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氏底蕴(2 / 2)

加入书签

但是李成的目标始终是放在征服世界上面。

暂时没有想钻进中原十国的泥潭之中。

千年动荡、风云变幻,进去就是扯不清的乱局。

如今他的事业还在起步阶段,需要的是安定的局面,让他的船队和子民能够通过商贸,建立起稳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才行,搅进十国干嘛?天天跟那些国家打仗去吗?

打过来打过去谁还能占了便宜不成?

都得将自己的经济打成一片烂摊子。

比如乾国偏安东南,虽然怂是怂了一些,跟这个叫爸爸,跟那个喊爷爷的。

但是起码保持国内的局面还算安定,战火一直控制在扬州一线。

所以经济、文化的发展算是十国中比较好的。

再看中原的梁国、武国,军事强国不假。

但是你打我我打你,据说民生搞得一团糟糕。

要不是仗着民风彪悍,没饭吃的老百姓都踊跃参军,然后趁火打劫一下比如乾国这样的弱国,估计国内的经济就算不崩溃,也好不到那里去。

所以他现在的策略,就是赶紧偷摸发大财,把元岛这边的基础打好。

要是真有一天必须插手中原乱局,起码他也会有相应的实力。

不然就算牛笔吹的再大,所谓的“元国”再是富饶。

只要真刀真枪的干立马就会现了原形。

战争基础和经济基础不在那。

光靠嘴皮子又有什么用?

当晚,李成在他的官邸中宴请了李达善。

两人只叙亲情不谈其他,也算是其乐融融。

不过李成倒也得到了不少关于望江李氏的信息。

当初他是没资格了解这些东西的,毕竟就是个旁支的小孩子。

所谓望江,其实就是乾国的润州下属县城,西邻唐国,距离唐都金陵比临安还要近上不少。

之所以叫做望江,是因为县城就在大江南岸不远处,登临高处即可遥望滔滔江水。

李氏扎根望江几百年,算是望江惟一的大族,族中子弟耕读度日、诗书传家。

本来李成以为他们望江李氏就是看到的样子。

族人大多都会选择在乾国科举入仕。

听了李达善的讲述之后,他才知道自己错的多离谱。

李氏具有深厚的底蕴和历史,从来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之中。

子弟不仅会在乾国入仕,还会去唐国和武国参加科举。

这也是他被李达善任命为新家主才有资格知晓的。

唐国那一支,已经贵为吏部左侍郎,为首的正是李达善的亲弟弟。

武国那一支稍微差点,还没进入中枢任职,但最高的也已经混到了知府。

就算乾国这一支遭遇横祸,也还有不少的李氏子弟和姻亲在朝中为官。

李达善的孙女,论辈分还是李成的本家妹妹,现在是贾斌的正妻。

怪不得李达善当初甘为贾文和的马前卒,原来还有这等关系。

不得不说,贵圈那是真的乱,关系错综复杂至此!

https://www.xddxs.co/read/45764/2777008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