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危机四伏(2 / 2)

加入书签

随着令狐彰、郭晞的弃城北撤,在定陶城楼之上,又重新扬起了那面深蓝色的伪燕军战旗。

“骆将军,你即刻率本部精骑和一万步卒北上追击令狐彰、郭晞残军,进而逼近濮阳!”打发走那些起事内应的官员豪族之后,李元遇丝毫不愿耽误时间,当即对骆悦下达命令道。

“是!”

“其余各营各部,抓紧时间休整,至多到明日一早,必须要北上进攻濮阳!”

“是!”

然而,到了黄昏时,李元遇就不得不调整了他的计划。

斥候禀报,郝玭、路嗣恭两部敌军已经近至定陶之南二十里处。

傅士则、薛忠义虽然领兵竭力阻截,却因为睢阳敌军的牵制,实在是无法达成预期结果。

李元遇跟郝玭、路嗣恭都打过“交道”知道这两位都不是好惹的善茬。

一旦被他们缠上了,进击濮阳的计划很可能就无法实现。

不得已之下,李元遇只能连夜提师北上,只留下千余步卒驻守定陶,用以拖延牵制敌军。

其实他自己也知道,别说是两千人,就是两万人,要防守已经被轰砸的千疮百孔的定陶城,都是一个相当艰难的任务。

这千余人,就是一个弃子!

翌日清晨,那些官员、豪族发现一个空荡荡的定陶城时,一个个呆若木鸡,完全地傻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一切,跟他们所预料的,实在是存有太大的反差。

只留千余人守城。

李元遇难道是疯了,又或是准备再次抛弃定陶?

当风骑军的铁蹄践踏上定陶城外的土地时,这些官员豪族才发自内心产生懊悔,无比的恐惧阴影死死笼罩上了他们的心头。

就算唐军再怎么被称为“仁义之师”也决不可能放过那些反复无常、背叛过自己的人。

这时候,他们才认识清一件事。

那些闭门不出、绝不参与到唐、伪燕之战中来的官员和士族,才是真正明智的人。

所幸的是,郝玭和路嗣恭暂时并没有搭理这些首尾反复的官员豪族。

了解了城中的情况后,他们为这座几近不设防的城池耗费精力时间和兵力,直接越过定陶朝濮阳方向而去。

半天后,薛忠义的胡骑营同样越过定陶,紧紧尾随在郝玭、路嗣恭的身后,朝北面扑去。

随后,又是傅士则的一部兵马。

定陶城内的人,心一次一次地吊起,又一次一次的落下。

巨大的疑云更是笼罩在了这座刚刚遭遇战争摧残的城池上空。

先前,伪燕、唐两军还为定陶城的归属争夺得头破血流,死伤无数。

谁知道,两天时间不到,“珍贵的宝玉”居然成了无人问津的路边破石。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精明些的人,已经隐约地感觉到——在更北些的地方,恐怕将要发生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新郑县外,战鼓声声。

李宝臣、浑瑊挥军进攻始祖山,攻势极猛。

成德军铁骑中很大一部分人,都能控马在山地作战,他们在步军器械、弓箭手的掩护下,朝伪燕军阵地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击。

端木固依托地势拼死阻击,并寻机破敌。

但在一次乘夜下山突袭失利之后,端木固基本放弃了主动出击的念头。他手中兵力太过有限,实在消耗不起。

同时,正如端木固所担心的,端木煌所扼守的原武也遭到了另一部敌军的攻击,形势艰难。

位于颖川郡最东北端的原武县,地处颖川、陈留、河南三地的交界。

由于这三地分属许州、汴州、都畿道,因此原武也可以说是坐望三州,其地理位置相当重要。自原武县往东,经陈留、酸枣,就能够进入东郡,直通濮阳。

在东线,二十余万大军的激战厮杀,焦点已经日趋明显地转移到了濮阳。

濮阳这一战,直接关系到东线战事的成败,更可能成为影响伪燕、唐之战最终走势的关键。

从这层意义上看,作为东西往来要冲的原武县,其得失利害已不仅仅局限于一城一县。

端木固清楚这点,端木煌清楚这点,对手也同样很清楚这点。

凭借着依伏牛山系北支脉雁子山构筑而成的阳成隘口,端木煌起先勉强还能阻挡得住敌军的进攻。

他不求破敌,只希望可以阻碍、拖滞敌军的行动,为史朝义聚歼郭子仪赢得时间。

只要能够拖到东线战事获胜,再大的伤亡也算不了什么。

不过,实际形势却是异常的严峻。

敌军几乎是源源不断地朝原武方向开赴而来,大量的攻城器械随即而至,敌军的攻击强度简直是成几何数字增强。

相比较之下,端木煌所能得到的增援,几乎为零。

迫不得已,他甚至以威逼利诱的方法,附近城县招募青壮百姓协助防守。

(本章完)

https://www.xddxs.co/read/47774/2952216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