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2 / 2)

加入书签

沈默等她闹过以后,便搂住了她,“好了,赶紧睡一会儿吧!待会儿用了早饭,就该接待客人了。”

林溪轻哼道:“你且等着,等我用功几日,定能赶超过你们。”

初二那日,是林溪回娘家的日子。

林家的三个姑奶奶,只有她嫁的近,能在这天回娘家。

林溪到林家时,比她住的近的江吟秋已经在安寿堂坐了好一会儿了。

“萧彦这一走,你要是在新宅子里住不惯,不如搬回来”

林溪一来,就听林老太太说了这么一句。

“萧表哥要去哪?”林溪坐下来问道。

林老太太道:“江丫头说,你萧表哥铁了心要去边关,不等过了十五就走。”

“这么急?”林溪对于萧彦要参军一事,半点不吃惊,只是想不到他和江吟秋新婚还不到半年就要走。

江吟秋替萧彦解释道:“他不是不想过了元宵节再走,只是他那个朋友来信说,如今夏将军帐下正是缺人的时候。”

林老太太道:“他这一走,宅子里就只剩了你一人,我还是那句话,你要是住不惯,不如搬回来。”

江吟秋轻轻嗯了一声。

林溪也道:“萧表哥这一走,江姐姐你要是觉得寂寞,得闲了不如去我那里坐坐。”

江吟秋点点头:“改天有时间我一定去。”

林老太太这时方问道:“怎么不见沈默那孩子?”

林溪道:“他本想跟我一起来的,不过家里来了客人,一时走不开,我就一个人来了。”

“既然来了客人,你吃了午饭,就回去吧!”林老太太想着林溪住得近,什么时候也能回来,不差这半天的时间。

林溪道:“那倒不用。只是几个远房亲戚而已。”

林老太太听说是不着紧的远房亲戚,方才不再多说,过不多久,林大太太和林二太太相继而来,安寿堂便热闹起来。

林二太太听说林溪要为大房的嗣子找一个好一点的先生,便道:“我倒是有一个人选。大郎二郎他们当初开蒙时,家里不是请了个姓谭的先生吗,后来大郎去了书院,这谭先生就去了吴家。吴家太太最近跟我说,他们家老太太嫌请先生开销大,要辞了这谭先生。如今你既要好先生,不如把这谭先生请来,好歹比别人知根知底。”

林二太太这么一提醒,林溪回忆了一下,当初原身跟着哥哥们读书时,师从的就是这个谭先生。

原身的印象里,这位谭先生有些严厉,功课做不完,大字写不好,便要拿出戒尺。

可是从林溪的角度看,这位谭先生大抵学识不差,毕竟能过林老太爷这一关,说明他教学水平应该不差。至于对待学生稍微严厉一些,那倒没什么,沈珣的性格本来就跳脱,先生要是不严格一些,恐怕还降不住他。

是以,林溪便托林二太太帮她打听一下,看看谭先生现在到底在哪,愿不愿意来沈家教书。

林二太太的办事速度很快,两天后她就派人过来说,吴家年前就辞了谭先生,谭先生如今正闲在家里,听说要他到沈府教书,当即就说愿意。

林溪就把谭先生的情况告诉给了沈默。

沈默听说谭先生教过林家的几个少爷,便道:“这事我去跟祖母说,她老人家那边应该是没问题的。”

因此等元宵节过后,谭先生便到了沈府。

林溪这时已经把管家权交了出去,谭先生一来,她身上又少一层担子,因此等元宵节过后,她就开始忙茶铺的事。

林溪记得很清楚,白莲教起事是在男主顾文轩考中秀才的那一年,至于具体的时间应该是在春天,那时候顾文轩正忙着准备院试,有天和他一起考中的一个童生过来做客,提起了白莲教起事和茶价大涨的事。

顾文轩听到这个消息,想到院试会考策论,觉得主考官可能会以这件事作为考题,便试着写了篇策论。

结果,也正如他所料,主考官最后出的策论题目,确实就跟他所想的一样。

不过顾文轩押中题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白莲教起事是在院试之前,府试之后,也就是三四月左右。

林溪打算在白莲教起事前后,主推江吟秋所制的梅花茶和玉兰花茶。而那批从南方运回来的茶叶,她准备在茶价涨起来的时候一点点的抛出。

既要主推江吟秋所制的梅花茶和玉兰花茶,林溪便不能不跟江吟秋商议一下,因此等元宵节过后,她就去了江吟秋和萧彦的新家。,,网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