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中)(1 / 2)

加入书签

“????”

        库房内。

        听到王老口中冒出的【一万五千米】这个数字。

        徐云顿时一怔,眼中浮现出了一股茫然。

        这啥情况?

        要知道。

        根据徐云和钱五师他们之前的推导。

        为了让‘诛仙剑’导弹具备足够形成乘波体或者说准激波的速度,它的坠落高度要比徐云原先设想的高出八千米左右。

        这个数字到了钱五师嘴里,则变成了【一万米】以及【九千五百米也行】。

        结果眼下轮到王老这边。

        他非但没有降低要求,反而还提高到了一万五千米?

        不过仔细想想

        似乎也挺正常的。

        毕竟余量冗余这四个字,在后世可算是兔子们的基本人设了

        例如赫赫有名的月兔二号。

        这玩意公开的设计寿命是3个月,当时国际上对它的评价是中规中矩。

        然而从2019年1月3日到现在。

        这玩意儿已经在月球上待了

        整整四年。

        另外它的实际运行时长730多天,累计行驶近1500米,对外发布各级科学数据超过了940.1GB。

        大概除了设计团队,没人能知道兔子们给它预设了多少工作寿命吧.

        等等!

        想到月兔二号,徐云忽然意识到了另一件事:

        华夏航空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正是面前的王老。

        换句话说。

        兔子们后来在航天领域搞余量冗余的万恶之源,该不会就是?

        嘶.好像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与此同时。

        王老面前的长桌上。

        听到王老说的这番话。

        除了极少数诸如郑涛、周绍平之类事先有所准备的人外,其余成员几乎也都为之一愣。

        不过在回过神后。

        众人并没有太过大惊小怪,而是相继调整好了坐姿,一副聆听王老传达要求的姿态。

        毕竟

        不是他们计算的参数出错.或者说不是他们的能力问题就好。

        这些年轻人恐惧的并不是推导重来,而是担心因为自己小组的失误拖了集体后腿。

        过了片刻。

        一直以来都展现出了极强领头作风的郑涛看了眼同伴,发现无人出声后主动开口表起了态:

        “王主任,有什么要改进的地方您就直说吧,只要不是我们戮仙剑小组的问题,怎么改都成!”

        听闻此言。

        王老又环视了周围一圈,对上众人坚定的目光后轻轻点了点头:

        “很好,既然大家都有这觉悟,那咱们就聊正事吧。”

        于是王老便拉过身边可以移动的黑板,拿起粉笔,说道:

        “我们原先计算的飞艇高度是地面上空3到3.1万米,而眼下提高一万五千米,那么停留高度就是4.5-4.6万米。”

        “如此一来,我们首先要计算的就是飞艇的升力问题。”

        “直接点说,就是浮力要重新计算了。”

        上辈子是飞艇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虽然有些飞艇上会安装有动力系统,不过这个系统提供的主要是水平移动的动力。

        至于飞艇上升的动力,主要靠浮力完成。

        一般来说。

        飞艇内不止一个气囊,外气囊充满氦气或氢气,内气囊是空气,通过鼓风机控制体积。

        内气囊充空气,体积增大,外气囊中的氦气体积减小,浮力减小;

        内气囊抽出空气,体积减小,外气囊中氦气体积增大,浮力增大。

        而在实际过程中。

        这种气体交换又会受到空气温度的影响,因此设计起来相对会比较复杂一点。

        当然了。

        这里的复杂主要是针对笨.咳咳,外行人而言的。

        对于王老他们这些航空航天的专业人士来说,这种气体优化并不算难事。

        因此很快。

        一位头顶锃光瓦亮,一看就是个顶尖强者的男生举起了手:

        “老师,我有思路了。”

        王老朝他点点头:

        “运城,你来说说。”

        名叫运城的光头男生闻言立刻站起身,几步走到了王老身边,拿起粉笔边说边写了起来:

        “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应该都知道,艇内外压差的安全范围非常有限。”

        “根据我们之前的计算,飞艇的内外压差必须维持在250Pa-550pa之间,允许的最大波动值只有300Pa。”

        “在这种基础下,我们想要让飞艇升力提高,那么显然只能通过内环排气完成”

        说着。

        男生便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方程:

        α=1ρa(h)/ρ(h)

        M=ρ(h)V  (1α)

        第一个方程中的α是空气密度率,ρ(h)是大气密度,ρa(h)是大气压强

        第二个方程中的M是飞艇质量,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质量方程。

        接着运城又继续写了几个方程。

        ρ(h)=ρ(0)  T(h)T(0)4.25588T

        (h)=T(0)+dT·h,0≤  h≤  11000mρ(11000)e1.5776×104(h11000)

        T(h)=  216.65K

        ρ(0)=  1.225kg/m;

        ρ(11000)=  0.36391kg/m;

        T(0)=  288.15K;

        dT  =0.0065K

        看到这里。

        现场的不少人眼中纷纷冒出了略带明悟的神采。

        果不其然。

        运城很快写下了一个最终式:

        mHe,out(t)+˙mair,out(t)=uΔP(t),  eΔP(t)>  0˙mHe,out(t)+˙mair,out(t)=0,  eΔP(t)≤0

        接着运城放下粉笔,对王老说道:

        “老师,请您过目。”

        王老从运城落笔的一刻便没有挪开视线,更是在他写到一半的时候,便已经彻底明白了自己这位学生的想法。

        因此在运城开口后。

        王老当即便点了点头:

        “不错,推导的公式没有问题,数学上是过关的。”

        听到自己老师的夸赞,运城忍不住嘿嘿笑着挠了挠头发。

        他所写的这个公式并不难理解,实质上就是一个特殊的大气环境模型。

        其中大气压强的模块运城并没有写完,不过可以靠着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求出来。

        随后王老又看向了运城,对他问道:

        “运城,你继续说吧。”

        运城用力点了点头,继续在黑板上画了个比较直观的图示:

        “老师,各位同志,所以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我们可以把艇身形状改成类似于椭球形,低阻力飞艇外形长细比大概在4左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