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该出现的人!(1 / 2)

加入书签

“......”

        此时此刻。

        看着面前陈书同手中的这个塑料袋。

        王恩生的表情隐隐有些....

        懵逼。

        虽然他目前的职务是靖西县人民武装部的负责人,属于大家认知中标准的‘大老粗’。

        但再怎么粗,水稻这玩意儿他还是认识的。

        别的不说。

        就说靖西县每年的秋收吧。

        一到秋收时节,人武部的官兵和民兵们便会暂时脱下军装,前去下面的各个公社帮忙收粮。

        而靖西所在的八桂又在华夏南边,耕地类型是水田,主要的粮食作物正是水稻。

        因此无论是农民们耕种的水稻还是野生水稻,王恩生对它们的模样并不陌生:

        花序三十厘米左右,棱角比较粗糙,成熟的时候向下弯曲。

        花穗两侧非常扁平,一般是长圆卵形或者椭圆形。

        但眼下的陈书同手中这株水稻的花穗,却与王恩生认知中的有些不一样。

        它的个头要比普通水稻小一点儿,花穗隐隐有些裂开,似乎像是缺水干裂了一般。

        怎么说呢.....

        看起来有点蔫吧?

        眼见王恩生的表情有些诧异,陈书同又晃了晃手中的这株水稻,问道:

        “王队长,你是不是也感觉这株水稻有些奇怪?”

        王恩生这才回过神,轻轻点了点头:

        “看起来是有点古怪,像是营养不良似的....陈教授,这玩意儿您是怎么找到的?”

        陈书同指了指远处某个杂草茂盛的草丛,解释道:

        “喏,我之前不是在那边采集土壤样本么,结果翻土的时候瞅见了一小片野稻。”

        “那些野稻差不多有七八株吧,都长这模样蔫了吧唧的,看起来不像是营养不良的单株,所以我就顺手采了个样本。”

        “回去后我准备请农科所的同志看看——最近他们在收集农作物样本,一株特殊样本被采纳后能换一毛钱呢。”

        王恩生了然的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

        野生水稻在如今这个时代很常见,毕竟它本身就是一种低海拔的标准作物。

        只要在海拔600米以下、阳光充足同时湿度合适的沟渠、沼泽地带,基本上都能见到野生水稻。

        陈书同发现野生水稻的位置边上不远就是瀑布,湿度水源自不必说。

        同时这里有着黑水虻分解粪便,土质本就极其适合各类植物生长。

        加之地势、阳光均符合相关要求,所以这里出现野水稻完全合理。

        至于陈书同所说的奖励......

        这算是眼下这个时期的一种官方悬赏,属于某种“扩列”的物种统计方法。

        遇到特殊的植物或者作物都可以采集下来送去当地作物所分辨,要是被采纳了通常都会给些奖励。

        华夏有不少特殊的植物甚至鸟类样本都是这样被发现的,不过期间也出现过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伪造样本骗钱的事儿。

        后来随着国内采样能力越来越强,这种悬赏便也逐渐取消了,算是个时代性的产物。

        当然了。

        这株古怪的水稻对于王恩生和陈书同等人来说只是个小插曲,并不是主菜。

        因此很快。

        他们便将注意力重新投放回了黑水虻的身上,开始采集起了这种虫子的幼虫。

        .............

        两天之后。

        221基地。

        职工医院的康复室内。

        此时此刻。

        医院的首席医师林宇正拿着根小铁签,在一张黑乎乎的脚掌上轻轻的戳着:

        “闭上眼睛,仔细感受一下....韩立同志,有感觉吗?”

        林宇话说完后。

        闭着眼睛的徐云仔细感悟了一会儿,方才缓缓睁开眼,轻轻摇了摇头:

        “没有感觉。”

        听闻此言。

        林宇的眉头顿时微不可查的一皱。

        徐云敏锐的注意到了林宇的这个小动作,不由出声问道:

        “林医生,我的情况是不是很糟糕?”

        “.......”

        林宇沉默片刻,最终微微颔,承认道:

        “确实不太乐观,毕竟韩立同志,从你醒来到现在已经快两个月了。”

        “这个时间想要痊愈显然不太可能,下床正常走动也不太现实——你又不是体育生。”

        “但理论上来说,无论怎么样,肢体的感觉应该是要恢复一些的。”

        “至少.....脚底不应该被戳破了四个孔还没啥感觉。”

        徐云:

        “.......?”

        这句话好像有什么地方怪怪的?

        “当然了。”

        随后林宇又笑着摆了摆手,安慰道:

        “人和人的体质不能一概而论,例如我认识个志愿军战士,曾经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借助掩护,用石头砸死了三个包围他了、手上还拿着自动步枪的海对面鬼子。”

        “因此韩立同志,或许你的身体机能与常人也存在一些差异,所以恢复的相对慢一点。”

        “反正你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慢慢调养下去总是会有好转的。”

        徐云也跟着点了点头。

        实际上。

        他的心态要比林宇所想象的还要好上不少,甚至可以说毫无波动。

        毕竟......

        这具身体并不是他的真身。

        虽然能恢复行动下地肯定要比坐在轮椅上好,但真要是瘫痪了倒也不至于让他万念俱灰。

        大不了在副本里做回霍金呗。

        反正这里是自己家,又不会有人逼着他去萝莉岛去证明黑洞无毛定理。

        “小韩!”

        就在徐云思索之际。

        康复室的入口处忽然出现了老郭的身影:

        “小韩,好消息,黑水虻的幼虫已经找到了!第一批样本半天前刚运到了基地!”

        徐云闻言身子顿时一震,勐然转头看向了老郭:

        “郭工,这么快就找到黑水虻的聚集点了?”

        要知道。

        之前徐云为了不让自己的言行太过异常,总共给了李觉他们好几个地点进行候选——其中有几个地点还跨越了省份来着。

        除了靖西之外。

        还包括了川省和闽省,基本上哪儿山多就指哪儿。

        结果没想到......

        上头的效率居然这么高,前后不过三天时间,就找到并且将黑水虻幼虫给送到了基地?

        见此情形。

        徐云也顾不得今天的复健安排了,立刻对老郭说道:

        “郭工,幼虫现在在哪儿?”

        “在郑教授他们那儿。”

        老郭说了个徐云不太熟悉的人名,不过听起来应该是负责动物育种的某位分郑负责人。

        接着他又看向了林宇,试探着问道:

        “林医师,您看......”

        林宇听出了老郭的话外之音,只能无奈一摊手:

        “好吧,今天的复健取消,明天再来吧。”

        “小乔,你辛苦一下,陪韩立同志过去一趟。”

        小乔笑吟吟的朝林宇敬了个礼:

        “得令!”

        随后在老郭的引导下。

        几人很快乘坐职工列车的专座,抵达了位于221基地西南部的15分厂。

        十五厂区是基地的自来水厂,用于供给基地的日常用水。

        不过除了供水职能外。

        十五厂区周边还有几间用于各种目的的实验室。

        这些实验室不存在太大的化学污染以及安全隐患,比如说一些小型精密仪器的生产加工,又比如.....

        微生物检测实验室。

        当徐云和乔彩虹以及老郭抵达现场的时候。

        钱秉穹与厂长李觉已经先一步来到了这间实验室内。

        进屋后。

        “老钱,老李。”

        老郭先是朝钱秉穹和李觉打了声招呼,随后看向了现场的另一位光头中年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