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S8501基因研究所(1 / 2)

加入书签

期待,是对时间的不公平。

自古,凡领导者都会有一套自己的治国或治理思想。

圣贤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商鞅以法治国。千年演化,结合西方主张的y型领导力理论与领导力研究报告,李天安也实施有自己的管理思想。这个思想也渗透了他的方方面面,以至于大多数的时间,李天安都不会有大幅度的情绪变化。

大部分时间,李天安的大脑都在一种,可以高效处理信息的状态。

李天安从不要求员工忠诚于自己。他不屑说谎,也不屑于掩饰自己的动机。与思考能力一样,李天安总喜欢游走于极限状态。在领导力上,领导力三要素“权威、真实、适应性”,他将“真实”演绎的淋淋尽致。

因此在李天安的世界里,伯母与苏兮墨、李德全一同上月球避难,并不是一件多么特别的记忆。对记忆,李天安也在尽力做到公平,他总在对抗人类的主观性。

李德全下午七点钟赶了回来,与伯母见了面,热络下感情,第二天一家人赶往俄罗斯,登太空舱飞往月球。

如果诗人经历这样的离别,一定会有许多的唏嘘感叹与情怀,想要抒发。

然而李天安的世界,公平对待每一分钟发生的记忆,因此并无多大不同。

事实上,苏兮墨有含情默默的回望与不舍;李德全有对地球未来的担忧,对集团明天的担忧,对能不能再相见的不安;梁伯母最担心李天安的安全,担心李天安的集团出了什么乱子故意瞒他,虽然梁伯母知道李天安不屑于撒谎。

李天安也不能完全克服人类的主观性,尤其在子嗣的问题上。

避灾之前,至少要见一见自己的子嗣。

中俄边境,s8501基因研究所。

中俄边境,也是美国生物实验,喜欢选的绝佳位置,可以更方便的祸害到中俄两国。这个秘密性,主要靠设置激光反卫星系统。因为够秘密,对世界而言,自然无人知晓它的位置。s8501基因研究所也一样。

来这里,一样要军车护送。

这里白天更长,晚上7点就像北京的下午3点。

军车在路上走了有7个多小时,因阿尔泰山脉与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大气流通,这里雨水较少,加之日照过长,故而干旱异常,空气也较为干燥。

军车最终停在了山脚下。靠近山脉的地方气流变化较大,植被茂盛,另有一番景象。

河流清澈,天空蔚蓝,峰峦锦绣,美若仙境。

与918地下核工程相似,s8501研究所也位于山体内部。

在山体内部挖洞,工程动辄就需要几千人劳动许多年才能建成。这里远没有周尹避难的918基地宏大,但环境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设施更先进也更完善。为了保密性,电力系统采用了独立的核能源供电。

应用核能源非常烧钱,众所周知的“好奇号”火星探测车,整体15亿美元,一块核能源电池的造价就相当于一架战机。

这s8501基因研究所的总投入,绝对的天文数字。

基地门口有人迎接。

4名军人,两名持枪警戒,两名研究员。

李天安也一身军装。

研究员一老一少,老者约莫60多岁,身子略显佝偻;年纪小的女性,看着不到30岁,面容俏丽,有一种天然的温柔气质。

相互行了礼,老者就把李天安往山洞里请。

先要换上车往山洞里行进,再坐电梯向地下沉去。

s8501基地也有很好的抗灾能力,设计上也充分考虑了核爆炸、地震等意外。

这里的结构较为简单,同心圆结构。中心是大圆形广场式办公及实验区。整个研究所就只有这一层,面积大约为2个足球场大小,一个个的扇形空间包含有宿舍、实验室、会议室、储存室、数据室、活动室。

这里的设计主要为科研,并不适应于长期的避难生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