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调查局和经济改革成果(2 / 2)

加入书签

“不要浪费你的天赋,亚瑟,你天生是个搞情报的料,甚至比猎鹰局负责人更出色。”

“是,高官先生阁下。”

圣赫塞要掌握自己的力量,激进党绝对是不可或缺的最重要部分,他在激进党建立了“南方会”,这里有拉潘帕省以南市一级组织的负责人,也是核心组成,定期组织秘密会议,有不少人对圣赫塞效忠,是他的忠实拥泵。

而圣赫塞真正的后盾是支持他的拉潘帕人民,他已经开始真正享受到一群人为同一个目标奋斗的乐趣了,那不是单纯的赚几块钱可以比拟的。

……

冬日的太阳缓缓升起,圣赫塞沐浴在阳光之下,并不觉得太冷,今天天气似乎已经开始转晴,布兰卡市的工地也开始更加忙碌起来。

和繁华热闹的布兰卡市城区比起来,梅达诺斯沿海地区的远郊处处都透着荒凉和破败,不过也不会荒凉太久了。

梅达诺斯区是布兰卡市最落后贫困的一个区,曾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南边的一个贫困小镇,也是梅达诺斯县的首府。

其实这里环境条件都很好,也很适合修建港口,不过那时候布兰卡市也没有拉小兄弟一把的意思。

圣赫塞主张建立大企业和大市政厅政府,所以抓大放小是他基本的做法,同时也对有潜力的公司进行催化,拉潘帕省没办法和拥有几千万人口的国家进行全面竞争,但是可以整合出几个甚至十几个有竞争力的大公司。

而广域市的理念也是如此,一个小城镇肯定竞争不过大城市,那么我把20小城镇合并成一个小城市,那多少还是有点竞争力的。

第二建筑公司将在这里修建一个巨大的居民小区,包含100座筒子楼,可以容纳3万工人家庭居住。

居民小区的旁边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工地,一个个大型高炉正在修建。

正是梅达诺斯钢铁厂的所在地,位于布兰卡湾西海岸,规模已经跟拉普拉塔钢铁厂差不多,但技术更加先进,而且是完全阿根廷本土技术。

最近几年阿根廷钢铁冶炼技术提升很快,比过去一百年的进步还大,已经逐步接近世界先进水准。

通过跟欧洲的比利时,奥地利,意大利、联邦德国还有正在疯狂发展的日本交流钢铁技术,已经进步巨大,而且已经开始小规模输出钢铁冶炼技术。

比如乌拉圭军事总统府就找人牵线,联系到拉普拉塔钢铁厂幕后的圣赫塞本人,希望能在蒙德维的亚建立一个钢铁厂,圣赫塞对当初三十三人省的铁矿石项目投桃报李,同意帮助乌拉圭建立一个年产50万吨的中型钢铁厂,在乌拉圭的各种关系网有所加强。

拉潘帕省日渐繁荣的经济让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和科尔多瓦省也眼红起来,而拉潘帕省的经济每年却是平稳增加的,在国民经济调查数据中,拉潘帕省的经济规模仅有科尔多瓦省的68%,而实际上却已经超过了科尔多瓦省50%,全面压制了科省的经济。

而且经济其中大部分是通过发展工业实现的,而不是肥得流油的畜牧业和农业,这在阿根廷是极为罕见的,几乎是无法完成的奇迹。

圣赫塞一点一点的积累了阿根廷唯一的重化工业基地,是他点燃了阿根廷工业化的火种,也许弱小,但顽强生长。

南方石油公司的石化,玛雅化工的化肥、各种化工原料,两大钢铁厂的钢铁冶金,造船厂……

美国的中情局则隐约开始把圣赫塞当做一个威胁,在美国人眼里,拉美是他的后花园,现在快速发展的三个刺头,必须压制下去才行。

不管是巴西、墨西哥还是阿根廷,都对美国报以敌意,而且这三个国家,都有世界大国的潜质,不过基本都被美国人废了,墨西哥的面粉,巴西的贫民窟,阿根廷的通货膨胀。

布兰卡市从古老到新生,原先在地位上也不算低了,要不也不会把国立南方大学设置在这里。

16世纪上半叶失败的西班牙殖民者遗失在拉普拉塔地区的牛群自由繁衍着,到了17世纪中旬,已经变成无主野牛的牛群数量已经高达上百万只。

这些移动的黄金吸引了无数的西班牙人从本土或者巴拉圭涌来,很多发现牛群的人一夜暴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皮革及牛脂产量也大为增加,这就是阿根廷工业的起源,但这并没有造就一个强大的国家,而更像一个暴发户,满身肥肉,却没有肌肉。

阿根廷就是美国人眼中的大肥肉,现在毫无执政能力的军政府,跟亲美的激进党,组成了这样的一个奇葩的行政体系。

激进党也不是什么好阿根廷政党。

因为美国人从来不是什么救世主。

亲美不会改变阿根廷的处境。

其实圣赫塞更喜欢正义党的理念,但正义党太废柴了,根本不是一个现代化的政党。

而其他的社会党,共和党,更加幼稚了,或者说是教条主义太重,照搬外国的,不注意阿根廷本国的国情,把资本家和军政府看的太善良。

……

新总统选举将在今年举行,激进党并没有提出进行经济改革的意思,更多的寄希望于美国,最多只是对阿根廷经济制度进行修修补补,并没有提出什么建设性意见。

这是圣赫塞短期内并不想前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原因,拉潘帕省的经济改革,并没有扩散到全国的能力。

表面上来看,拉潘帕省国民产值五年翻番应该归功于竞争的强化和信心的增强,以及由此带来的投资的增长和生产率的进步,特别是金融制度的创新。

但实际上更多的是国营资本和民营资本主要是科恩财团的疯狂扩张,以此带动了其他民营资本和一点点的国外资本的发展。

但圣赫塞集团确实是进行了大量的经济改革的,在阿根廷宪法下进行改革和创新,让这里成为阿根廷经济最活跃的地方。

这和圣赫塞本人的威望是不能剥离的,1953年,拉潘帕省的公共部门雇员占全省雇员总数的14%,到1958年提升至28%,但这并没有造成省政厅的臃肿,反而很多文官被大量分流了。

圣赫塞举行了精兵简政计划,激进党也成为精英化的政党,至少拉潘帕省内是如此,拉潘帕公民联盟也是如此。

公共部门雇员因为统计数据把国营资产委员会下属的公司也纳入了,这些雇员被称为国民事业单位,这其中占了大概18%比例。

省属国营公司的规模扩大了几百倍,原先基本不存在几家国营公司,而且投资规模已经超过科恩财团,富可敌国的财阀已经不再是圣赫塞的梦想。

其实最惊人数据还是拉潘帕省政厅总支出的增加,包括购买消费类产品和服务以及购买资本品(如厂房和设备)的支出,在同一时间跨度内,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55年的12.5%提高到1957年的38.4%,后面的是科恩财团的21.8%和布兰卡市政厅的27.6%。

与之相对的数据则是拉潘帕国营企业占经济的比重,合并达到了50%的规模,拉潘帕省政厅17.7%,科恩财团24.4%,布兰卡市政厅29.2%,这已经是非常惊人的数据了。

也难怪有人调侃说道,仿佛一夜之间,拉潘帕省成了南美的社会主义发展杰出代表。

西欧很多国家也开始建立庞大的国营经济,其中法国是其中的佼佼者,英国、西班牙、意大利都算是发展不错的。

这次拉潘帕省经济改革最突出的表现是税源扩大和税收的持续增加,大部分来自于国营公司合法纳税,得益于先进的发展成果,国营公司的规模和效益持续扩大,涉足行业也越来越多。

为了保护脆弱的民营经济,对于能增加就业的新工厂新公司,税务警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是幼苗,还需要继续保护,而一旦公司上了规模,则需要开始合法经营了,这时候就有一大堆优质的扶持政策和退税政策等你,反而比偷税漏税运营成本低一些。

这样一来,拉潘帕省的工资水平反而要比其他省要高一些,甚至超过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省,仅次于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个人所得税的收取也更为宽松,征税更高,大量的公民仍然不纳税,这也算是一种社会福利了。

为了保证生育率,能多生些孩子,圣赫塞并不鼓励成年女性早早加入职场,但为了保证女性权益,他把婚姻法中的保护女性法桉大大倾斜了女性,家务劳动被视为工作,如果是离婚,则倾向于保护女性的付出。

拉潘帕省最独特的现象之一莫过于纺织服装工厂里的男工人和大妈工人特别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