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塔西佗陷阱(2 / 2)

加入书签

塔西佗陷阱是古罗马史学家塔西佗所提出的一种见解;他认为当zf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得罪人民。

这个见解后来被指认成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或政治学定律,它指一个社会机构(或组织或部门等)一旦失去社会公信力,那么它无论办什么事情或表达什么言论,都不会引起人们的相信,相反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跟普通人相处没什么区别,除非是别有用心,否则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去主动相信一个名声彻底臭掉的人。

而塔西佗陷阱具有四个非常明显的特点:

一是归责惯性——民众认为zf是万能的,当公众利益受到损害时,都惯性的归因于zf,认为这一切后果的都是zf的不作为造成的。

二是意见集合性——“老不信”现象不是个别人、少数人的意见,而是相当多的社会成员的意见集合,并且这种集合在不断扩大,扩大到一种共识大于共识的对立面。

三是弱势群体集群——弱势群体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周围人的目光、同情;当周围的同情被其吸引过去后,再将其同化,使弱势群体逐渐增大。现代社会逐渐以群体的聚合为特征,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四是刻板成见——心理学上的“近因效应”对这种刻板成见起推动作用,当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最近印象的好坏,并在一定时期内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直接影响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很明显,杨铸这段时间整出来的幺蛾子,就是打算利用弱势群体所遭遇到的种种不公事件,逐步固化漂亮国民众的某些印象——也就是所谓的“贴标签”,当他们对不同领域一一形成了刻板成见的时候,也就是漂亮国彻底拔不出泥潭的时候。

见到中年人不置可否地点了下头,示意她继续往下说的时候,吕思思开口道:“虽然说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其实对于塔西佗陷阱都非常有研究,并且不约而同地避免自己滑向这个完全不可控的陷阱,但问题是……有些时候,这东西并不是你想避免,就真的能避免的了的。”

说到这,吕思思沉吟了一下:“头,你也知道,这个世界上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一些影响力或大或小的公共事件;”

“对此,相关部门如果简单地【选择性发布】,不仅不能让民众信服,而且会让质疑更加密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这种轨迹将会更加明显;如若稍微处理不慎,或出现些许疏漏,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社会事件,都有可能落入塔西佗陷阱,从而导致zf公信的二次危机”。

“因此,即便全球各国对塔西佗陷阱研究了非常不短的时间,事实上,预防塔西佗陷阱其实说来说去也就那么几种手段;”

“第一、掌握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主动权;”

“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相关部门就会启动相应的媒介预警机制,迅速前往现场获得第一手消息,迅速发布以解除公众的疑虑——事实上,在纸媒时代这一点做的很好,毕竟那时候的新闻主要获取渠道是记者和报社,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相关部门总是能在源头就把绝大部分应该筛选调掉的新闻给拦截下来。”

“但是很可惜,现在全球已经逐步进入互联网时代,而随着流媒体的兴起,任何人都可以把看到的新闻发布在网络平台上,因此别说各国还没出台健全的网络新闻监管法律了……即便是出台了,在这个互联网野蛮生长的年代,想要在第一时间筛掉所有有隐患的新闻谈何容易!”

“第二、强化舆情预警系统;”

“其实针对这一块,各国一直都有在研究和把握信息传播的规律和机制,在事件发生之前建立全方位的舆情监测系统和预警机制,在事件发生之时密切监视网络舆情的波动和公众的信息诉求,关注民众讨论的议题变化,并充分利用媒体向外界迅速、透明、及时地公开相关信息。”

“在纸媒时代,一些主要国家在这一块做的其实不差,不但有相关部门专门负责这个,还把各种报纸、电视节目明里暗里的种种规则玩得透透的——基本上来说,只要愿意,民众听到的全都是某些人想要他们听到的新闻。”

“但还是那句话,现在已经逐步互联网时代了,流媒体的运作机制、传播机制以及渠道核心中介人群,跟传统纸媒根本就是两码事——或许这些核心要素以后会逐步被修正到纸媒时代的基础逻辑上去,但在当下,除非漂亮国打算修改游戏规则,否则以前的那一套预警系统根本不好使!”

“第三、及时发布信息,紧贴民众需求”

“相关部门往往会实时监测网民的评论态度,根据公众的诉求设置议程,及时发布公众最想知道的事实真相,正视舆论对各部门的倒逼作用。”

“这个很好理解,毕竟猜疑一旦开始发酵,就很容易变成民众认知上的【不是事实的事实】,一旦与达克效应相互作用,委实后患无穷。”

“但问题是,第三点与第二点是紧密相接的,当下传统的舆情预警系统都存在巨大漏洞,监测到的基本上都是已经进行初步发酵过的新闻,他们怎么可能做的到及时二字?”

“第四、培养意见领袖,引导民众的思维方向。”

“在过往,充当着意见领袖的除了各部门的官方代表外,主要是那些名人、名记、主持人;”

“但新兴的流媒体对于这些人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而且毕竟网络与现实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墙,由于在互联网领域,民众往往会呈现一种人格分裂的状态,这导致了现实名人的公信力往往无法全部转化为互联网的公信力——况且由于互联网上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互动形式跟传统节目有着本质上的差别,那些线下名人就算入驻互联网,在没摸清楚游戏规则、放下身段之前,做再多也是徒劳;”

“偏偏由于先入优势,流媒体上已经冒出来了一批初具影响力的意见领袖,而且由于这些人的草根属性,共情因素下,在大部分领域,民众其实往往更信任他们——也就是说,在互联网领域的意见领袖,有关部门在当前完全就是个小卒!”

一口气说了那么多,吕思思见到中年人脸上的表情始终淡淡的,知晓领导对于自己花那么多口舌讲解那么肤浅的常识有些不耐了,当下赶紧进入整体。

“按照老大的说法,目前全世界用以预防和应对塔西佗陷阱的办法,说到底都是【术】的层面——也就是说,玩的只是手段而已,根本不是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从本质上来说,如果想要真正避免陷入塔西佗陷阱,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真实!”

“信息要真实,态度也要真实——唯有真实,才能加固诚信体系,才能令民众信服。”

“用老大的话来说,其实质疑并不可怕,事实真相能经得住一切质疑。即使是谣言,在真相面前也会烟消云散。有关部门应对公共事件时,更应该实事求是,实话实说,才能获得公众的信任。”

“但问题来了……”

“人毕竟是有自己的心理底线的,心中也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做到了【真实】二字,最多只不过是让他们在不盲从的同时,对相关部门多一点谅解和容忍度罢了——但是如果负面情绪真的超过临界线的话,该爆发还是会爆发的!”

听到这,中年人似乎明白了什么:“小吕,你是说……?”

吕思思点了点头:“没错,不管公关手段再怎么高超,对于【内生性的塔西佗陷阱】来说,终究是没用的——鸡蛋碎了,你再怎么捂,时间久了还是能闻到臭味的。”

“说起来,老大玩的这一招是妥妥的阳谋——我只是把漂亮国当下各种最真实的现状展现给民众而已,至于民众怎么想,相关部门后续怎么处理,我一概不管!”

“如果你想限制我的这种玩法,很简单——要么你出台相关的法律,要么你重新修改游戏规则!”

“但是很显然,第二点想都别想,就连第一点在短期内很难实现,毕竟连个第五条修正案都需要磨那么长的时间,更何况出台一部全新的法律了——除非是出现了重大变故,否则按照漂亮国的效率,起码三年内不会出现那东东。”

“而以老大现在的身家和各方势力的利益捆绑程度,就算漂亮国那边对于这种煽风点火的行为再有不满,但短期内也绝对不会撕破脸皮——再说了,漂亮国的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的紧,眼下固然有不少财团极为不满,但同样的,也有不少的势力盼着老大把这把火点的越大越好!”

中年人闻言,点了点头,由于历史、体制和文化因素,漂亮国内部各方势力关系的复杂和混乱程度远不是寻常人能想象,别看杨铸现在是在到处点火,但最起码……以硅谷为代表的那些互联网公司后面的财团以及将重心转为高新制造的财团、甚至华尔街背后的部分财团,估计都会乐见其成。

“小吕,可是我还是有些不懂。”中年人沉吟了一会,开口道。

吕思思自然知道自家领导是什么意思,当下解释道:“老大之所以在当下把主要矛头指向漂亮国的警察系统,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问题的确很多,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漂亮国的警察跟咱们国家的同行属性完全不一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非敏感性。”

“而按照老大的说法,加速民众的不信任度,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他们日常里最容易接触到的,同时也具有公权符号人群下手——如果有一天,当他们觉得漂亮国警察全都是恶棍的时候,连带效果下,其余的部门自然也就不值得信任,那些人说的话,自然也全都变成了谎言;”

“当他们觉得现实生活里全都是谎言的时候,哪里才有真相呢?……那自然是互联网!”

“而到了那时候,他们各方面的认知,将会被以猩猩网和向性网为代表的互联网流媒体重构——届时,漂亮国本国的饮食习惯不再可取;漂亮国的食品不再安全;漂亮国的药品没有中药好;就连漂亮国大部分的工业品,也没有华夏的品质好!”

说到这,吕思思叹了口气:“虽然老大说,他之所以搞这个计划,为的是赶在漂亮国还没出台相关法律之前,加快收购猛山都的步伐——毕竟只有当足够多有选票的漂亮国民众站起来声讨猛山都的时候,漂亮国这边才会考虑把这个烫手山芋丢给拜耳集团。”

“但是……我总觉得老大还有其它的想法,但是他一直没给我说。”

猛山都?

中年人顿时意识到了什么,忍不住有些牙疼地抽了抽嘴。

杨铸啊杨铸,为了烤地瓜,你直接把整座山点着……

你确定你不需要去精神病院看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