种极不光彩的方式,化为历史的尘埃。

大唐,长安。

“太冲毕竟年轻,还不是许叔冀、许季常这帮老狐狸的对手……”了解完恒州的情况后,元载轻叹了一口气。

“这条阳谋,也算不错的计策,但还是稍显不周。”李泌点了点头,同样稍显遗憾地说道,“祸水东引之前。便应考虑到史朝义会如何应对。并筹谋出反制之策。如果太冲能料事周全,又岂会让史朝义有机会再将祸水转嫁开去,甚至是反泼给了李将军。”

“其实。太冲的计策倒也不能算是失败……”李岘没有流露出像元载、李泌那样的失望表情,反而微笑了笑,“再如何讲,此计也为恒州赢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两个多月的赈灾良机。”

“设想,若起初李节度就与契丹耶律部开战,情况恐怕要比现在恶劣的多。这两个多月时间,可谓是极为宝贵——雪灾的祸害得到有效控制,裴志清的叛乱也被讨平。”

顿了顿,李岘将目光投向主位上的代宗。缓缓说道:“除了天候,所有的障碍都已被扫平……”

“李卿家的意思是……”一直沉默静思的代宗突然开口说道,“北伐!”

“正是!”李岘点了点头,“以我方而言,北伐其实早已是万事俱备,若非有恒州雪灾和相州反乱两事阻挠,或许此刻已经打到洛阳城下。而今阻挠已消,此刻北伐,差不多正好赶上开春。”

“更要紧的一点是。恒州地战端已开。明里李宝臣虽只需应付苏可汗,史朝义必不会放过这一谋取恒州的绝佳机会。若不能让史朝义无暇西顾,恒州的局势很难预料。”

“陛下,臣也以为此刻北伐,正当其时!”刘晏第一个表示了对李岘提议的认同。

裴遵庆、元载、李泌、裴冕等人思索了一阵后,相继附和。

只有杨绾提出,在年前出兵似乎有些不适宜,最好再等待十余日,让军中将士能过一个安安稳稳的新年。

“恩……”并没有多做迟疑,权衡了利弊之后,代宗很快做出了决定。

随着新年的将近,大唐治下诸州的喜庆气氛变得越来越浓厚。

即使再一次的北伐战争似乎也越来越近,但人们心中的喜悦心情却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因战备而无法归家团聚的士卒,也并不感到懊恼,许多人甚至殷切期盼着北伐的到来。

“搏个爵位过来年!”成了军中士卒私下里谈论最多的话题。

“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推行一年多来的成效,让士卒看到无比的希望战场上厮杀流血,已不仅仅是为了上位者谋权势,也是为自己、为家人谋得更好的生计。

身为爵位,所能享受的优厚待遇,是真真正正,是实实在在的。

十二月二十日,杨错从陇右前往长安。

一则是为了与家人团聚,二则是参与北伐的军议。

鞭炮声中。又是一年成为了过去。

“三十有五了……”望着门外零星的飞雪,杨错心中油然生出一阵感慨。

“又老了一岁,连倓弟也快要四十了……”

与杨错并肩而立的代宗微微点头,同样轻叹了一声,“这些天,睡不着的时候,我常想道当年我们相识的事……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年发生的每一件事,似乎都是在眼前发生的一般。”

望着厅内嘻笑打闹的孩子们,代宗脸上浮现出一丝温暖的笑意。

又转头看了杨错和站在另一旁的齐王:“大唐复兴在即,孩子们天天长大,想到这些,我梦里也常笑着醒来。不过。这一生,最让我欣慰的,还是能遇到倓弟和妹夫。”

说完这些话,代宗举头看向浩瀚地夜空,很享受一般地深深呼出一口气。

李倓赤铜色面庞上带出一丝会心的笑意,没有说什么,只是侧身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杨错前踏一步,会意地伸出右手,放在齐王的手背上。

随即,代宗的右手也搭放了上去。

“哈哈哈……”畅快的笑声与或远或近的鞭炮声和成一片,回荡在夜空中。

“阿爹,阿爹……”身后,传来了暻儿娇嫩的呼喊声。

“御弟,妹夫,我们今夜大醉同眠……”代宗一手牵着一人,带着李倓和杨错大步朝厅内走回去。

孩子们成长了一岁,距离成年又近了一步。而同时,上一辈却也老了一岁,朝黄泉路上……似乎多迈了一步。

属于上一代的辉煌,正在淡去。正如那西垂的斜阳,逐渐地消失在地平线下……

永泰二年,公元766年。

历史上的这一年,杜鸿渐以姑息靖蜀乱。同时,段秀实助马璘治邠宁。

而在时空发生大转变的这一年,大唐的第二次北伐拉开了序幕。

因为恒州战事的缘故,原本预定在三月开始的北伐,整整提前了两个月。

(本章完)

https://www.xddxs.co/read/47774/2940743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