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吴国庶民收入(1 / 2)

加入书签

“哎,你听说了吗?大王下令设立钱庄,存钱有利息。”

        “在那里存一千文钱,一年之后就能得到一千零二十文钱,两年的利息是三十文钱,三年的利息是四十文钱。每年都有利息,存的钱越多,利息就就高,存的时间够长,利息就越多。”

        “真的假的?”

        “这还能有假?”

        “阿良,你不是要做生意缺钱周转吗?钱庄能放贷,利息比别人低得多,如果借一万文钱,连本带利一年也才一万零三百文钱,借贷一年到两年的利息不过一万零四百文钱,很是划算,比那些放高利贷的好多了。”

        “只是,向钱庄借贷,必须要有一定的资产抵达……”

        在咸阳城,以及长安郡各个城邑的大街小巷,吴国设立钱庄的消息不胫而走。

        再加上官府广而告之,在城门口、菜市场、集市等各个地方张贴了告示,所以没过多久,就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钱庄的设立,在吴国朝野上下掀起了一股轩然大波。

        由于吴国的官府有着强大的公信力,所以国人很是热衷把钱存到钱庄,以及向钱庄借贷,或者是把值钱的物件典当到钱庄,缴纳一定的托管费。

        至于以前的当铺,则是纷纷被查封。

        那些向缺钱用的人放高利贷的,也被依法严办。

        民间私人借钱?

        不是不行。

        只是利息要低于钱庄。

        庆忌实际上还鼓励私人之间相互借贷,不过利息必须要低于钱庄,有利于民。

        庆忌从未想过靠着钱庄赚钱,因为不需要。

        当钱庄正式开业后,钱庄的门口就排起了长龙一般的队伍,大街小巷,尽是推着独轮车,或是背着包袱的黎庶。

        独轮车上以及包袱里尽是满满当当的五铢钱。

        吴国的黎庶多么富有,庆忌之前能想到,只是未曾想一个个都藏了那么多钱……

        上至王公贵族,下到贩夫走卒,一个个都大包小包的在钱庄门口排着队,不分彼此,没有任何的特权!

        vip客户?

        不存在!

        爱存不存!

        爱借不借!

        所以微服私访的庆忌,能看见孔丘、曾点、颜回这些大臣带着人,推着独轮车,或是自己背着包袱跑到钱庄存钱。

        实际上,这是庆忌鼓动的,群臣也都踊跃参与,支持庆忌设立钱庄的做法。

        时值寒冬腊月,人们都在钱庄门口排着队,把钱存到钱庄里边。

        “啊!我的钱掉了!”

        忽然一个老人惊呼道。

        “老人家,这是不是你掉的钱?”

        不远处一个面带焦急神色的中年人上前询问道。

        他掏出了自己的一个包袱。

        老人惊疑不定的问道:“我的确掉了钱,但你这不是我的包袱……”

        “你掉了多少钱?”

        “两千七百二十九文钱。”

        “一个子儿不少。老人家,你点一点。”

        中年人把钱还给了老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