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岑淑妃(2 / 2)

加入书签

而且为了进行这场战争,他顶了不少压力,如今唐军获胜,那些质疑他的人再无话可说,他的威望也将继续攀升!

谷/span薛仁贵冷静道:“倭国战败后,必然会重新估计我军实力,下次我军要面对的,很可能是更多的倭军。”

王孝杰连连点头,道:“您说的不错,根据咱们在近江的探子回报,倭国又在大批集结军队,最新一次传回消息时,人数已经超过了五万。”

苏定方哼了一声,道:“主动权在咱们手上,他们人数再多也没用。”

转头向武承嗣道:“大帅,我觉得可以继续按照原定计划作战。”

武承嗣看向薛仁贵,见他也点了点头,便说:

“王参军,你立刻告诉王将军和黑齿将军,原定作战计划不变!让先锋军去骚扰倭国,将敌军主力吸引到扬州海域,然后主力尽出,将倭军主力消灭于海上!”

王孝杰大声道:“是!”

到了下午,扬州捷报传遍整个长安,百姓们虽也议论纷纷,但皆认为本国战胜倭国属于正常,并未过于高兴。

武媚命人将武承嗣召了过去,细细询问战事经过。

长生殿内,李弘得知消息后召李崇义和岑长倩询问。

李崇义道:“回陛下,根据兵部奏报,此次大战是我军四千水军对倭国三万水军,我军大胜,倭国折损过半。”

李弘哈哈笑道:“三万人都打不过咱们四千人,倭国水军也太不中用了吧。”

岑长倩正色道:“陛下,并非倭国水军太弱,而是周王殿下设计的新武器太强。”

李弘叹了口气,道:“承嗣表弟确实是个难得的帅才,只可惜他不肯过来帮朕。”

这几个月来,他多次拉拢武承嗣,甚至下了道旨意,允许武承嗣自行任命西讨大营中五品以下武将。

只可惜武承嗣依然牢牢站在太后一边。

登基至今,他与太后的明争暗斗就没停过,正是在武承嗣的影响力下,整个军方一直都支持着太后。

李弘登基已有半年,如今的朝局,已经形成小事由他决定,大事由武媚决定的局面。

顿了一下,李弘又道:“对了,扬州不是有两万水军吗?为何只派出四千人出战?”

李崇义沉吟道:“想必是为了降低消耗吧,这次扬州之战的粮草供应,全部由江淮两道负责,若是两万大军全部出战,负担比较重。”

李弘点了点头,如今国库并不富足,朝廷施政都以休养生息为主,整个朝野上下也都提倡省吃俭用。

这也是他和武媚在施政上为数不多的共识。

便在这时,一名太监来到宫殿,躬身道:“陛下,贵妃殿下请您去上林苑陪她一起跑马。”

李弘道:“知道了。”说完便站起身,离开了长生殿。

大明宫内,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受到所有人关注,李弘一去上林苑,便有宫女将消息传到清罗宫。

高安公主得知消息后,眉头紧皱,在殿内来回走动着。

义阳公主奇道:“皇兄又不是第一次去上林苑,你这么着急做什么?”

高安公主皱着鼻子道:“姐姐,刘姐姐让咱们照应她妹妹,如今都这么久过去了,陛下却一次都没找过刘德妃。”

义阳公主眉头一皱,默然不语。

高安公主撅嘴道:“等会咱们出宫与刘姐姐见面时,我生怕她问起此事,说不定会责怪我们。”

义阳公主想了想,轻轻道:“刘姐姐那么聪慧的人,自然明白我二人在宫中处境,她不会怪我们的。”

高安公主咬了咬嘴唇道:“姐姐,我、我是想帮刘姐姐办好这件事,咱们就能求她找承嗣表兄求情了。”

义阳公主叹了口气。

她自然明白高安公主心思,她希望武承嗣能在朝堂上奏,让她们俩在宫外开府居住。

她自己又何尝不希望如此呢。

在宫中二人名义上是公主,但皇帝冷落她们,太后不待见她们,再加上宫中还有个嚣张跋扈的贵妃殿下。

两人每天不是去这里请安,就是去那里陪笑,笑脸还总是迎上别人的冷屁股,心中别提多么苦闷了。

而且二人没有地位,导致清罗宫的宫女太监们也没有地位。

之前让他们出去打听消息,往往人就不见了踪影,平日伺候二人也很不用心。

后来还是义阳公主一咬牙,赏赐了许多首饰财物给手下宫女们,她们这才忠心了些,时常替二人打探回一些宫中消息。

其实两人月钱标准很低,时间久了,根本赏不起这些下人,更别提收买太极宫附近的宫女了。

幸好太平公主和刘岚霜知道二人困境,时常给二人送些首饰器物,两人这才有能力收买宫女。

义阳公主站起身,道:“好了,不管怎么说,现在的生活总比冷宫要强多了,咱们赶紧换衣服出宫吧。”

高安公主道:“姐姐,现在还太早了些吧,咱们昨天不是和刘姐姐约好申时去周王府吗?”

义阳公主笑道:“承嗣表兄手下的军队打了胜仗,咱们难道不该早一点去周王府道喜吗?”

高安公主喜道:“是啊!”忽然,她笑容凝住了,低声道:“姐姐,咱们是不是要送点礼物啊?”

义阳公主低着头道:“咱们姐妹一直靠着刘姐姐接济,总不好将她给我们的东西再送回去吧?”

高安公主也低下了头,道:“要不……要不将太平前几日送咱们的那只“花雕白鹭玉盏”当做礼物吧?”

义阳公主摇了摇头,心道:“太平公主也可能去周王府道贺,若是让她瞧见,还不羞死人了。”

忽然间,她心中一动,微笑道:“有了,就将我昨日刚练好的那曲‘醉相思’奏给她们听,就当做礼物了!”

高安公主拍手笑道:“对呀!姐姐那曲子好听极了,她们一定都会喜欢!”

两女当即换上常服,带上瑟,朝着皇宫大门方向而去。

走在后宫甬道上时,忽然间,迎面走来一群人,却是十几名宫女太监簇拥着一名高个女子过来了。

这女子是李弘四个月前新纳妃子,千牛卫大将军岑长倩的侄女。

她容貌并不甚美,但因为叔父的原因,刚入宫便被封为淑妃,也颇受李弘宠幸。

而且她运气极好,一个月前,怀上了李弘第一个孩子,在后宫中地位比皇后还高,仅次于贵妃。

义阳公主和高安公主急忙让到一边,齐齐向她行了一礼。

岑淑妃眸光打量了两人一眼,皱眉道:“你们穿成这样,是打算出宫吗?”

高安公主道:“是的。”

岑淑妃为人端谨,因皇后吃斋礼佛,贵妃不爱管后宫琐事,她便有心替皇帝治理好后宫,说:“本宫听人说,你们俩最近总是出宫,这可不成规矩!”

高安公主又惊又怒,忍不住呛了一句:“皇兄并未下旨,不准我们出宫!”

岑淑妃柳眉一皱,道:“陛下日理万机,哪能事事都让他操心,你们身为皇家公主,成天往宫外跑,有损皇家颜面。”

“从今日起,没有陛下、太后、贵妃或者本宫的许可,你们不得擅自出宫!”

高安公主脸色涨的通红,正要大声反驳,义阳公主急忙拉了她一下,朝着岑淑妃说:

“既然淑妃殿下说了,我们就不出去好了,只不过若是周王殿下责怪,还请淑妃殿下届时替我们解释。”

岑淑妃微微一惊,道:“你这话什么意思?为何周王会责怪?”

义阳公主淡淡道:“周王妃临盆在即,周王殿下拜托我有时间,多去周王府为王妃鼓瑟。”

岑淑妃蹙眉道:“就算周王妃要生孩子。为何周王要请你去王府鼓瑟?”

义阳公主又道:“周王妃曾说过,小孩子出生前多听曲乐,很有好处,所以周王殿下才拜托我为王妃鼓曲。”

岑淑妃早就听说过周王妃医术高明,不在太医之下,她这样说想必自有道理。

“既然是周王请你过去,那你就过去一趟吧,不过记得要早点回来,不得在宫外多逗留!”她板着脸说。

义阳公主答应一声,两女目送着岑淑妃远去,高安公主跺了跺脚,怒道:“姐姐,她也太欺负人了吧!”

义阳公主沉着脸道:“这点气都受不了了?还是说,你想再回到冷宫中?”

高安公主浑身一颤,咬着牙道:“姐姐,我……我不想回冷宫。”

义阳公主训斥道:“那就学会忍耐,与在冷宫相比,现在不知好了多少倍,别一点委屈就受不了!”

高安公主点了点头,委屈道:“我知道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