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小产阶层(2 / 2)

加入书签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山城物流公司的招聘计划书里,可是打算在五年内,分给城口这边共计五千人的用工指标!”

也难怪郑荣会有此疑惑,棒棒军虽然是双庆的知名特产,各个区县都有分布,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双庆主城区那边,城口这边的棒棒少的可怜。

杨铸听到郑荣问起这个问题,不以为意地笑了笑:“郑组长放心,我杨某人向来说到做到,城口这五千人的用工指标,我一定会一个不少地给出去;”

“至于说为什么那些棒棒才是物流站的主力……”

“简单啊,因为在我规划里,那些从城口招聘的员工,是要派遣到其余地区的其余部门里去的,除了部分情况合适的,大部分并不会留在本地——这些人在未来,大概率会成为各地仓库物流中心的工作和运输人员。”

郑荣很有些不理解:“为什么!?这些对本地的情况都很了解,不是应该发挥他们这方面的特长么?再说了,故土难离……这样子会不会让他们产生排斥情绪?”

话一出口,郑荣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故土难离固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但是对于巴蜀人来说,却绝对不是个问题——早在八九十年代,出省讨生活的巴蜀人就和有着“天南地北”称号的齐鲁人一起著称于国内了,要不然也不会有“少不入川,老不出川”的说法。

等到郑荣更正了自己的语言后,杨铸有些为难地挠了挠脑袋:“郑组长,或许你是以为我这种安排是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诚然,我这种安排是有些基于防止基层员工徇私的考虑——毕竟这些物流站在未来还需要承担着农产品在物流环节品质验收的工作,如果大家都是老乡的话,难说会出现一些大开便利之门的情况;”

“但是,这并不是我考虑的重点……我们铸投商贸对于产品品质的监测有着十多个环节,就算在一两个环节除了点小问题,也有的是办法去弥补和追责,偶尔发生的徇私动作,并不会有多大影响。”

郑荣更是疑惑:“既然不是这个原因,那是为什么?”

其实也不是他想要涉足铸投商贸的运营管理,也不是他过于斤斤计较,而是这次的城口实验,虽然出动的领导小组级别并不算特别高,但上面其实是非常看重的——这种关于基层农村经济模式上的探索,一旦被验证是可行且可复制的,那其价值简直无可估量。

因此,在这种事关国家大计的事情上,由不得郑荣不打破砂锅问到底,毕竟,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种双层ppp合作模式将会推广到全国,而如果杨铸这种大规模异地而调的动作被判定为个人主观意愿的话,肯定是要在后续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或者干脆剔除的。

杨铸显然也是知道这一点,但很显然,有些话他不方便直接说,只能笑了笑:“温老再过一两天就要回来了,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由他来专门回答你比较好……毕竟他是体制内的学者,你们沟通没有那么多忌讳。”

温老?

郑荣脑海里浮现了那张谦和而总是挂着微笑的脸孔,心里却打了个突突……那位老爷子看起来温和,但是在内部交流讨论会上面怼人不是一次两次了,生气起来,可是会拍桌子的!

不太愿意被那位老人家呛一顿的郑荣摇了摇头:“杨总,那些敏感的话题你不用深入,你只需要说个大概就好。”

杨铸有些无奈,只能说道:“其实原因很简单……虽然由于咱们国家经济比较薄弱的原因,近20年来,这些村民们为了那一口吃食,全都涌入城市里打工,并且任劳任怨,一个个仿佛经典的无产阶级形象;”

“但是……郑组长,你是不是被这种假象欺骗了?”

“就算这些勤劳的村民们表现地再弱势,这个社会对其再不公;但是,他们的阶层本质却并不是无产阶级,也不是工人阶级……在在集体经济所有制下,他们是实打实的小产阶层,心理底线和价值侧重跟城市居民是不一样的!”

“换句话说,但凡经济环境稍微有点起色,他们的退路和最后一张底牌远远不是城里面的那些打工者可以比拟的!”

“所以,在城乡经济差异巨大的现今还好,企业完全可以采用面向工人阶级或者无产阶级的管理制度来管理他们;”

“但是,最多七八年,随着乡村经济差距的明显缩小和个体可支配收入的冗余量增加,如果一家90%员工都是村民的企业,还是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去安置他们,并且不想办法淡化他们的心理退路……是会出大问题的!”

郑荣听的悚然而惊:“怎么会!?”

杨铸耸了耸肩:“所以说,这个问题还是等到温老回来后回答你吧,这些东西他比我了解的更深刻,而且有些话题……我真的不适合说的太深入,还是由他来张这个口更合适一点。”

郑荣脸色有些不太好看,杨铸刚才虽然说的模糊,但是言下之意其实他已经听出了个七七八八;但是涉及到这种问题,他也委实没辙的很——事实上,国家对于集体经济的“优化”问题,也讨论过了多次,但由于涉及面太广,分歧太大,最后也只能是不了了之。

但是,眼见着这次实验项目竟然又要不得不面对这种令人头大的问题,他委实心情好不起来。

如果从立场上不支持杨铸这种做法吧,其余企业、尤其是开展劳动密集型业务的大型企业在未来很有可能因为这种问题翻车,最终导致双层ppp模式的推广半途而废——事实上,98年经济危机后,珠江三角洲大量企业之所以倒闭,除去外部订单聚集降,大量产品积压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许多员工宁愿返乡务农,也不愿意相信企业老板的承诺,暂时降薪与企业共渡难关;

这里面很难说谁对谁错,但是不得不承认,从企业层面来说,一旦外部环境开始恶化或者竞争加大,有着太多后路可退的员工对于他们而言,无异于一颗颗可能产生连锁反应的地雷。

但是如果从立场上支持杨铸这种做法吧?

在别的地方复制双层ppp模式的时候,那些本地村民会不会出现大范围的排斥现象,最终使这些ppp合作项目因为无法形成产业链闭环最后无果而终,还真的不敢保证!

哎……!

这个领导小组的组长还真的不好当啊!

郑荣心里默默一叹……

https://www.xddxs.co/read/46127/29559567.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