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不知道仙姑会怎么做?[营养液一万五……(1 / 2)

加入书签

孙源路跟着云晏一块儿游学,一块儿南下,他们的目的地一致,也是志同道合的好友。

他知道云晏来这是要见他姐姐的,但是他没有想他姐姐有这么大的来头。

他姐姐是一位妾,却不是一般的妾,而是一位三品大人家的良妾,还是生下了大员家中独子的妾。

要是林大人愿意提点一二,云兄就算考不上进士,也不用担心没有前程。

要是他考上了,那就更不得了了,进士的前程肯定会比一个举人的前程更远大。

者这位林大人他没有什么亲近的兄弟,对于儿子的血缘也会更重视几分。

孙源路得透彻,却也没有借机攀附的意思。

他有自己的骄傲。

这也是云晏和他一块游学,来找姐姐也不瞒着他的原因。

林如海对云晏也表示了欢迎。

他常年在外为官,已经年没有京城了,虽然他还有同窗等人在京城,但他们的关系并没有那么推心置腹,而且有些事也不方便写在纸上,云家就不一样了。

云家女是他儿女的生母。

云家父子三人的科举之路一路都有他在背后支持指点。

他们是站在同一阵地的。

事实上林如海也有些意外。

云家现在父子三人是两举人一进士。

给云晏几年时间,变成一举人两进士的可『性』也不小。

而往上,他们的祖父也只是一个秀才而已。

溯源,就是普通庄稼汉出身。

这样的出身,够走今天,虽然有他指点,却也是他们自己努力上进。

而且云家两兄弟还年轻,日后不定走哪一步。

过些年,琛玉也该进学了,正好可以在朝堂互相扶持。

这样的青年才俊让梅姨娘想起了她那个嫡出的六妹妹。

她是后来才知道的,她那好妹妹还曾想过给老爷做妾。

不过姨娘劝住了爹,让六妹妹打消了这个念头,最后给她找了一个举人,进门就是两个女儿的继母,却没有儿子,这人选也不错,只是六妹妹嫁过日子过的并不好。

爹是在赌那位举人有一个好前程,只可惜,现在也没考中进士。

而且家资变得丰厚了以后,那人就左一个右一个的买丫鬟。

六妹妹虽然是正妻,日子过的远不如她松快。

唯一好的,大概就是六妹妹生了一个儿子了。

她还特意写信过来跟自己炫耀。

梅姨娘不由得想了自己的女儿,他们是在旗的人家。

日后是要参加选秀的,凭借她女儿的人品样貌,她日后还不定有什么前程。

那样的话就算自己没有儿子,有一个嫁的女儿也足以让她骄傲了。

要是运好,被指了皇孙贵族家,想这,梅姨娘就不由得有些痴了。

要真是那样的话,那是么大的荣耀!就算她没有儿子,也没有人敢小瞧她小瞧女儿。

几乎是前后脚,这边云晏刚说了贾珠身不太好的事,没久他们就收了贾家的消息,贾珠世了。

请了许大夫,还有太医,都没把人救来。

贾家陷入了一片愁云惨雾当中,不仅上面的主子病倒了不少,就连下人们都是垂头丧。

贾家第三代嫡出的男丁有三个,最有出息的就是这位珠大爷,琏二爷自小就不爱读书,也不爱舞刀弄枪,而宝玉年纪还小,不出未来会有什么前程。

虽然说他出生的时候嘴巴就含了一块宝玉,才会有他现在的名字,但是很人对这块宝玉是天生的消息是不太信的。

那块玉就挂在贾宝玉的脖子上,那般大小,一个婴儿的嘴巴怎么含得下?

加上现在这宝玉也有五岁了,左右,也没发现这贾宝玉有什么神秘的地方,还小小年纪就已经表现出了他喜欢『色』的特质。

某地地方,在确定了贾珠世的消息后,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都松了一口。

这个也没错,他们转遍了其他的地方,发现有变化的就是林家,现在林家已经跟卜算结果截然不同了,其他人的或或少有点小变动,却不影响大局。

现在这贾珠也世了,这也跟卜算的结果一样。

癞头和尚:“怎么办?”

跛足道人摇头叹息:“怎么办?”

他们拖延了这么久,现在上面的人还不知道林家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

不拖下了,一定得要上报仙姑才行,只是他们该怎么说?

又该怎么样避免惩罚?

而且他们现在也不知道什么哪出了差错,是他们当初卜算的结果错了,还是有人帮林老太太改了命?

要是不做点什么,等继续发展下那可不得了。

癞头和尚:“有别的办法?”

他们查了那位神秘的知了大师,还以为是哪位同道中人来捣『乱』,结果打听了这么久,都没有消息。

跛足道人恨恨跺脚:“没有,老实上报吧,重点提一下那位知了大师。”

他们除了通知上,别无他法,好在还有时间,不知道仙姑会怎么做?

*

云晏在安麟府内待了将近一个月,这将近一个月,他在林府内的时间不算长,大部分时间和他的同伴处走,还被林如海带着衙门验了数日。

每次出门来,他都会跟云舒瑶提起他这段时间的见闻。

他亲身经历了官之间的冲突。

确实是有暴的存在,只不过在大部分的况下都是官员咄咄『逼』人。

一般的老百姓还是对官员带着敬畏的。

他还帮忙监工,辅助让更人知道红薯的好处。

红薯这东西,不好保存,跟大米小麦相比不缴税,也没有那么好吃,但它最大的优点可以弥补一切。

只是很人保守惯了,不相信有产量这么的东西。

不过云晏也知道,只要附近有农人种了,收获的时候让大家了亩产量,基本就不用愁了。

永远是第一个口子最难打开。

云舒瑶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