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小顾和小许(四)密室特别篇(下)……(1 / 2)

加入书签

特别篇:《阴木鬼校(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顾别冬一边在心里默念着这句悲壮又决的诗词,一边举了手里的白『色』蜡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之后,硬着头皮踏入了灵堂。

灵堂里面也是乌漆麻黑的一片,唯一的光源是女孩黑白遗像前的黑『色』木桌子面放着的盏白『色』的电子蜡烛,乍一看和顾别冬手里拿着的白『色』蜡烛还是同款,唯一的区别是遗像前放着的那截白蜡烛面多了黑『色』的“奠”字。

顾别冬一踏入灵堂内,脚下就传来了“沙沙”声——地面铺着一层纸钱,运动鞋踩去就是这么声音。棺材是半掩着的,顾别冬压根不敢往棺材厘米看,生怕对人的视线。他举着蜡烛围着棺材走了一圈,整间灵堂也基本算是探完了,回到门口,对余下的四位伙伴说:“安全。墙也有一块黑板,面写了问答题。”

等五位伙伴们全走进房间后,房门“砰”的一声自动关了,并了锁。

显是有答对了题才能走出房间。

黑板面写得题是:

「囡囡的因是?」

「有一次机会哟。」

「答错了会被囡囡抓走的~哈哈哈哈哈~」

五位伙伴凑在一盯着黑板看,顾别冬率先发言:“已知囡囡是王兮,所以现在是让咱们析王兮的因?还有一次机会?这他妈柯南来了也得被王兮抓走!”

吴源的重点则是:“那遗像、不会是真人照片吧?”

赵胖:“那肯定不是啊,绝对是电脑合成的,不谁愿意把自己的照片做成遗像挂在这种晦气的地方?”

李菲林弱弱地接了句:“们现在是不是要找一找线索和证据?”

“……”

是的,是要找证据。

但是,去哪找啊?

赵胖又突开了脑洞:“不会要钻进棺材里吧?躺在人身看棺材盖。”

“……”

再说话就把你的嘴缝!

就在大家忐忑不安地盯着棺材思考到底要不要钻进去的时候,许词话突开口:“看地!看纸钱!”

大家立即低头弯腰,举着蜡烛看向了地面。

在满地的昏黄『色』纸钱中,有一张并不怎么显眼的纸钱面竟写了一句黑『色』的蝇头楷。

许词话把这张写了字的纸钱从地捡了来,大家看到,纸钱写的字是:“她们骂『荡』/『妇』,骂是不要脸,骂勾/引李先生。”

五人瞬间陷入了异样的沉默中,也同时想了那一则阿媛写得记:

「1922年3月16,天气,晴

初来阴木,人生地不熟,校园中亦友相伴,整孤来孤往,在学业丰富,留洋归来的李先生讲课有趣,可使专心投入,不真是要孤独。」

顾别冬抿了抿唇:“所以,是有一女生被其他女生辱骂她勾引老师?”

吴源:“记是阿媛写的,的却是王兮?”

赵胖:“那被骂的到底是谁啊?王兮还是阿媛?”

309全员懵『逼』。

李菲林抿了抿唇,突开始喃喃自语:“一囡囡独行走,囡囡手拉手,三囡囡争不休……”

吴源被她吓了一激灵:“你、你你端端地干嘛念这东?”

李菲林赶忙解释:“就是觉得这句话有蹊跷!”

顾别冬:“什么蹊跷?”

李菲林:“也不太说……就是感觉怪怪的”

许词话沉默片刻:“一囡囡是王兮,囡囡是王兮和阿媛,三囡囡是后来又加进来了一女生。”

李菲林点头,补充:“四囡囡可能就是暴力和侮辱的开始了,把人当狗遛……”

许词话:“所以这首歌谣就是一故事,校园暴力的故事!”

李菲林点头:“嗯!暴力的开始就是谣言和端的恶意猜测!”

309:“……”

卧槽!

女人的细节捕捉和析能力,可怕!!!

顾别冬颤声询问:“那、那、那王兮的因是校园暴力?”

许词话摇头:“不一定,还不知道刻莲藕和点烟花是什么呢。”随后,她一声令下:“继续找!在纸钱里找!肯定还有线索!”

随后大家立即埋着头在纸钱堆里面找了来,最先找到发现的是吴源:“找到了!面写的是‘李先生出身名门望族,是留洋归来的世家公子,风度翩翩一表人才,大家都很喜欢他的外文课,就连教堂的密斯医生也经常会来找他请教问题’。”

紧接着有发现的是顾别冬:“也找到了。”他用白蜡烛给纸钱打着光,念纸钱的字,“李先生竟夸奖王兮肌肤胜雪,呸,他们人之间一定有苟且!”

李菲林也有了发现:“指若削葱根,臂似莲藕节。”

“……”

大家忽就明白了什么。

一股冷气顺着脊背直窜天灵盖。

几人脸『色』苍白,嗫嚅着双唇,不敢说话,最终是许词话打破了沉默:“五囡囡刻莲藕,她们用刀在王兮的手臂刻字,六囡囡点烟花,应该是说她们在用火烫王兮的皮肤,在她的身烫出了一又一狰狞的伤痕。”

顾别冬:“烧、烧的?”

许词话点头:“还记得咱们进来之前听的那段介绍么?建校三年,某天夜晚校内忽发生了一场意外的火灾,一位十四岁的女孩于火灾中,尸体表面被烧的体完肤。”

“……”

这他妈,人心可比鬼神吓人多了!!!!

吴源代入感特别强,突愤怒了来:“都是同学!真能干出这种事儿?!”

赵胖:“诶呦,建校背景是民国,那时候社会不稳定,法律不健全。”

顾别冬:“那还真不一定,现在的校园暴力也不少见。”

李菲林:“确实,们没见过能说明们幸福,们生活在一的学校里,不能说明没有。”

许词话的继父是律师,专供青少年方向的案例,她曾听他说过不少校园暴力的案子,奈地轻叹口气,说了句:“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谣言能杀人,且在多人暴力中,参互者并不会觉得自己在施暴,反还觉得自己在伸张正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