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返校(2 / 2)

加入书签

“棒子国和岛国就不用说了,这十几年来在汉方药上面所花费的资金和精力着实令人咂舌——事实上,本质上是中药的汉方药不但在他们本国的医疗和医美市场上占有着庞大的比例,甚至还开始反向出口,向世界各国输入各类汉方药和衍生产品,其外贸金额,两国仅在2002年,就达到了163亿美元之巨!”

“除此之外,以香江为核心的各种传统中药品牌,不但在东南亚各国里有着不容小觑的市场份额,放眼全球华人圈,也有着基数庞大的受众——虽然没有进行完整统计,但仅仅只是最近半年来我们所统计到的数据,就可以看出,在国内以前人人鄙视的中医药,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着多么广袤的市场潜力!”

“如果情况仅仅只是这样,其实还谈不到什么医疗旅游,毕竟就算海外流通的各种中药及器材的贸易量超过了370亿美元,那也不过是作为轻状用药和辅助治疗手段而存在罢了,没有足够的价值认可度,虹吸效应就根本无从谈起,自然也跟国际医疗旅游沾不上边。”

“但是……自从今年年初开始,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

说到这,小芸的眼里绽放出光芒:“随着海外口罩事件的愈演愈烈,在西医束手无策的情况下,以中药为主体的特效药和治疗方案横空出世,除了给咱们贡献了超过70亿美元的贸易额外(特效药是中欧合产,铸投商贸占60%股份),更重要的是……中医和中药的价值在沉寂五百年后,再一次用一种强硬的姿态,被全世界所逐渐认可!”

“截止目前为止,仅在欧美和东北亚地区,中医诊所和养生馆的数量就突破了4.4万家——这里面,有超过1.3万家都是今年新开的,由此可见这次中医特效药所带来的影响;”

“而且如果把这些数据拉成曲线,就会发现其增长速度是逐月递增的,也就是说……中医和中药的认可度和影响力还在持续攀升中,并且极有可能会以一个堪称奇迹般的速度长期增长下去,直到中医和中药成为常态化主流医疗方式之一为止。”

“这个时间究竟会有多长,我不知道,可能是十年,也可能是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但无论如何,这种趋势已成定势,所差的无非是时间罢了。”

灌了一口冰凉的泉城汽水,压了压胸中的那丝兴奋后,小芸继续说道:“而且你发现一个问题没有,通过收集国内外各种医疗案例和数据,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面临一些疑难杂症的时候,西医往往能让你明明白白地去死,而中医却能让你稀里糊涂地活下来。”

“这种充满着难以理解的特性才是我突发奇想,把中医与国际医疗旅游关联在一起的原因!”

“要知道,人体是一个精密且繁杂到令人头皮发麻的组织结构,而本质上是以【穷举法】为指导思想的西方医学,不管科技水平再怎么进步,在没有彻底破解人体的所有奥秘和相互作用的逻辑之前,是不可能治疗好所有的疑难杂症的!”

“事实上,当下人体所出现的所有病症里,能真正通过西医手段直接治疗好的,不足30%;剩余的70%里,约有50%其实是靠着人体自己的免疫系统自己扛过去的——从纯粹的学术角度来说,西医起到的作用其实更像一针安慰剂,毕竟单从药理上来讲,西医甚至对普通感冒都束手无策(输液之所以往往有奇效,更多的原因是通过加快体液循环来调动身体免疫机能,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人体释放出来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而不是那些药物成份,因此从药理上来讲,西医没你们想的那么厉害)。”

“这种不能被深挖的真相,以前或许只有医疗从业人员才知道,而他们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并不宣之于众——但是经过今年的口罩事件和中药特效药之后,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和医疗话题讨论热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肯定会知道这些东西。”

“这个时候,中医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虽然在较长的时间里,西医肯定是病人们的第一选择,但我之前说过,有许多疑难杂症他们目前是无能为力的。”

“当一个病人发现西医治不好他的病,但这个世界上又有另外一种创造过奇迹的治疗手段可能会治好他的病,他会怎么选择?——要知道,只要是人,几乎就没有不怕死的,但凡能有一个可能靠谱点的选择,他们都绝然不会吝啬身上的金钱!”

“事实上,自从进入六月份,咱们国家已经出现了以中医为虹吸点的国际医疗旅游的苗头了——粤省第一中医院、第二中医院还有帝都中医医院,都开始大量涌入从欧美过来求医的病人,往日里略显冷清的住院部,如今可都是人满为患呢!”

“这些患者最终能不能被治好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即便没有刻意宣传,但随着海外中医诊所和养生馆数量的急剧增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感受到中医的神奇和效果;在盲信效果加持下,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跑到华夏的中医院里来求医——要知道,正骨、按摩、针灸、刮痧和艾灸这些见效极快的常规中医手段,对于外国人来说,却是堪称魔法般的存在呢,见识到中医的神奇后,在中药特效药事件的效果加持下,真要是遇到了西医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又或者遇到了风险系数极高的手术,我不相信他们不愿意往华夏跑一趟!”

看着自家小姐妹自信满满的样子,陆菲菲脑海里不由地浮现了之前由某位香江影帝主演的那部由华人真实经历改编而来的《刮痧》,心中很有些感慨地叹了口气——十多年前,刮痧还被漂亮国人误认为是一种巫术,是一种虐待肉体的刑罚,但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和今年的口罩事件,有几个人还胆敢睁着眼睛说瞎话,把中医冠以“愚昧”之名?

只不过,自家小姐妹的逻辑虽然没什么问题,但真要想驱动以中医为长久虹吸点的国际医疗旅游市场,国家的扶持、国内的中医医师培训和行业规范也必须同步跟上才行——要不然,就以当前国内那可怜巴巴的几千名合格中医医师和越来越多的江湖骗子,要不了几年,中医的名声又要臭大街,到时候别说国际医疗旅游了,就连最基本的国内中医诊疗市场,都会出现迅速萎缩。

想起这段时间,国内各大制药厂在满世界的收包括中成药在内的各种配方,但却藏而不用,陆菲菲的眉毛就忍不住皱了起来——随着医改的深化,这个市场里面的浑水似乎越来越湍急了呢!(真事,这里点名批评东北某蓝瓶大药厂)

看见陆菲菲在发呆,小芸拐了拐她,示意她注意一下周边那一堆堆猛着秀肌肉和捋头发的小男生,然后问道:“菲菲,我的论文题目和主要的观点已经说了,虽然引用的国内外文献很少,但由于数据都是来自铸投商贸,本身就很有说服力,因此导师想必不会为难我;不过话说回来……你的论文写的是什么?”

听到自家小姐妹说起这个,陆菲菲的表情有些哭丧起来:“我就随便应付着写了一篇罢了,谁想到你会写的那么用心啊,跟你一比,我的论文简直见不了人!”

小芸见陆菲菲这么说,心里的好奇更重了,挽住陆菲菲胳膊的双手使劲摇了摇:“菲菲,你写的论文题目到底是什么,说说看嘛!”

陆菲菲有些郁闷地挠了挠自己的马尾巴,有些泄气地垮了垮身子:“告诉你也无妨,我的论文题目是《华夏文创旅游的模式畅想》——跟你的论文一比,我写的那篇通篇没有几组数据的论文,完全可以当成yy小说来看!”

说到这,陆菲菲有些抓狂:“完了,有你的论文珠玉在前,导师肯定不会给我过了……死小芸,当初写论文的时候为什么不给我过一眼!?”

忽然想起了什么,陆菲菲紧紧抓住小芸的肩膀,一脸期待地说道:“现在正是午休时间,你说……咱俩要是冲到导师办公室,把你的论文抢出来,会不会成功?”

小芸翻了个白眼,心说把我的论文抢回来?那你让我怎么毕业?

再说了,那些论文导师早就看过了,你现在抢回来有什么用?

有些无语地拍掉陆菲菲的双手,小芸有些奇怪地问道:“医疗健康事业部所有项目的资料不都要过你的眼么?按理来说,只要你愿意,就医疗健康这个话题,你随便写篇论文都比我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为什么你放着本职内容不写,偏偏去写什么文创旅游啊!?”

陆菲菲闻言,表情更苦了:“还不是怪那只猪头!当初是他出题考我,考完后我想着偷懒,于是干脆把那些yy写成论文了!”

猪头?

杨、杨总出的考题?

得!

您就凡尔赛吧,要是导师知道,你那篇通篇没有什么数据的yy论文是通过了杨总初步考核的,那绝对会当成宝贝似地珍藏起来好好学习。

至于说会不给你过……

大姐,那可是国内被视作引路明灯的杨总初审过的论文啊,导师要是胆敢不给你过,事后被翻出来,他不得被各界骂到行业除名才怪!

想到这,小芸很有些沮丧地叹了口气,瞬间觉得手里的泉城汽水不香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