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倭国与新罗结盟(2 / 2)

加入书签

“侯将军,找我有事吗?”武承嗣放下笔,抬头问道。

侯延景道:“大帅,后备营的陈子昂想求见您,说有大事要向您禀告。”

武承嗣暗暗一惊,陈子昂是武媚派过来的间谍,他突然求见自己做甚么?

“让他进来吧。”

没过多久,陈子昂进入帅帐。

以前武承嗣每次见到此人,对方脸上总挂着笑容,今日见面,却发现他脸色苍白,神情忐忑,内心显得很不安。

武承嗣寻思:“姑母近来与我关系越来越好,当不至于做对我不利的事,他为何露出这种神态?”

问道:“陈子昂,你找本王有何事?”

陈子昂咬了咬牙,跪倒在地,道:“周王殿下,我……我……”深吸一口气,道:“我是来向您请罪的!”

“请甚么罪?”

陈子昂心一横,道:“我……我其实是奉太后殿下的命令,进入西讨大营。”

说完叩首在地,心脏砰砰直跳。

武承嗣默默凝视着他,良久之后,缓缓说道:“本王早就知道了。”

陈子昂猛抬起头,愕然道:“您知道?”

武承嗣并不解释,挑眉道:“本王现在想知道的是,你为何要主动将这件事告诉本王?是太后的命令吗?”

陈子昂急道:“不,不,太后殿下命我离开军营,我……我想继续留在军营,跟着您去战场杀敌!所以……所以……”

武承嗣暗暗寻思,武媚主动让陈子昂离开,是怕他发现陈子昂身份,影响两人之间关系!

又想:“这固然是因我前段时间救驾,让她对我恢复信赖。也因我握着军权,她需要我的支持。”

他对武则天一直有着清醒的认识,知道她每一个言行,都有着其政治目的。

望着阶下的陈子昂,他暗暗叹了口气。

“陈子昂,你既然是太后的人,就应该知道她的脾气。就算本王帮你去求情,她一时也许会答应,但绝不会原谅你的背叛!”

陈子昂脸色苍白,道:“我明白,但只要有一份机会,我都想要尝试。大不了被您或者太后赐死,也好过继续活在阴谋算计中!”

武承嗣暗暗点头,说道:

“你能有这种觉悟,我很喜欢。这样吧,你先回去,我想个妥善的法子,让你既能待在军营,又不得罪太后。”

陈子昂大喜过望,重重叩首道:“多谢殿下再造之恩!”

抬起头道:“太后让我今日就离开军营。那在下先行回城,在城中等着您的消息!”

“不行!你若是现在离开,再将你调回来就麻烦了,你且让我想想。对了,你别跪着了,起来吧。”

陈子昂站起身,望着武承嗣在帐内来回踱着步子,视线随着他身影移动。

好半晌后,武承嗣停住脚步,缓缓说道:“你将今日与太后会面的情形,详细与我说一遍。”

陈子昂答应一声,毫不犹豫便将今日的事都说了。

末了还补充道:“太后殿下暗中有一支庞大的密探内卫,由一名老宫女统领,我便是密探中的一员。”

武承嗣点了点头,道:“你现在先回大营,离营之前,写份‘论与吐蕃国作战’的策论,交给侯延景,后面的事就交给本王了。”

陈子昂大声道:“是!在下一定用心写好这份策论!”

武承嗣微微一笑,道:“去吧。”

陈子昂离去后不久,武攸暨匆匆来到帅帐,满脸尽是兴奋之色。

“二哥,那个火……火炮可太厉害了,竟能将铁球射那么远,真是不可思议!”

武承嗣微笑道:“你也去神火营看过了?”

武攸暨埋怨道:“你下午只带韩成和罗素去看,也不带我,我只好自己过去瞧了。”

武承嗣笑道:“你又不属于西讨大营,我通知你都要等老半天,怎么带你去?”

武攸暨道:“那你赶紧把我调入西讨大营吧,我不想待在金吾卫了!”

武承嗣笑道:“右金吾卫有个将军空缺,本来我还想上奏举荐你担任,既然你想进西讨大营,那就算了吧。”

武攸暨并不上当,哼道:

“二哥,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最近准备在西讨大营设八个将军职位。我要当西讨军将军,不当金吾卫将军!”

武承嗣沉默了一会,郑重道:

“老五,如今朝局不稳,金吾卫重要性远胜西讨军。尤其是右金吾卫,我还没有完全掌控,你这时候可不能走。”

武攸暨愣了一下,点头道:“小弟明白了,你是不放心殷王!”

武承嗣点头道:“他刚进金吾卫,没有根基,我们不能给他时间,让他在右金吾卫站稳脚跟。”

武攸暨昂首道:“二哥,我答应你就是,但我手下那一干旧部,你得让他们都跟我过去。”

“那是自然,我会给他们每人升一级!”

武攸暨微笑道:“小弟去了右金吾卫,一定将李旦那小子给架空了!”

酉时已过一半,两人一同向长安城返回。

一路上武承嗣问起武攸暨辽东情况。

前段时间,武承嗣派他去辽东,巡查刘审礼和裴行俭治理辽东情况。

武攸暨道:“裴将军已将安东都护府境内所有地方势力全部剿灭!我微服探访过,各地民生都在恢复。”

“他还启用本地德高望重之人,协助朝廷官员一起治理地方,甚至亲自拜访了高丽一个有名的大儒,将对方请出山,担任要职。”

武承嗣点点头,又问:“刘审礼那边呢?”

“他那边不太顺利。因为迁移过去的唐人很多,那些契丹人经常与唐人起冲突,本地官府个个忙的焦头烂额。”

武承嗣寻思:“刘审礼毕竟是个武将,不如裴行俭文武双全,让他管理契丹人恐怕非其所长。”

但转念一想,现在才一年时间,要想快速出成绩并不容易。

而且手边也没有更好人选,不如再观察一段时间。

“辽东周边几国近来有什么动静?”

“室韦人最近与奚族人起了些龌龊,双方常常爆发些小冲突。突厥人没有动静,裴将军说突厥人内部正在进一步整合。”

武承嗣点点头,突厥人现在应该打着卧薪尝胆的主意,不主动挑事,暗暗恢复实力。

只要等唐朝一有变,就会趁机脱离唐朝独立!”

武攸暨继续道:“靺褐的祚荣近来动作很大,吞并了周边不少小部落,大有一统靺褐的气势。裴将军说祚荣野心不小,需得防备。”

武承嗣道:“我记得靺褐另有两大部落,一个叫伯咄部,一个叫白山部,两人都与祚荣不合。”

武攸暨笑道:“二哥,你与裴将军想到一块去了,他说这两部首领都找过他,希望唐朝制止祚荣吞并周边小部落。”

“裴将军怎么说?”

“他说朝廷可以派特使去找祚荣,让他停止扩张。祚荣必定不肯,届时朝廷就停止对他的所有支持,改支持另两个靺褐部落!”

武承嗣点头道:“我明日就去找姑母,派特使去靺褐。”

武攸暨脸色忽然变得凝重,道:“二哥,我离开辽东前,裴将军拜托我一件事,我刚才离开军营,就是去帮他处理这事。”

“何事?”

“是关于高丽。这半年来,新罗一直在猛打高丽,原本高丽军在乐伯统领下,还能守得住。

但从十月开始,刘仁愿将军派人提醒裴将军,说倭国人又与新罗结盟。

果不其然,十月五日,新罗、倭国十万联军猛攻‘铁原城’,乐伯率领五万高丽军死守了一个月,最终铁原城被攻破,乐伯率一万多残军退守‘母城’。”

武承嗣心中一凛,道:“高丽人已经顶不住了?”

“裴将军预计,如果我朝不介入,半年时间内,整个高丽都会落入新罗手中!”

武承嗣眉头紧皱:“只有半年?”

“是!裴将军说,他最少还需一年时间,才能做好战争准备,所以给兵部发了紧急奏报,希望朝廷尽快给出对策。”

他哼了一声,冷冷道:“可兵部迟迟没有给予对策,他十分担心,又发了几分奏报,兵部依然没有回信。”

武承嗣想了想时间,裴行俭发奏报时,刚好封禅结束,兵部应该能够处理。

便问:“那你去兵部询问时,他们怎么说?”

“他们满口都是推托之辞,乐尚书说他已经命几名兵部官员草拟方案,只不过最近兵部太忙,那些官员还没来得及议定好。”

武承嗣沉声道:“你明日再去兵部,让乐尚书换人处理此事,三天内必须拿出解决方案!原来几名官员让他看着处理。”

武攸暨冷着脸道:“二哥,乐思晦也难脱其责!”

武承嗣沉默半晌,缓缓道:“如今新皇刚刚继位,朝局不稳,不宜处置大臣,这事先记下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