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浮光(1 / 2)

加入书签

其实如同上美厂曾经是宫崎骏心目中的圣地一样,除了华夏的动画曾经有过令世界惊叹的辉煌之外,过去几十年,华夏的音乐也曾经有过自己的高光时刻。

当然,这里并不全是指“一个中岛美雪养活了半个乐坛”的港台音乐——事实上,大陆过去几十年间,尤其是60-80年代的电视剧配乐及主题曲,绝对达到了后世拍马都赶不上的水平。

别的不说,光西游、红楼、三国三部电视剧里面的主题曲和插曲,便是一个短时间内根本无法逾越的存在,以至于当初那个号称“代表了亚洲最高音乐水平”的岛国引进这些电视剧的时候,无数音乐人直接震到心神失守。

这些电视剧里面,《三国》里面的音乐固然是几乎都是原创,但是《红楼》和《西游》里面,大部分的场景配乐是借鉴“道乐”创作而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西游里面天宫宴请画面里用的那首《天府乐》,如果你曾经听过青羊宫乐团演奏的那首《长生酒》,就会发现,两首曲子之间的内在神韵,有种惊人的相似。

如果大家对那些配乐已经忘记的七七八八的话,那不妨再举个例子——经常出现在港台电影、尤其是出现在古装电影里的那首颇有些喜庆的金曲《孤灯伴佳人》,几乎就是拿道乐《宫廷乐》小改而来的。

可以说,后世大火特火的各种流行音乐和网络歌曲,之所以被那些四十岁以上的人嗤之以鼻,里面固然有着审美偏好的差异,但追根究底,不过是那些人的少年时代听过太多瑰宝级别的音乐了——虽然由于文化以及人生经历的局限性,大部分普通民众初听这些音乐之时,并没有觉得这些音乐有多牛叉,但等到阅历见涨,各方面素养被动地提升上来后,这才逐渐琢磨出这些音乐的好来。

嗯……

说句可能得罪人的话,其实即便不考虑创作灵感和技术的原因,仅仅只是从立意上来讲,音乐真的分三六九等的——那些整天情情爱爱、分手心碎的流行歌曲,不管它在当下再火,跟立意宏大的那些音乐比起来,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

如果你不信,大可以在人生阅历累积到了一定程度后,把年少时曾经喜欢的不得了的那些流行音乐去跟诸如《出埃及记》、《故宫的记忆》、《遥远的旅途》、《象王行》、《九州同》、《秦王破阵曲(柳青瑶版)》等音乐拿来对比,就会有一个极为清晰的感官。

而很不巧,以上拿来做对比的那些音乐,除了《出埃及记》以外,其余的全都都跟华夏的宫廷乐有着直接的血脉关系——如果你听华夏的宫廷乐比较多,同时又对华夏近代史比较了解的话,自然就知道为什么一度以“自哀”为主调的岛国,能够创作出那么多气势磅礴的华夏风音乐。

事实上,华夏自古以来便崇尚礼乐,因此宫廷乐只是一个统称而已,根据用途和使用场景的不同,宫廷乐其实分为许多个分支——但是流传到当今的宫廷乐,主要还是“雅乐”和“燕乐”这两种类型。

“雅乐”很好理解,主要就是祭天祭祖场合用的,因此在那一套堪称繁文缛节的礼乐规则下,你别想着它有多好听。

而“燕乐”其实是现代的叫法,是某些所谓的专家为了跟岛国区分而改过来的名字,真正的叫法应该是“宴乐”——顾名思义,就是宴会上演奏的音乐,因此大部分以欢快和雍容为主,也是数千年来,普通民众最乐意保存和流传的乐曲。

虽然使用场景稍微“俗”了些,但毕竟冠以了“宫廷”二字,因此其曲调的优美悦耳程度以及内涵的音乐造诣,也远远不是一般的音乐可以比拟。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道乐与宫廷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可以说,道家除了是化学家、物理学家、医学家外,还有一个隐藏身份——音乐家。

要知道,瞎子阿炳父亲就是某所道观的主持,并且颇为擅长操弄音乐,正是因为有着这层家庭渊源,阿炳才能创作出作出《二泉映月》,要不然,你真的以为创作一首名曲有那么容易?

而作为西南首屈一指的道观,青羊宫里面自然有许多古代传承下来的宫廷乐谱,而且是以燕乐居多——事实上,青羊宫那支由自己的道士组成的道乐团除了一度在庆典上演奏外,在上级要求下,从八九十年代就开始在进行交流演出了,一直到零五年左右的时候才停止,因此虽然普通人对这支道乐团颇为陌生,但在官方小圈子里,它可是声名赫赫。

……………………

听完万清漪大致地介绍了一下宫廷乐和道乐团的知识后,杨铸恍然大悟,怪不得林可染他们宁愿这么折腾,也非要跑到青羊宫来乖乖等着啊,闹半天里面是有这么一层干系——别以为林可染勉强算是一号人物就很了不起了,与“只渡有元人”的佛门不同,道家骨子里讲究的其实是天真率性,因此如果不爽了,说不鸟你就不鸟你。

而那两名up主则是惊见天人一样地死死盯着容貌和气质把自己碾压到尘里的万清漪——他们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位长得比那位大明星还精致的气质美人,竟然也有不俗的音乐知识储备。

万清漪并未在意两位up主的反应,只是轻笑了一下:“可染,据我所知,那首《宫廷乐(lè)》曲调跟孤灯伴佳人惊人地相似,虽然听起来的确非常好听,更是那首影视金曲的【母本】,但以现在观众的音乐认知和审美,难说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你第一次跟其余up主联动就选用这首曲子,真的合适么?”

林可染现在的情况略微有些奇妙,她那一系列的高质量视频在海外极受追捧,隐隐有“华夏文化传播大使”的苗头;但在国内,却有许多观众并不怎么买账。

说她奇装异服博人眼球的有之;

说她打着文化的旗号明目张胆地做广告的有之;

说她不务正业,如果国企的高管都像她这样,华夏的企业将没有未来的有之;

还有人攻击她视频里的配乐堆砌辞藻、哗众取宠,会把观众的音乐审美带偏。

总之,“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句话在林可染身上表现的颇为淋漓尽致——虽然林可染那颇为不俗的颜值和与众不同的清冷气质为她吸引了不少颜粉,使得她在国内的粉丝数量积累到了四百万上下的样子,但整体来说,却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

而万清漪的提醒显然很有必要;华夏民众的音乐审美和辨识能力一直要到2015年以后才算是普遍小有提升,以当下的情况,她完全可以想得到,这首宫廷乐一出,网上绝对会铺天盖地地出现诸如“抄袭”、“陈旧”、“靡靡之音”等一系列声音。

嗯……

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母本被反过来指责抄袭,估计也就是此时的华夏能干出来的事情——未经证实的江湖小道消息,青羊宫道乐团之所以在后来基本上不在公共场合演出了,就是因为某些毫无音乐常识的人曾经指责他们抄袭。

林可染自然听得懂自家闺蜜这话是什么意思,当下略有些无奈地说道:“主策团队目前的重心还是放在海外,再加上斑鸠网在这一块的重心就是向外推广华夏文化,因此国内的网民爱怎么吵就怎么吵呗,反正我已经习惯了。”

说完,颇有些不满地望了望杨铸:“要不是某人不给力,从第三期开始起就没再给原创配乐了,主创团队也不至于从宴乐下手,求到青羊宫道乐团这边来——不过也难怪,又要具有浓重的华夏特色,又要听得入耳,还要保持每个月一首的创作速度,这的确有些强人所难了。”

杨铸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其实林可染第一期所用的那首盗用而来的《辞·九门回忆》还是非常成功的,这种融合了戏腔的曲调,虽然也有一些争议,但总体来说,即便是在国内也获得了大部分人的认可和鼓励;

第二期用的那首《棠梨煎雪》,虽然整体曲调颇为平缓,但配以歌词唱来,有种说不出来的少女纯真,多听几遍后很容易让人沉醉在那种两小无猜的淡淡遗憾里,因此其在国内的评价反而比《辞.九门回忆》更高一些。

正当观众们期待林可染的视频里能出现更多的原创优质音乐的时候,结果……

没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