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赵无恤出逃(1 / 2)

加入书签

太子恒的这一番心胸,还真是豁达。

        事到如今,庆忌也想开了。

        万世一系?

        基本上是痴人说梦的事情。

        即便是吴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都未必能做到万世一系。

        这天下,岂能真正万世一系的国朝?

        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

        商朝前后相传十七世三十一王,延续600年。

        周朝共传三十一代三十八王,共计791年。

        秦朝共传二帝,国祚十四年。

        西汉传十二帝,共210年;东汉传十四帝,共195年。

        两晋总历时156年,传二十帝……

        总的来说,越往后,朝代更迭越发的频发。

        庆忌琢磨着,自己若是建立了大一统的国朝,能延续几十代人,五百年的时间,已经是了不得的事情了。

        赌一把!

        终于下定决心的庆忌,这才意味深长的道:“吴恒,若我大吴后世,有不肖子孙当国,祸乱朝纲,又无强人力挽狂澜的话。大吴……将就此覆灭,你我可能再也享受不到后世儿孙的香火祭祀了。”

        太子恒进言道:“父王,若果真如此,天命将不在于吴。”

        “父王你是一代明主,又建立了空前绝后的伟业。”

        “想来,即便后世之君不是父王你的子孙后代,另立国朝之君,也当如尊敬炎帝、黄帝一般,为父王祭祀,延续大吴的香火,甚至是宗庙祭祀。”

        “善。”

        寡人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庆忌觉得,自己是有些杞人忧天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

        “吴恒,你之后就负责在各地设立官学。以长安郡作为试点,取得一定成效之后,务必让我大吴的每一个县,即便是偏远之地的县,都要有一处官学。”

        庆忌郑重其事的道:“由国库拨款兴建,官学维持正常运作后,转由地方官府接手。”

        “凡学子,不论贵族或是庶民,经考核后入学,以其天赋、品学兼优为善,若有行为不检点者,开除学籍,永不录用。”

        “另外,让计然、孔丘、邓析、范蠡等经学致用之人,编纂教材,务必于使学子受忠君爱国思想之熏陶。”

        “诺!”

        太子恒当即答应下来。

        以“忠、孝、礼、义、信”的思想,教导出来的学子,庆忌相信,他们应该不会轻易背弃吴国,背弃自己的后世儿孙。

        这一点,从稷下学宫培养出来的士子中,就可见一斑了。

        “父王,还有一事,儿臣想向父王禀报。”

        “说。”

        “儿臣自作主张,派人把赵无恤送回赵国了。”

        “……”

        庆忌深感无语。

        难道,太子恒没有意识到,赵无恤可能会成为吴国的劲敌吗?

        “何故如此?”

        “父王有所不知,一个月前,赵无恤骑马摔下马背后,磕到了头,整个人突然痴傻了。”

        太子恒皱着眉头道:“他衣冠不整,如乞丐痴儿一般在街上游走。儿臣还亲眼所见,赵无恤住在羊圈中,跟羊抢食,拉都拉不走!”

        “儿臣当时怀疑赵无恤是装疯卖傻,于是派人端来一坨热乎的人粪,装作美味佳肴,让赵无恤吃下去。”

        “未曾想赵无恤真的吃了,吃得一干二净,回去之后是上吐下泻,还拉着儿臣的手,问还有没有此等美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