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天方夜谭!(2 / 2)

加入书签

“这是住院证。”

此话一出,顿时夏莲萍愣住了。

只是……这……这么多人?

夏莲萍有点蒙了。

因为门口此时可是有将近十来个人的!

肿瘤科69张病床,现在空着46张。

这一下子来了十多个人,可是如同雪中送炭啊!

夏莲萍连忙说道:“哦!”

“好……”

“这边,小米,乐乐,快给患者办住院手续。”

夏莲萍连忙招呼人去安顿起来。

而这个时候,她也顾不上亲自去送王老爷子做检查了,这么多患者,她得安顿起来。

说话间,她连忙安排人去送王老爷子检查。

而这边,赶紧安排病床。

可是……

夏莲萍却惊讶的发现,这一切……只是一个开始!

不到上午九点,患者络绎不绝的从电梯里涌出来。

一群人都是来办理住院的!

这一下子,把科室里所有人的医生大夫全都搞蒙了。

这……这……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沈秉看着乌泱泱的人,先是愣了一下,连忙安排医生们做手术。

这边,陆志林在门诊同样乐开了花!

今天竟然来了这么多主动住院的,他能不开心?

这陈南陈主任,可真的有本事啊!

“沈主任……这……都是陈主任带来的?”

“神了啊!”

沈秉点头:“是啊……这家伙,这才第二天啊!”

“外面人多吗?”

“多!我寻思,还有二十来个呢!”小大夫兴奋的说道。

沈秉啧啧称奇:“绝了!”

“快,安顿患者,入院大病历,首程,赶紧准备!”

“绝对不要超过八小时!”

“我们可不能让陈主任吧咱们看扁了。”

“这陈主任,有样啊!”

……

一群人纷纷点头。

这突如其来的一群患者,直接把肿瘤科的所有人都给震惊到了。

千万不要小看协和肿瘤科的威力。

要知道,人家的病床,可是排队到了几个月以后。

这几十个患者,太简单了。

杨福朋稍微安顿一番,这一下子就来了这么多人。

……

而此时的陈南,却已经开始在中西医结合脾胃病科查房了。

邵子真亲自带队,带着一众大夫们开始查房。

“陈主任,咱们科室,患者比较多,有两层病房。”

“我们中西医结合脾胃病科,说是脾胃病科,其实内科杂病也不少。”

“所以,有时候并不单纯只有脾胃病。”

“你心里有个数。”

邵子真笑着说道。

陈南闻声点头一笑:“嗯,好!”

“邵主任,你请。”

邵子真笑着点头:“嗯,咱们速度得快一点,要不然,一上午查房我估计查不完。”

邵子真对于陈南,此时也没有了一开始的怨言。

毕竟,这家伙,现在可是院领导身边的红人,他邵子真可不愿意去得罪。

说话间,一行人就开始了查房,邵子真也没有为难陈南,甚至很多时候,还问陈南意见。

只是……

每次陈南发表言论之后,这邵子真就是一顿称赞。

让陈南脸色多了几分微妙。

好家伙……

这是典型的虚与委蛇啊!

你光是夸我,但是……一点也不诚心啊!

一个好评都没有!

这是要干啥?

就在这个时候,邵子真带着陈南到了一个病房内。

邵子真指着陈南说道:“这患者是刚来的,腹泻,食欲差,查不出原因来。”

患者是一名40岁的男子,笑起来一口老黄牙,牙缝很宽,模样有些不修边幅。

陈南见状,微微点头。

邵子真此时对着患者打了个招呼:“你好,今天感觉怎么样了?”

对方闻声,一脸错愕的看着邵子真,神情还有些吃顿,然后忽然说了句:“嗯!”

“好!”

这一番回答,顿时让周围所有医生都傻眼了。

就连邵子真也是微微皱眉。

多年的临床经验和职业嗅觉,让他意识到了一丝不对劲儿:

“张老五,你今天早晨吃的什么?”

对方闻声,依然和刚才一样,答非所问的说了句:“吃!”

“坐,坐!”

“嘿嘿!”

说话间,还不失礼貌的笑了笑。

这一下子,周围的医生们都意识过来了。

这是怎么回事?

那一旁其他床的患者见状,连忙说道:“他今天早晨起来,就不理人了。”

“跟他说话,也是爱答不理的!”

“也不知道怎么了?”

此话一出,顿时所有人都面色紧张了起来。

陈南见状,连忙走上前去,把手放在了对方的手腕之处,开始检查起来。

顿时,陈南感觉到了一种特殊的脉象。

脉象十分奇特。

脉浮而细弦,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如木在水中浮。

浮而大,细脉者,细来累累细如丝,应指沉沉无绝期。弦脉,弦长端直,似丝弦。

陈南对着患者说道:“你伸舌头。”

对方好奇的看了一眼陈南,笑了笑:“嘿嘿。”

这一番动作,看似滑稽,但是……每一个医生的内心都忍不住咯噔一下。

坏事儿了!

患者这是……突然傻了?

陈南见状,看着对方眼神,却清楚的感觉到了对方眼神中的清明之色。

中医望闻问切,望诊为首。

而望神先望形,察神先察眼。

说的就是眼神的重要!

中国古代文化,经常有眼神一词,就是因为,眼中有神,方为眼神。

陈南清楚的感觉到患者眼神里并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颜色和察觉。

他沉思片刻之后,掏出纸和笔,在上面写到:“伸舌头。”

对方看见陈南的字以后,连忙伸出了舌头。

看到对方舌苔之后,陈南不禁皱眉起来。

舌苔厚腻,而且有绿色的痕迹,而陈南带着口罩,也能清楚的闻到一股特殊的臭味。

这是……多久没有刷牙的味道了?

邵子真见状,也要上去诊断。

他看着一旁的大夫说道:“连忙请神经内科的来会诊!”

对方连忙点头,开始准备起来。

此时的邵子真显然意识到,患者可能是颅内的病变了。

“陈主任……你觉得……”

陈南对着邵子真说道:“失语症!”

听见失语症以后,大家都有些好奇的面面相觑。

“言语功能受一侧大脑半球支配,称为优势半球。除少数人外,绝大多数人的优势半球位于右侧大脑皮质及其连接纤维。优势半球受损常可发生失语症。”

“患者应该有颅内的感染!”

“或者说是……脑脓肿!”

此话一出,顿时邵子真好奇的看了一眼陈南:“不至于吧?”

“为什么说是颅内感染?”

“患者刚住院,而且昨天就做了相关一些检查。”

“并没有外伤或者耳道的炎症,怎么会引起颅内的感染和炎症呢?”

“这……”

陈南认真说道:“患者的腹泻,其实并不是因为脾胃功能的问题。”

“而是因为颅内神经问题!”

“我刚才观察其脉象,发现脉象很奇特,脉浮而细弦,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如木在水中浮。”

“这种脉象,我也遇到过一些,但是十分少见。”

“你再看其舌象,舌苔厚腻,有齿痕,胖大,且口中臭味明显。”

“这是一种腐败臭味,这种臭味,属于败毒之气!”

“而西医上,这种腐败臭味,一般是有分泌物形成的。”

“鼻窦炎、萎缩性鼻炎,鼻咽癌、扁桃体炎和咽喉炎、龋齿、牙周炎等口腔,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都会分泌大量含蛋白质的黏液,部分形成鼻涕,剩下的从鼻道流人口咽部。

这些黏液部分黏附于舌根后部或口咽部,当蛋白质分解后,就会产生腐败的臭味。”

陈南说完之后,深吸一口气。

“中医认为,脾胃乃生化之源,但是,患者脉象浮而细弦,这是阴病。”

“观其舌脉,这舌象应该是最近的情况,而脉象已久,说明……脾胃病,只是表象。”

“患者的真正情况,是因为阳虚阴盛,闭塞清窍,所导致的!”

邵子真一听这话,连忙皱眉:“可是,入院的时候,他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更没有颅内的病变!”

“虽然没有做头颅ct,但是……他根本没有颅内变化的情况。”

“这不是脾胃病是什么?”

陈南摇头,没有说话。

而是再次走到患者面前,继续把脉。

他在脉诊达到“掌控”之后,再难深入。

而这一次……

他似乎隐隐约约抓到了关键所在。

随后,陈南清楚的把握到,患者的脉象之中,脾胃处有明显的气血充足之相。

不是虚象!

而想要窥探头颅,却难上加难!

中医五脏六腑,根本没有头颅所在。

如何下手?

陈南也陷入了困顿之中。

这可能需要他继续深究了。

果不其然,这入微之脉,任重道远。

但是,这并不会影响陈南的诊断。

他说道:“患者的情况,应该属于脑脓肿。”

“尽快完善相关检查,或者,我觉得还是转科吧。”

这个时候,忽然一阵声音在耳边响起:

“患者并没有脑脓肿的征兆,而且……您是如何判断出来的?”

“现在患者的检查结果还没有出来吧!?”

陈南点头:“嗯,的确没有结果。”

“但是……中医的脑为轻窍,为六经所汇聚之地!”

“而同样,口、耳、鼻、眼都连通颅脑。”

“患者的情况……可能是口腔中细菌感染有很大的关系。”

“患者口中舌苔舌象,以及气味都能说明,对方口内蕴藏腐败之毒,这种毒物,很容易侵袭轻窍。”

“而患者脉象弦细,这是阳虚之脉。”

“头颅为六阳汇聚之所,而阳气不足,容易被侵袭!”

“尽快查一下吧!”

听到这一番话以后,外面的神经内科主任叶良玉直接愣住了!

因为……

陈南的这一番话,和他今天刚看的一个研究,竟然如此的相似!

他今天刚看到一篇最新的论文!

这一篇文章是昨天在《牙科杂志》上的一项研究。

调查了脑脓肿及其与口腔中发生的细菌的关联。

虽然这种类型的脓肿相对不常见,但它可能导致显著的死亡率和发病率。

该项回顾性分析使用了16年内在英国神经外科单位收治的87名脑脓肿患者的数据。使用从脓肿取样和外周培养中获得的微生物学数据,对脑脓肿未确定主要感染源(nsi)的患者(n=52),或发现感染源(isi)的地方。然后筛选微生物数据以鉴定每组中常见的口腔细菌。

结果发现:相比nsi组(n=29)(p0.05),isi组的脑脓肿(n=35)显示口腔细菌的优势显著降低(n=8);

而且!

脑脓肿最常见于isi和nsi的额叶和顶叶。

也就是说,在没有明确病因的脑脓肿病例中,口腔可以被认为是隐匿性感染的来源。

这一项理论是位于普利茅斯大学和普利茅斯大学医院nhs信托基金的nihr神经外科临床讲师hollyroy博士研究的最新成果!

而……

这一番话,他竟然从一个中医口中得到了认证?!

这……可能吗?

甚至,叶良玉都有些不太相信,或者说他很难相信,人家普利茅斯大学的大佬,经过大量的经费和研究之后才得到的理论……

竟然从一个年纪轻轻的中医口中说出来?

这……

难道不是天方夜谭吗?

……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