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大明黄册制度(2 / 2)

加入书签

朱慈烺是一有时间就会阅读各类书册,从穿越至今不过五个月的时间,朱慈烺阅读过的各类文献资料书册就超过了三百册,对于如今大明的各项了解也是越来越深了。

将手中关于北直隶顺天府的人口黄册记录放下后,朱慈烺叹了口气。

“这黄册里边还是错误太多了,而且上一次统计的人口信息竟然还是万历年间做的。”

“到如今已经有几十多年了,黄册竟然一次都没有更新过,如何能借此来统御麾下万民?”

也难怪朱慈烺如此火大。

在朱慈烺看来,黄册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璋手中一项非常了不得的开创制度,堪称大明王朝的基石一般。

当初太祖制定了黄册制度之后,规定要将全国人口的详细信息都记录下来。

包括但不限于每一户的人口数以及相应的基本信息,其次便是这一户人家所拥有的财产数目。

有人出生便要去登记,有人死亡便要去销户,各种管理制度可谓是十分的严格。

规定每十年便要重新大规模的普查一次,而且重新普查好的黄册还要与上一次的黄册进行比对,要是有出入,就会追究相应地方官的责任。

这一政策在太祖洪武年间还被执行的非常好,那时候全国的人口数目都被登记在册。

中央朝廷可以十分方便的根据黄册上所记载的人口数目进行收税,或者是干一些集体类的工程。

可惜在后来的执行过程中,黄册制度就被执行的越来越坏了。

其一是随着朝廷对全国的掌控力的下降,每十年一次的黄册普查也一拖再拖。

其二就是之前保存下来的黄册也因为缺乏足够的维护而损坏遗失了不少,这就给了各地的地方官钻空子的可能。

现在到了崇祯年间,竟然一次人口普查都没有做过,可想而知,如今的朝廷对于各地的掌控力度究竟下降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

也难怪收不上赋税,导致没有钱发军饷,然后就是各地驻军哗变,军队战斗力下降,最后导致了现在的烽烟四起。

可以说,黄册制度的败坏是大明朝廷统治力崩塌的开始。

“等我实际掌握了昌平州之后,除了积蓄实力,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重建黄册制度!”

“别的地方暂时管不了,那就先从一县之地做起,昌平州一定要将各项数据都统计清楚了!”

“如果能在昌平州重新将黄册制度给恢复过来,才能表明我这是彻底的厘清了昌平州一地,才能把它当成我真正的后勤基地!”

朱慈烺此时已经下定了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去做成这件事。

至于怎么做,一切都有现成的例子。

明太祖是怎么做的,朱慈烺照搬就好了。

在完成的过程中,一定是会受到各种压力困扰的,但还是要去做啊!

要是连这件事情都完不成的话,朱慈烺也别提什么挽救大明朝了,躺平等死把。

这时候一阵禀告声打断了朱慈烺的沉思。

“殿下,各位管事都已经到齐了!”

朱慈烺长呼一口气。

“都叫进来吧!”

“是,殿下!”

https://www.xddxs.co/read/48653/2855841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