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华夏之龙脉(1 / 2)

加入书签

庆忌巡视完还在建造过程中的上郡的直道、驰道以及长城后,又专门来到吴阳武畴的遗址上,祭祀黄帝!

        吴阳是什么地方?

        延安!

        此地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东隔大河与魏地的临汾、吕梁相望,西邻庆阳,在历史上有“三秦锁钥,五路襟喉”之称。

        据说黄帝死后,尸体被被埋葬在了吴阳的桥山。

        不过,这个时候并不是“黄帝陵”,而是“吴阳武畴”……

        “畤”是指华夏古代帝王专门用来祭祀天神上帝的地方,指神到此止的意思。

        在殷商时代,“畤”就被废除了。

        不过,之前秦人又开始建“畤”和在“畴”的祭祀活动。

        话说秦襄公成为诸侯后,认为秦氏能够从一个马官到显场成世的诸侯,除了自身牧马的功劳外,还有天帝神灵的保佑。

        为了感谢神,他决定彷效古帝王们建“畤”以祭祀。

        于是,秦襄公在封地南部建“西畤”以祀白帝(少昊)。

        秦文公继位后的第三年,他通过占卜,迁都于汧渭,第十年也彷照秦襄公在都地东北建“鄜畤”,也祀白帝。

        秦宣公的时候,在渭南建了“密畤”,从祀青帝……

        “做人,不能数祖忘典。”

        “寡人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祀者,各以其时礼祠之如故。”

        桥山的山麓之下,庆忌看着在场的大臣们,语重心长的道:“王帝之尊属黄帝,可先辈们建的‘畤’多是祀白帝的,应该建祀黄帝的‘畤’。”

        “吴启。”

        “儿臣在!”

        “你为上郡郡守,当在远古黄帝建的吴阳武畤废址上建上畴以祀黄帝,再建了下畤以祀白帝。另外,再建造一座轩辕庙,供后人祭祀黄帝。”

        “诺!”

        公子启当即答应下来。

        庆忌这是干了历史上秦灵公干的事情。

        现在,秦国都已经被庆忌覆灭了,哪里有秦灵公什么事情?

        黄帝是华夏的始祖,庆忌尊敬他,所以祭祀一下,为他修缮陵墓,供世人以及后来者瞻仰,也是应该的。

        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后,由华族部落联盟首领成为天下共主,使华夏民族由蛮荒时代跨入了文明时代。

        黄帝的丰功伟绩理所当然地受到后世的敬仰和崇拜。

        所以,黄帝死后,人们为了表达对这位人文初祖的怀念之情,便在桥山起冢为陵,立庙祭祀。

        在黄帝死后的几千年里,历代祭祀黄帝的活动从未中断。

        从虞、夏、商、周到秦、汉、隋、唐、宋、元、明、清。

        除了有的时段将黄帝同时作为天神、帝王祭祀外,都无一例外地将黄帝作为祖先祭祀……

        “大王。”

        御史中丞伯噽一脸谄媚的神色,站了出来道:“臣以为,可改吴阳上畴为陵,曰‘黄帝陵’。大王可规定,从今往后,凡吴王之的坟墓一律称作‘陵’,大臣或一般庶民坟称作‘墓’。”

        “吴王陵旁必设庙。”

        “……”

        这合适吗?

        伯噽这分明将庆忌,以及吴国的后继之君抬高到了跟黄帝一样的地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