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围点打援(一)(2 / 2)

加入书签

义军不进攻,他吴文赢也不可能打开城门攻出去,只能每日上城墙观察城外的义军在城外砍伐树木,似乎正在制作云梯等攻城工具。

这种和平的日子在经过半个月之后便不复存在了,因为反王莫问亲自率领大军已经杀到泰和城下了。

吴文赢站在城墙上能够清楚的看到义军之中的莫字大旗。

这面旗帜一打,就说明反王莫问人已经到了。

而且观察义军的盔甲吴文赢也能肯定,城外肯定是义军主力。

三千主力齐聚在小小的泰和城下,不得不说给吴文赢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他马上召集县衙的县丞,主簿,县尉几人商议如何拒敌。

“诸位,眼下那反王莫问已经亲率大军兵临城下,而今诸位可有良策?”

县丞宋怀节拱手说道:“大人,泰和城小兵少,咱们就算把城中的所有青壮全都赶上城墙,那也没有那反贼人多啊,眼下之计,莫不如派遣一条快船自城南出水门,去万安蒋文运那求来救兵。

蒋知县那常年与流寇作战,城中有精兵六百,若能再募一两千乡勇前来,则泰和无忧矣!”

吴文赢一听这是个主意,泰和去万安走水路并不需要多少时间,而且从万安县城走水路来泰和乃是顺流,速度快的话仅需一个时辰便到。

“好,我这就写信,还请宋大人马上派一机灵人立刻从南水门出发,如若速度够快,今天援兵便能到达!”

“是!”

宋怀节接过信件,立刻派自己的心腹之人坐上快船从南城水门驶出,逆流而上,朝着万安县划去。

前脚信使刚刚出城,后脚莫谦这边便收到了消息。

营帐中,莫谦对卢照笑道:“那吴文赢终于沉不住气了,卢大哥,你马上率领一千五百军士从山中绕过去,沿江南下,在赣江狭窄处派兵拦截,务必将万安县来的援兵给我击退,若能全歼那是更好不过!”

卢照听了这命令不禁心花怒放,他在这泰和县外都都呆了半个月了,早就闲的要蛋疼了,他每天就是带着士兵上山砍树。

砍来的树木卢照一部分制作攻城的云梯等物,大部分木料全都做船。

为此,他还特意在庐陵强征了几十名工匠,每日制作船只。

在江西作战,想要快就得有船,因为江西河流太多了,兵马全靠两条腿的话根本跑不过在水上的船。

这一点莫谦早已经注意到了,他一攻下吉安府,第一件事情就是征调船只,第二件事情就是造船。

手里有船,他的部队便会变成一支速度奇快的机动队伍,可以自由穿梭在赣江流域之内。

只要船能到的地方,他的义军都能到,如此一来,他的控制区域将会大大增加,对地方的掌控能力也会变得极强。

卢照在泰和县城外的山里呆了半个月,官兵和工匠齐心协力打造了大小船只七十多艘,这些船小的最多只能载重十余人,大的也不过能装三四十人。

但是有七十多条船,已经足够用来运送一千五百军士了。

莫谦不需要自己的手下水战如何厉害,只需要他们能够在船上站得住,能不晕船便行。

这么低的要求对于出身南方地区的士兵们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难事,袁州府出身的六千正兵,几乎个个都是水中好手,浪中白龙。

坐船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啥事,而且现在已经三月份了,天气也渐渐转暖,现在哪怕是让士兵们下河摸鱼他们不带怕冷的。

卢照领着一千五百人扛着一条条船在山中穿梭,躲过了泰和县城上官兵的目光。

而莫谦则让剩下的一千五百人带着双倍的旌旗故意在县城外做出要攻城的态势。

果然,泰和知县吴文赢一看义军有动静,马上就把所大部分的兵力都集中到了北城墙上。

而此时义军剩下的一半人马顺利穿过丛林,从泰和县城西边的三溪村带着船下水。

卢照不顾岸边百姓那诧异的目光,催促手下的将士速度下水。

“快快快,兄弟们快点!”

七十多条船迅速下水,看得岸边的百姓是一愣一愣的。

百姓们压根搞不清他们这帮人到底是什么人,不过看他们个个杀气腾腾的,百姓们也不敢靠上去,只能远远的看着。

等到义军全部走完,百姓们这才交头接耳的谈道:“这是帮什么人啊?”

“是官军吧!”

“不像啊,你看他们有些人穿的衣服跟官军不一样啊!”

“哎,我听赖老三说,袁州府的莫大王已经攻下了府城,他的兵马都打到县城外边了。”

“是么?我说呢,这半个月来县城居然连城门都不开了,搞得我的野兔都卖不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