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咱们边看边说?(2 / 2)

加入书签

………………

“小领导,麻烦问一下……看到温老没?”并不如何冗长的隧道开通仪式后,杨铸拒绝了县里面的其余安排,侧头微笑着问道。

那名只有三十多岁的秘书连忙摆手:“杨总,叫我陈秘书就行了,当不得领导这个称呼!”

开什么玩笑,杨铸又不是普通商人,身上至少有一半是隐隐带着红的,以对方身家和影响力,要是自己真的应了对方的称呼,自己以后也别想着进步了。

杨铸想了想,从善如流地称呼了对方一声陈秘书,然后又把刚才的问题问了一遍——他这个恐高症患者是冲着温老的面子飞这么一趟的,结果一下午都没见到对方的身影;如果连温老的地位和为人都会因为某些蝇营狗苟的事情被排出这种本地的重大仪式的话,那他真的要好好考虑考虑撤资的事情了。

陈秘书似乎从杨铸那张写满着客套的笑脸上看出了他此刻心中所想,当即连忙解释道:“隧道开通仪式本来是邀请了温老的,但温老说隧道开通了就好,与其浪费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参加这种仪式,不如多深入一线考察考察本地经济的各个环节来完善理论体系……如果没记错的话,他今天一大早就动身赶往兴田村那边去考察【棒棒站】的实际运作流程了。”

棒棒站正式名称应该叫“山城乡村物流中转站”,除了负责各乡村物资的首环运输外,也担负着一大堆乱七八糟本职或非本职的工作;

只不过这些物流中转站的工作人员九成九都是棒棒军出身,再加上这些人只要招呼一声,什么事情都可以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搭把手,时间稍长,城口的老乡们就亲切地称呼这里为“棒棒站”——要知道,双庆地区可是流传着“需要帮忙找棒棒”这句民谚,用“棒棒站”来称呼山城乡村物流中转站,绝对是对他们另一种莫大的认可。

听到是温老自己不愿意浪费时间来出席这种仪式,杨铸点了点头——由于口罩的突发事件,城口这边本应为期一年的实验期被往后延了一段时间,用以补查双层ppp模式的漏洞和脆弱之处,顺便复盘一下这种模式的具体适用领域;在寸时寸金下,温老不愿意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这种更多只是在走过场的仪式上,也完全可以理解。

招了招手,把远处的临时司机兼保镖招了过来:“走,开车去兴田村。”

………………

作为与巫溪县和sx省镇坪县交界的东部要扼,虽然兴田村从地图上看起来是要冲之地,但实际上在2010年“城巫公路”贯通全村之前,交通极为不便的兴田村就是个十足十的死角,绝对算得上城口最穷、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实际上兴田村虽然排名垫底,但是此时城口其余地区也没好到哪里去,大家面临的困难都大同小异,都是物流艰难,只能靠着小规模的初级农产品来稍微填补一下gdp数据——不过正因为如此,山城物流搞的那百余个“棒棒站”,反而从城口的诸多项目中跳了出来,成为实验小组最关注的对象之一。

足足两个多小时,杨铸坐着越野车从东安场镇翻了四座大山才抵达山坳处的兴田村。

顾不得去揉自己差点被颠成八瓣的屁股,也没工夫去理会那台中途被刮过数次底盘的越野车是否会报废,一下车,杨铸就赶紧小跑着往前冲了百多米,然后把身子抵在一台破旧的板车后面,使出吃奶地力气与旁边的老人一起,把这台装满了化肥的板车推到了棒棒站门前的小广场上。

呼呼呼~!

觉得双手有些发软的杨铸扭头看着身边同样满头大汗的老人,埋怨道:“温老,您也不看看自己都什么年岁了,怎么就这么胡来?这一车的东西这么重,坡有这么陡,一个抵不住,出事了怎么办?”

说完,扭过头来看向那三名学生,语气严厉了起来:“温老瞎胡闹,你们也跟着瞎胡闹?一个个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这一板车东西有多重,自己心里没点数?”

三名累的够呛的学生面面相觑,有苦难言,他们也劝过自己的老师,但只有跟温老相处过的人,才知道这位看起来和蔼无比的老人,犟起来八头牛都拉不回来——自己这些做学生的,总不能把老师绑起来吧?

见到这三名年岁跟自己差不多的学生满脸委屈,杨铸哼了一声,扭头看向那两名全程都跟随在板车两侧,却自始至终都没搭把手的工作人员,语气里却充满冷意:“怎么回事!?我记得山城物流麾下的所有乡村物流中转站,全部配的是中小型山地农用车,为什么会出现用板车拉货的情况?”

一些城里面的同学或许不太清楚,板车虽然名字里也有“车”字,但说白了就是两个轮胎上焊了一个木板而已,全然没有什么动力可言——在农村里,往往会用牛、骡作为动力拉着前进,但在一些偏远且陡峭的山区,他们会把板车的尺寸改小,然后靠着人力来推拉。

虽然这两名工作人员没见到过自家真正的大老板长啥样,但是温老是什么身份的人他们是知道的,眼瞧着杨铸跟温老这么熟稔,脸上又是这么一副不怒自威的表情,还以为他也是体系内的一员,当下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这位小领导,公司有严格规定,只有正规的物流业务才能开那些农用车——这一车子化肥是李老哏为了省那几十块钱,从镇上面买回来的。”

两名工作人员虽然话只说了一半,但杨铸还是立马猜出来是怎么回事了。

本着“先小人后君子”的原则,山城物流公司是严禁麾下的物流站公器私用的,毕竟华夏农村的实际情况太复杂,就算是乍看之下出于好心,但有些东西习惯成自然后,对谁都不是好事。

但同样的,为了迅速融入群众,消除彼此的隔阂,构建双方的信任度,山城物流是鼓励员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出手帮助那些老乡的——虽然并不是无偿帮忙,但公司划出来的收费红线标准,依然明显低于市场行情,绝对算得上双惠。

如此一来,就出现了一种很有些意思的现象——如果你是走正常流程,不管城口各地区的交通情况如何恶劣,物流站总能用一种最迅速、最安全的方式把物资送到你手里面,虽然费用会相对较高,但各方面的保障绝对是杠杠的。

但如果你的确经济困难,去找物流站帮忙,那些棒棒军也肯在主动备案后,用一个比较低的价格来“私单”,但是时间和效率肯定没办法跟正规程序相比,而且必须由农户自出交通工具——除此之外,如果遭遇特别恶劣的天气或者要途径特别危险的路段,货物的损耗他们概不负责。

说到底,这种运作方案就是双管齐下,用一种类似于需求垄断的方式慢慢培养乡村物流市场的同时,通过有尺度的人情味逐渐加深农户与物流站的生活捆绑度,只要时机成熟,物流站就能成为村民们又一个核心推介人群,届时不管怎么转型,这个物流站都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而眼下的情况,很明显,是哪位名叫李老哏的村民,为了少花点钱,于是走了“私单”——既然是私单,那么就绝对不允许用物流站的那些山地农用车。

只不过,这种陡峭凶险的路况竟然只肯提供一辆板车,要么就是那位李老哏实在是家里穷的连一头牛都没有,要么就是这个人已经抠搜到一定程度了——不过就杨铸的猜测来看,第一种的可能性居多,毕竟城口这边当下的确穷的可以,农户家里一头牛都没有实属正常。

………………

见到杨铸在那冷着个脸,好不容易喘匀了气的温老摆摆手:“不要怪这两位老哥,是我不准他们出手帮忙的——实际上我就是想亲自走一趟流程,考察村民们对于这种短途物流服务的需求场景之余,也估测一下末端物流供需双方的价值成交区间和未来业务的价值扩散场景。”

供需双方的价值成交区间和未来业务的价值扩散场景?

杨铸有些讶异地看了看温老一眼,温老果然不愧是温老,虽然是以理论研究为主,在商业实操方面的经验相对较少,但……短短半年时间,竟然就察觉到其中的奥妙了么?

察觉到杨铸眼中的惊讶,温老宛如一个孩子般得意地笑了起来,揉了揉自己快要痉挛的双手,笑呵呵地说道:“小杨,你这次竟然愿意来城口,想必不是单纯为了通渝隧道的开通仪式,更多的只怕是想要向我展示部分试卷答案的吧?”

杨铸闻言,顿时笑了,毫不吝啬地翘起了自己的大拇指:“温老果然是温老!您说的没错,我这次过来,就是向您交卷子来了!”

温老闻言,肉眼可见地松了口气,原本很有些疲惫的脸上顿时来了精神:“怎么说,小杨,是找个地方干谈呢?还是由你带路,边看边说?”

杨铸哈哈一笑:“小子可没这个资格跟您坐而论道,而且小子嘴巴笨,怕到时候急眼,跟您说着说着吵起来……某位老先生不是很喜欢黑猫白猫么,咱们边看边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