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七章 四国乱战(2 / 2)

加入书签

不是因为武国的警惕性比较高,是因为武国现在打的乱套,民间没什么余钱发起商贸交易。

梁武两国已经开战日久,打了大半年的时间,从刚开始的一边倒,到现在的僵持状态。

坚壁清野的战术运用的很成功,梁国不得不打下一座城池,就从国内运粮贴补。

而武国这边,将粮食田地和财务全都付之一炬,迁移民众向东。

等到却是负担不起,就让这些老百姓往江北那边逃难。

甩掉这个包袱给到大夏,当然大夏是来者不拒。

来多少难民收多少难民。

收进来那可都是自己的。

大半年来,共接受武国难民数十万,大大充实了江北地区的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极为有利。

还转运了很多难民到江南和更远的东海南北两路。

反正只要难民到了大夏,都会被快速的消化掉。

武国不是想要借难民拖垮大夏吗?那就看你有多少难民了。

不过武国打的也是很吃力,都城龙城府险些被攻破,全靠火炮才打退敌人。

现在龙城府的西南两边,每天都会与梁国小规模的对战,打的是不亦乐乎。

至于xu州这座淮北名城,更是你来我往的打成了废墟,武国的防线整体撤到下邳。

将大运河的中段放弃给了梁国,梁国有了大运河更加的顺畅了。

运输粮食、军械,两家在中段这条线上同样开展了拉锯战。

在南部的泸州府,梁国那位兵部侍郎的小相爷崔浩也是生猛。

得到了大夏的物资援助,吃了药一般在南部战线狂攻。

生生的将chu州给打下大半,截断了庐州府与武国的联系。

将淮南西路的几座州府变成了飞地,每天就是围着庐州府打上一架。

但是让他奇怪的是,都围困了小半年,这庐州府竟然还是坚挺如斯。

一点疲惫的迹象都没有,武国士兵更是龙精虎猛,面色红润。

一看就是吃的好、睡得香,但是庐州的粮食从哪来呢?

他完全想不到,庐州等州府的粮食,全都是大夏运输的。

基本上不用武国管,只要付了款就会通过大江把粮食送到庐州。

是以庐州才会如此的耐打,因为人家根本就不缺粮食。

吃饱了就是跟梁国一顿的对磕,磕完了吃饱睡觉。

北、中、南三条战线,也就是庐州这边最舒坦了。

要兵有兵、要粮有粮,根本就不怕任何的围困。

反观大夏这边,也是在四国乱战之中赚的盆满钵溢。

这些钱运到国内,转换成物资投入到全国的建设之中。

生产或者购买的物资,再高价卖到几个国家。形成了良性的发展,若不是岭南战事拖了后腿,说不定已经发达了。

不过早些解决了岭南,倒也是一件好事,岭南可是未来规划的农业基地。

三季稻是最适合岭南气候的,北方一年收一季的粮食,岭南同样的土地能收三季。

这是多大的差别?

简直就是天然的后备粮库。

李成倒是希望唐楚梁武四国,能够打的更久一点儿。

这样赚钱就可以更加的持久。

“下一阶段的任务,就是人口的问题,借着四国战争,大量的往国内运输遭遇兵灾的百姓,为他们分田地、分器具,将岭南的荒地都开垦出来。没了地就到元岛、北方四岛那边去,土地多得是!只要人口足够,咱们就是最大的赢家!”

李成在回归之后的三大院会议中强调。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抓住了他的大夏就能起飞。

https://www.xddxs.co/read/45764/2848208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